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副县长、唐尧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海山撰写的《宗氏家谱序言》
编者按:本文是河北省唐县副县长、唐县唐尧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海山为宗氏家谱题写的序言。
老朋友宗健创修宗高和村《宗氏家谱》,从开始谋划、登记丁口、寻访调查、搜集资料,到确定体例、格式以至撰写、定稿,可以说,我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 《宗氏家谱》即将付印之际,宗健又让我写上几句话;作为对他工作的继续支持,我欣然命笔。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家族历史、世系、传记、艺文等资料,对于联系海内外同宗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六年前我受邀主编《北店头村贾氏族谱》时,参阅了一些有关史籍和专著,参考了几本其他姓氏的族潜、家谱,从方志专家那里学得了一些家谱知识;我认为《宗氏家谱>的内容、体例、格式,既遵循了中国传统家谱的基本特征,又有不少创新之处,如“媳妇记其父”、“闺女记其夫”等。另外,《宗氏家谱》记载祖宅祖产之详细、坟茔变迁
之清晰,记事平民化,以及“村志”中记载的山名、地名来历,地形、地貌变化,生产、生活方式新旧对比,民俗、民风和文化、娱乐项目收录内容的丰富,也都是该谱的独到之处。可以说,《宗氏家谱》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家谱,是一部谱志合修之作,同时是宗氏大家族的一部“宗族史”、“宗族档案”、“宗族史料汇编”,又是宗高和村的“百科全书”。所以,《宗氏家谱》丰富了我国家谱文化的宝库,一定会使宗健之后的修谱人士受到一些启迪。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宗氏家谱》不仅厘清了宗高和村宗氏家族的历史渊源,更重要的是它考证了宗姓始祖羲和得姓的缘由是“唐尧赐姓”,其起源地和根祖地就是河北唐县宗高和村。《家谱》曰:据史料记载,宗姓始祖是羲和,而羲和是中华文明始祖唐尧的重臣,他受帝尧之命观象制历立大功,获赐“宗”姓。直到今天,在宗高和村及其附近的磨岩山一带,还有许多有关唐尧时期的传说和遗存物,比如,“帝尧寻访许由”、“许由洗耳”的传说,比如村北旧村遗址叫“羲和里”,村西北有许由隐居的磨岩山水云洞、许由坟(君师坟),有“箕山”,“淇儿河(洗耳河)”等与尧有关的地名,近些年又出土了石斧、石锤、绳纹黑陶罐残片等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宗氏家谱》又丰富了“唐尧在唐县受封唐侯、建唐国、称帝、建帝都”的立论内涵,对唐尧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宗健老弟多年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已有多部著作出版发行,他纂修《宗氏家谱》是完全能胜任的。但三年多来,他也确实付出了很大心血。他怀着对先祖的孝敬之心,对宗族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弄清宗姓源流,查阅了大量姓氏书刊,亲自到山西洪洞县考察寻根;冒着酷暑严寒走村串户登记丁口,翔实地理清族人支脉;不厌其烦地寻找文物、文书、碑刻等资料,忠实地记录族人的经历和事迹。他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纂修家谱这几年,他是一边护理卧床多年的病妻一边工作的,家谱的几十万字、百多幅图片的整理、编纂,都是在老伴儿床边完成的!他还有“不成家谱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书稿即将告成之际,他突得大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坚持改稿!他还有一股一丝不苟的严格治学精神,有时对~个族人的名字,要用上半天时间反复核定;有时为了核准口头传说的地名与实际山梁、河谷、地块的一致,他跟族人们~起踏遍所有山坡和地块。宗健不愧是宗高和村宗氏家族的好男儿!
家谱修成了,这是宗高和村宗氏家族的一件大事、喜事,应该值得庆贺和骄傲,我作为与宗高和村仅一渠之隔的南高和村老乡,满怀羡慕之情,热烈祝贺《宗氏家谱》面世!希望宗氏老乡们把《家谱》当做传家宝,供奉她,敬重她,发扬先祖和族人的优良传统和闪光之处,凝聚在她的身旁,充分发挥她尊崇历史、激励后人的作用,为宗高和村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安康多做贡献!祝宗氏家族更加兴旺,人才荤出!
唐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唐县唐尧文化研究会会长 韩海山
2012年12月26日
下一篇:宗氏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