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18年工作报告
2018年3月17日上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换届大会在河南饭店隆重举行,张新斌副会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
下面是报告内容全文:
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18年年会,是经会长会议研究决定召开的。会前,按照年度工作部署,学会各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单位都提交了2017年年度工作总结,学会派出九个考核组由各位副会长带队分别对各分会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摸排考核,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个二级机构的基本情况。根据会长会议安排,我代表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向大会作2018年工作报告。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我会广泛联系姓氏文化研究者的独特优势,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姓氏文化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取得良好成绩,全省姓氏文化研究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局面。
(一)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我们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引导学会成员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大家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一是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林宪斋会长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他强调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原汁原味、深入持久地学习,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他要求学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携起手来,共同研究传播姓氏根亲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二是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薛姓委员会执行会长、郑州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她在很多场报告会上与干部群众分享十九大会议召开现场盛况以及在京会议期间十一天的具体感受,使听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十九大氛围,理解十九大精神。她还自制宣讲海报,把党的十九大民生看点通过10张卡通图片展现出来;在直播应用中直播十九大宣讲,获得10万多次点播。三是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在林宪斋会长的部署下, 11月9日上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学习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在郑州市隆重召开,研究会各二级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的会长、秘书长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薛荣同志作了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她热情洋溢,满怀激情,绘声绘色的演讲,感动了全体与会者,赢得了阵阵掌声。林宪斋会长最后做了重要讲话,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姓氏文化将大有作为、姓氏文化要与时俱进、发挥姓氏根亲文化组织的作用、加快推进学会的党建工作,以及进一步健全学会规章制度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学习感受。在会上,还给每位与会代表分发了十九大报告全文单行本等学习材料,在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要求和指导下,一些分会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组织本会会员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修正案和中纪委工作报告,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曾姓委员会召开理事会认真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组织退休干部职工、老教师、文化艺人参加本社区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二)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研究水平日益提升
