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和政县康牟氏家谱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负责设计排版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康牟氏家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甘肃省和政县康牟氏家谱序言
祖宗者,子孙之根本;子孙者,祖宗之枝叶,根深者叶茂枝繁。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之美德,寻根溯源乃人类秉承之天性。国不可无史,县不可无志,族不可无谱。史可以知古今,家谱可以明祖源,清世系,睦宗亲,启后人。
然我大族村康氏从洛门迁来后的一百多年间,从未修过家谱,先祖何时何故从洛门而来无从考证,家规家训没有成文,祖宗功绩知之甚少,实为我族一大憾事。
今欣逢盛世,家族兴旺,盛世修志,家兴续谱。由此,编修家谱乃我等后辈义不容辞之责任。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又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编修我康牟氏家谱,必将愈加激励我康牟氏子孙读书立身,修身齐家,厚德勤业,拼搏奋斗,以告慰我列祖列宗,并不负时代召唤,投身潮流,耕读并重,与时俱进,建功立业!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康氏家族,源远流长。康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族,康氏发源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部分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西周时代,周武王姬发的同胞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城(今河南省禹州市顺店),后人称其康叔。灭商以后,武庚和蔡叔、管叔叛乱,周公姬旦奉王命扫平叛乱,姬封在平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更有效的治理殷商遗民,将原来商都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姬封,建立卫国,国都朝歌( 今河南省淇县)。姬封勤政为民,治国有方,为民众所爱戴,死后赐号“康”。有使众民安康之意,也是对姬封一生事业的褒奖。 所以后人又称卫康叔。此后,子孙便以其谥号为姓。这就是康姓的起源。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据先祖们的口碑家谱,断断续续,,让我们略知数百年迁徙繁衍的脉络。吾先辈自武山洛门迁至和政县吊湾村,再从吊湾村迁至大族村,至今已逾百余年。我先祖以勤劳立家,以宽厚待人。起家室于穷白,立基业于乱世,方有我康牟氏家族今天人丁兴旺,事业方成之大好局面。村内现有康牟氏二十户,一百零四人。其中十八人创业在外,定居各地。此次修谱乃大族村康牟氏家族人丁大调查,大聚会,大团圆。
此次修谱,始于二零一九年岁次己亥年春二月, 为数年前康林、康毅倡导,康牟氏众人一致赞同,积极响应,达成共识。酝酿多年的家谱修编大事终可付诸实施。
为使祖谱资料详实有据,修谱编委会委派专人在八十岁老人康克让带领下赴天水洛门等地,寻根问祖,查阅老谱,寻查祖谱,搜集口碑史料,栉风沐雨,奔波颠簸,实属不易,无论贫贱富贵,迁居何地,都能父教子传,不乱宗别派。但愿以后,我们的嫡亲子孙再续家谱时有所依,让康牟氏后辈延芳百代,康牟氏家族世荣昌盛,万古长青!
公元二零一九年康毅谨志
甘肃省和政县康牟氏家谱后记
大族康牟氏家谱的编订工作历时一年,在编委会编撰人员的竭诚尽力、不辞辛苦、潜心编修下,现已与族人见面。
初编康氏族谱是件大事,是一次家族祖源、世系、宗亲、迁徙、人丁的大调查,量大繁杂。编委会成员康林、康解放、康毅等在八十多岁老人康克让的带领下去洛门、走吊湾,寻访周边老人,并多次到石磊坡、桦树地、尕坟地等祖茔墓地实地调查,逐步搞清了康牟氏家族墓地所葬先祖的位置、排序等基本概况,为编订族谱搜集到了第一手基本资料。
在编撰中,搜集到或联想到先祖们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艰难度日的情景时,往往使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情绪非常激动,特别是先祖康福来宝、康学仁及康克明他们拖儿带女、前拉后扯,跟随着逃亡的人群漫无目的前行的背影好像就在眼前。一九四九年前临夏地区的民族问题,特别是民国十八年的河湟事变导致的灾难是他们一生中最苦难的一段。
在编订中康振泉夫妇及谭建、康彩霞等在百忙中帮助统计数据、打印、整理资料;所有族人响应号召,帮助搜集、提供资料,并积极筹措资金,在此,编委会向他(她)们表示感谢。特别鸣谢的是武山洛门下康家村委会书记康胜林,在百忙中带领我们走村人户、寻根问祖,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方便;著名北派书画大师康万里先生提供和确认了我们是一百六十年前从洛门迁徙到和政和我们是山西河东康百万后裔的重要信息。在编审过程中,虽然我们以尽善尽美为宗旨,核真校实,尽力做到求真、求精、求细,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由于编委会成员文字功底有限,可能在本次编撰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望族人谅解,也有待本族后来贤能者重新编撰。
修谱不仅仅是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开创未来,凝聚族人,唤醒族人爱族敬宗之心和责任感,振兴宗族,愿我族众永远和睦相处,互通音讯,喜事同庆,丧事同悼,尊老爱幼,发扬先祖之美德,共享天下之太平。
向所有关心谱事的族人以及支持吾族编撰族谱工作的社会贤达、慷慨解囊的诸多宗亲深表敬意!
公元二零二零年康毅谨志
上一篇: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冯氏家谱
下一篇: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王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