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新闻 >> 浏览文章

原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霍宪章在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0/10/5 14:25:03 发布:新闻编辑部

2020年10月5日上午,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家谱文化高层论坛在郑州隆重举行。原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霍宪章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霍宪章主任在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发表讲话.jpg

下面是霍宪章主任的讲话内容摘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我的感受是每届都有新特色,每届都有新进步。作为长期工作在史志办,与家谱研究和编修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老同志,深感欣慰!同时,对中华家谱馆、中国家谱编印基地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讲到:“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这里将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足见家谱在历史研究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家谱的价值之所以得到史家的肯定,实取决于它的资料本身。自宋代欧阳修、苏洵修谱以来,私修家谱取代了官修谱,成为家谱的主流。在修谱方式、记载对象、纂修体例等方面,私修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促使家谱资料,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史书的鲜明特点。

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脉传承的记录,是家族的根。家谱反映了一个家族从始祖以来的盛衰荣辱,是家族的血脉史,也是家族延续的图谱。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家庭、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后人们为了铭记祖宗的历史,把他们记录下来,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国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的历程。史、志、谱或相互印证,或补阙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敬祖宗,讲传统的民族。一个人不论你富甲天下,还是位极人臣;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记祖宗。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认祖归宗是中国的传统。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家族可能散了,个人可能亡了,唯有家族的历史长久地保存下来了。这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力,它凝聚了家族的血脉,凝聚了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历来重视修谱,认为“国家一体,”国有国史,而家谱就是家史。古往今来,人人都有流芳百世的愿望,但不是所有人都“青史留名”,而家谱则是全收本族的子嗣后代,几乎每个族人都可以在家谱上留名。随着家族的发展,家谱也就有了补修、续修、重修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修谱过程中,古代的移民,即百姓为生计背井离乡迁徙他地的现象普遍存在。移民形式多样,原因众多。而中国经历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众多书籍中,具体过程记述并不详细,以致数百年后,人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根”在何处。家谱则记录了移民的历史,因何事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都有交代,从而为编写史志时考察人口流向提供了依据。

从这些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出:家谱、方志有着密切的联系,家谱是方志的重要补充。

“存史、资政、教化”是史志书籍的三大作用,家法族规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宗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法规,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法族规规定了奖励与惩罚措施,融合了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礼节仪式、风俗习惯,有效调控了家族内部矛盾、民事纠纷等。同时又规定了如尊卑秩序、祭祖祀宗等家族生活规范,对家族每位成员都具有直接的约束力。家法族规,对当今引领乡规民约新风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到:“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风家训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史志书籍宣传教化的重要方式,家风家训为记载社会史料作了重要补充。家谱中保存了大量的优秀的家风、家训、格言等,指导了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规范,宣扬了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这些方面,我们家谱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家谱展评大会结束以后,中国家谱馆将迁入新建的省档案馆,这在家谱馆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中华家谱馆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家谱研究和家谱编修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我们期待并欢迎大家参加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到那时,中华家谱馆一定会以崭新的风貌和骄人的业绩展现在我们面前!

谢谢大家!

上一篇:河南省原副省长贾连朝在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林宪斋会长在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