姓氏文化研究是学会的主业主责,也是学会赖以发展的根本所在。一年来,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坚持聚焦主业主责,持续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督促各分会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主办和承办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参加了省内外和国内外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活动,出版了丰厚的学术成果。一是积极主办和承办与姓氏文化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主办了“首届中华家谱展暨寻根联谱研讨会”,与许昌市档案馆联合主办的“许昌姓氏文化谱牒展暨座谈会”,主办了“2017贾谊文化论坛”,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了“东汉兴起之地文化旅游研讨会”,组织了爱国将领任应岐诞辰125周年史料座谈会,召开了“纪念王旦逝世1000周年”座谈会,首届华夏魏氏家谱展寻根联谱研讨会,濮阳为中华张姓祖根地研究认定会,成吉思汗后裔校姓历史文化与发展高峰论坛,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10次年会,首届中原尹氏文化论坛,中华张姓·百忍文化论坛,牛氏文化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二是各单姓委员会积极参与国内外姓氏文化研讨活动和优秀文化传承活动。参加了在开封河南大学举办的韩愈文化研讨会、“赏侯氏玫瑰,游绿美通义”活动、“贾氏文化草原论坛”、第八届祭拜北宋皇陵大会、赵杨宗亲“犀牛望月”祭祖大会、湖南郴州安仁侯氏宗祠庆典仪式、第十四届齐文化节姜太公诞辰3156周年祭礼大典、嘉祥青山寺焦王祠拜祖大典、巩义焦湾焦氏祭祖大典、彭祖文化研究会高峰论坛暨揭牌仪式、方山古国雷姓起源研讨会、全国首届钱姓家教家风高峰论坛、第九届“元宵钱王祭”工作研讨会、石氏俎徕堂系颁谱庆典大会、在京蒙古族三十七届那达慕大会、丁酉年成吉思汗秋季舒日格大典、舜帝陵丁酉年重阳节恭祭虞舜圣帝大典、中华张姓拜祖大典活动、“钟繇文化节”。三是出版了一批姓氏文化资料性图书和相关研究著作。在搜集整理史、志、经、传、野史、札记、族谱等文献典籍以及碑铭墓志、家传契约文书、照片、图像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河南常氏》《汝阳常氏大观园》《汝阳常氏家谱》《杰出的思想家贾谊》《河南登封尚志堂贾氏宗谱》《马文升诗集》《潘安的传说》《潘岳文集》《潘岳研究》《上官均传》《姚崇研究文集》《苑氏通谱》《张姓始祖源濮阳》,整理编撰了《何氏得姓源起十六说》《何氏24孝》《中华何氏 60名人传》《河南连姓志》《河南连氏通谱》《新密刘氏传记》《中华马氏寻亲宝典》《华夏茹氏通谱》《尹姓文化探源》《中华望族郑氏祖地-荥阳》《中华鍾氏总谱》《中华孙氏大宗谱》《中华张姓之根》,完成了《在那遥远的故乡》初稿撰写工作。四是努力提升姓氏文化内刊办刊水平。我会会刊《姓氏文化研究》影响力持续扩大。此外,《舜裔春秋》《郭氏春秋》《家谱编修报》《贾姓文化》《河南刘氏》《许氏文化》《富于春秋》《荥阳与郑氏》等一批报刊的出版发行,为姓氏文化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平台。
(三)开展宣传弘扬活动,姓氏文化深入人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姓氏文化是贯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线,普及姓氏文化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年来,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弘扬和普及姓氏文化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信的良好效果。一是大力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姓氏文化普及。据不完全统计,我会执行会长刘翔南、副会长谷建全、林坚、石小生、张新斌、卫绍生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召开的姓氏文化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上进行宣讲60多场次,受众多达数万人。他们把姓氏文化与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有机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生动灵活的表述,讲解姓氏文化知识、宣传根亲文化价值,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组织家谱专家为省内外各姓氏宗亲作了50多场家谱知识讲座。薛姓委员会发挥“德孝文化巡讲团”的作用,在全省巡讲十一场,制作大型喷绘九副,张贴在薛姓人群集中的村镇。二是组织参加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宣传黄帝文化、中原文化、根亲文化、姓氏文化的重要形式。2017年,我会组织了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邢姓、冯姓、苏姓、薛姓、贾姓、侯姓、钟姓、赵姓、常姓、何姓、焦姓、郑姓、高姓、马姓、陈姓、方姓、熊姓、张姓、于姓、苏姓、钱姓、吴姓、李姓、林姓、轩辕等姓氏代表200余人参加,形成场面壮观的独立方阵。三是各单姓委员会积极开展姓氏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拜祖祭祖等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姓氏文化活动中来,增强了根亲文化意识,唤醒了血脉情感。主办了“中华邱氏河南堂文化园竣工赠牌仪式”、“丁酉年世界郑氏拜祖大典”、2017纪念比干诞辰3109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二届白居易故里文化节暨纪念白居易先生诞辰1245周年”活动、“庆国庆首届曾子文化书画作品展”活动、“楚氏迁荥八百九十周年庆典及拜祖活动”、“仲名茔”落成庆典暨迎祖祭祖活动、“第二届贾谊文化节暨2017丁酉年祭拜贾谊大典”大型文化活动、以“祭祀先师孔子,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祭奠活动、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暨济源三河文庙至圣像揭幕仪式、纯臣文化园祭拜始祖(石)碏公等活动、魏惠王祭祀大典、“登封文化学者许氏之源——许由山(箕山)行” 活动、“明周定王朱橚陵”圣号碑拜祖庆典活动、世界赵氏宗亲陈桥驿首届拜祖大典、新郑戴氏宗祠大典奠基仪式。四是打造宣传姓氏文化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博客、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宣传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举措、宣传根亲文化、宣传老家河南、宣传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使我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开通了世界郑氏网、中华王氏宗亲网、 “中原薛氏网”等网站。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微信群聚焦姓氏文化话题,学习交流氛围活跃,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开展交流联谊活动,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高度重视文化交流和传播,积极推动中原姓氏文化“走出去”,宣传了河南文化,增强了根亲文化的影响力。一是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姓氏文化交流活动。董姓委员会组织30余人的代表团赴菲律宾参加了全球董杨童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组织20余人团队赴河北雄安参加雄安董姓文化研究会相关研讨活动。曾姓委员会参加了山东平邑县曾子文化园建设招商活动,中国曾子文化委员会温州论坛,山东嘉祥曾子庙祭拜活动,应邀到香港、台湾、广东、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内蒙等省市参加文化研讨和联谊垦亲活动。连姓委员会与港、澳、台和新加坡进行了连姓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接见。朱姓委员会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朱氏宗亲大会,并赴马来西亚世界朱氏联合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邢姓委员会参加了在迪拜举行的“乘一带一路之东风,驾豫阿友谊之桥梁”开放的河南欢迎您活动。二是多次接待海内外姓氏文化组织的联谊来访。接待了温州董姓文化研究会会长等多位省外董姓宗亲来河南交流。接待了琼、浙、湘、沪、赣、皖、豫等省市的数十位许氏宗亲到登封箕山和许昌寻根谒祖。郑姓委员会接待了台湾、香港、浙江、广东、安徽等地寻根访问团12批300多人,包括台湾“河洛郎”返乡记采访团、台湾社团与政党领袖干部考察团等。张姓委员会接待了包括来自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来宾130批900多人次。三是坚持“走出去”,开展姓氏文化走访活动。6月6号,由研究会主办、邱姓委员会承办,在偃师市缑氏镇中华邱氏河南堂文化园举办了“古镇藏个姓氏故宫请您来看看”大型姓氏文化观摩活动,各二级学会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11月18日,在中华邱氏河南堂文化园又举办了“中华邱氏河南堂文化园竣工赠牌仪式”,150余人参加了活动。通过这两次活动,大家在震撼于中华邱氏河南堂文化园的雄伟壮丽之余,普遍反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收获很大,启发不小。董姓委员会赴福建石狮市考察董姓文物遗迹,交流研究经验。方姓委员会走访了信阳、周口、商丘、许昌、洛阳、三门峡、郑州等地,增进了感情。贾姓委员会走访了云南昆明贾氏宗亲,摸排了云南贾氏宗亲的播迁历史及发展情况。焦姓研究会组织了“文化之旅”走访活动,到广东肇庆、湖北阳新、宁夏银川等地收集了部分家谱资料。蘧(璩琚)姓委员会在长垣县、焦作市、济源市开展了“走访宗亲”系列活动。徐姓委员会先后到洛阳、信阳、南阳等地考察了徐氏家庙、祠堂、墓地、徐氏聚居地(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
(五)开展传承家风活动,优秀文化持续弘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国同构”观念深入人心,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开辟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这些足以说明家风的重要性。一年来,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把传承家风家训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抓手,取得良好效果。一是举办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暨文创产品交流大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400多名家谱专家、家谱主编以及家谱爱好者参加大会。参展家谱共计1658部3500多册。其中,参评家谱256部420册,捐赠家谱520部1265册,大会共评出11个特等奖,24个一等奖。其中,《中华岳氏统谱》获得最多名人特等奖,《志丹牛氏族谱》、《南召焦氏族谱》、《河洛康氏家谱》获得最佳传承特等奖,《开濮曹徐马氏族谱》、《华夏茹氏通谱》获得最佳内容特等奖,《南阳方氏谱系通览》、《济源崔氏家谱》获得最佳体例特等奖,《睢阳许氏族谱》获得最佳印刷质量特等奖,《习仲勋家史摄影》获得最具特色特等奖,《中华高姓总谱》获得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特别奖。家谱爱好者是家族文化的传承者,是家族精神的守魂人,通过家谱展传承了不同家族的家风家训,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在保护中发挥家族文化遗存的积极作用。启动了曾姓祖根地方城曾姓始祖大宗祠(古缯国博物馆)二期工程和古缯国遗址公园的一期建设。平顶山市陈家大院被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到财政拨款250万元用于保护和修葺。济源姓氏文化委员会考察了全市76家现存古建祠堂和新建祠堂。考察了中牟焦城寺遗址,收集了焦国历史资料。启动了济源三河村孔庙修缮工程。考察了新郑鲁氏祠堂、鲁宗道墓、汝州鲁园、中牟鲁恭庙 (鲁太师祠)、夏邑鲁恭墓。寻访了“白马驿之祸”故址,启动了裴度墓修缮工程。茹姓委员会筹措资金19万元修葺茹氏祠堂,重立始祖纪念碑。树立了汉白玉阮籍像,整修了“陈留郡望阮姓历史文化广场”。修建了申伯文化博物馆。修缮了牛氏祖地旧址。三是组织传承家训家风活动。举行了中华家谱馆开馆剪彩仪式、《商城倪氏宗谱》颁谱暨商城倪氏宗亲联谊成立大会、“中华庞氏好家风发展论坛”。裴姓委员会召开了“家国情怀、世代传承”的家风家教文化活动,弘扬裴氏良好家风。宣传《茹氏十六训》,举行茹氏家风书画展,弘扬茹氏优秀传统文化。联合拍摄的《藩篱——大唐贤相姚崇的家风》专题片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播出。四是开展评比和表彰工作。楚姓委员会表彰首批楚氏家族“好媳妇标兵”10名。裴姓委员会组织了河南裴氏十佳文明家庭和好媳妇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姚姓委员会表彰了14名“突出贡献”个人和13名“孝悌楷模”先进模范,并颁发奖牌。邢姓委员会举办了“邢氏家族好媳妇”评选活动。庞姓委员会评选了中华庞氏十佳好媳妇。这些活动延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发挥了凝魂聚气、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凝心聚力效果彰显
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具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慈善就不吝溢美之词,比如:积德行善、善言善行、善有善报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他要求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美德,通过广泛开展慈善活动;他希望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一年来,各单姓委员会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唤起了更多人的慈善意识。一是开展关爱老年群体活动。曾姓委员会在新县、唐河、桐柏等县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敬老孝老活动,赠送衣物,亲情座谈,共同聚餐,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连姓委员会在全省开展“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对42名90岁以上老人及配偶进行慰问。贾姓委员会在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贾氏宗亲当中开展了“暖冬行”关爱贫困老人活动,慰问了贾姓孤寡贫困老人,为老人们送去了暖冬包、新春年历和慰问金。秦姓委员会重阳节期间慰问老年人50多人次。余姓委员会会长个人出资购买万元御冬物资亲自赶赴养老院,关怀孤寡老人,弘扬孝道,传播余姓大爱精神。杨姓委员会组织了“父爱如山、大爱无言”敬老活动。二是筹集善款资助青少年成长。曾姓委员会共扶持考入重点院校的曾姓贫困学子76人。商城何姓为本县八名考入一本的何氏学子每人发放1000元奖学金。连姓委员会开展了奖学助学活动,奖学160名,助学20名。秦姓委员会在安阳助学 30 多人,助学资金6万多元。苑姓委员会组织了全国第三届苑氏青少年夏令营。三是扶危助困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傅姓委员会为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傅浩文筹集爱心款20060元。何姓委员会为被电弧烧伤何国立募集爱心捐款11600元。靳姓委员会组织为因病、因残、因伤、因学等致贫致困的本姓个人和家庭捐款捐物,协助黑龙江、山东、内蒙的三支宗亲在河南找到了亲人。孔姓委员会结对帮扶困难农户36家,扶贫济困财物40余万元,为因残致困孔令鑫家庭筹集善款12350元。连姓委员会为平顶山白血病患者连根有募集善款5万余元,为濮阳癌症患者连丙须募集善款4万元。裴姓委员会为平顶山裴远远大病捐助近2万元。于姓委员会为新密于书梅捐款1万余元,为汝州患病于姓成员募集8千多元。
(七)开展自身建设活动,学会工作更加有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好学会工作,推动我省姓氏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必须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整体素质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队伍。一年来,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采取多种举措,努力解决学会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实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始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定期召开会长会,集体研究学会重要工作,有重大事项需要决策时,也会召集临时会长会。除有特殊情况,会长都会积极参加会议,并踊跃发表意见,并以民主集中的方式决定有关事项。二是召开政策法规培训会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厅等领导机关近几年颁布的一系列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组织建设,规范管理工作,促进各分会的良好健康发展,1月14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政策法规培训会议”。全省61个分支机构,5个团体会员的会长、秘书长14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民政部印发的《关于社会组织成立登记时同时开展党建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民政部 财政部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财务管理的通知(民发〔2014〕259号)》《河南省民政厅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取消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三是发展分支机构,补充新生力量。2017年也是学会大发展的一年,经过单姓委员会申报,学会考察,会长会议研究决定,2017年新批准了13个单姓委员会,分别是戴姓委员会、苏姓委员会、钱姓委员会、袁姓委员会、琚(蘧、璩)姓委员会、姬姓委员会、韩姓委员会、申姓委员会、傅姓委员会、茹姓委员会、梅姓委员会、周姓委员会、余姓委员会,培育成熟了8个委员会,分别是阙姓委员会、褚姓委员会、项姓委员会、单姓委员会、步姓委员会、郝姓委员会、樊姓委员会、毕姓委员会,并在2018年初予以批准,使研究会的分支机构达到空前的82个,研究会的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四是出台学会管理办法。为加强研究会组织建设,规范研究会管理工作,提升研究会的组织管理水平,规范二级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各项工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版)和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等文件,制定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管理办法》。五是指导二级委员会加强班子建设和自身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各姓氏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二级会的职责范围、组织机构、会员的权利义务等,使研究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加强了二级会的领导班子建设。指导了高姓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高姓委员会领导集体更年轻、更具凝聚力、更有活力。赵姓委员会完善了秘书处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完成了办公室文化墙建设。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清醒认识到,学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通过这次全面考核,发现个别单姓委员会在郑州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一些单姓委员会虽然有场所但没有把委员会的牌子挂起来。更有甚者,个别单姓委员会内部不团结,对考核工作相互推诿;个别单姓委员会长期不开展活动,存在“口袋委员会”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人以学会为幌子牟取其他利益的现象;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步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我省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我会乘势而上、推动姓氏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
(一)继续加强政治学习,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继续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务必使学会全体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凭藉姓氏文化这一有效平台,大力宣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全民道德品质。三是要引导各单姓二级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多举办精准扶贫、扶危济困、倡导孝道、崇尚美德等等正能量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二)继续加强学术研究,挖掘姓氏文化传承优良家风
一是年内要主办召开一次高水平的姓氏根亲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在姓氏文化研究方面发出研究会的声音。二是要指导各单姓委员会开展针对各自姓氏源流、历史名人和优良家风家训的研究工作,使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合发展,得以传承弘扬。三是要指导各单姓委员会的祠堂修建和家谱编修工作,避免盲目攀比和粗制乱造。
(三)继续加强自身管理,做到合法合规健康有序
一是年内要召开一次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单位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学习国家相关文件法规,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二是要完善副会长分工制度,实行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二级机构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违规事项的发生。三是要尽快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
(四)继续加强交流宣传,传播中原文化讲好河南故事
一是要积极组织学会专家学者和各二级学会到港澳台和海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宗亲联谊,促进中原文化走出去。二是要引导组织各个单姓举办的宗亲联谊活动,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老家河南,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三是加强各个姓氏委员会之间和与外省姓氏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以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