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家谱让我们对父亲母亲的孝悌之心油然而生
这两年,我们在续修自家的家谱,许多往事和记忆,也都随着回忆逐渐浮现在眼前。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5年,母亲离开我们也23年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良好思想品质和对我们的谆谆教诲,随着我们的追忆历历在目,诩诩如生,对父亲母亲的孝悌之心也油然而生,我们越来越想念他们了,他们的一生是多么不容易啊!
回忆父亲母亲艰辛困苦的生活
1905年,父亲出生在一个破落农户家庭,家庭因漳河屡屡暴涨,被漳河赶得由杨家庄、经司家庄又逃荒到秦村,无房无地,借住别人家,代种别人田。父亲幼年时,就连遭人间最大不幸:两岁丧母、四岁丧父,由于单传,上辈没有叔伯、本辈没有姊妹,奶奶也早已去世,孤苦伶仃,只有靠年迈的爷爷抚养。爷爷十分珍惜这根“独苗”,对他倍加呵护,生怕他有什么闪失。有了好吃的食品,爷爷总是自己舍不得吃留给他吃,想方设法让他吃饱穿好,在他十二、三岁时,还千方百计地让他上了两年学。父亲聪明懂事,深知这一切来得不易,上学时刻苦用功,不仅学会了应学的课程,还苦练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珠算也学得很出色,这对他未来的人生影响很大。从十四岁开始,父亲就跟随爷爷学习种地、干家务,从小养成了孝敬老人,勤奋、自立的良好品质。
民国9年(1921年),家乡遭遇到了特大旱灾,不少人逃荒要饭、饿死病死,父亲的爷爷年老体弱,加上灾荒的折磨,再无力支撑这个家了,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年仅十六岁的父亲身上,既要种田养家糊口,又要料理家务和赡养年老的爷爷。1923年,84岁的爷爷又不幸因病去世,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就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1924年,父亲与同岁的母亲宋桂荣(三皇庙申村人)结婚。当时的宋家,一靠种地二靠做木匠活,家庭也不富裕。母亲在娘家的姊妹六人中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从小就帮父母干活操劳家务,养成了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她进了杨家,没有任何怨言,与父亲的结合,则对父亲来说如鱼得水。从此,两人相濡以沫,以耕种自家河滩地为主,开始了艰苦奋斗的生活。
自他们结婚到全国解放,二十多年里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一是他们所处的是清末、中华民国时代大变革,群雄割据、外侵内乱,社会混乱不安、土匪恶霸偷盗四处横行,在此期间,我们家曾三次被盗,偷走了粮食和其它物品。还有一次快过年了,漳河南的土匪恶霸进村大抢,我家被抢走了牲口、粮食和准备过年的年货;二是家庭子女多、负担大。我们姊妹十个,其中九个都出生在解放前;三是旱涝蝗虫灾害频繁发生。当时我们家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种河滩里的沙土地,这种地是旱涝不收,旱了庄稼就会被干死,涝了又会被淹死或冲毁,而在当时的临漳县境内旱涝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一遇到大旱大涝生活就很难维持。从1933年到1946年,13年内就发生过特大自然灾害两次,一次是民国26年(1938年),连降大雨多天,清、浊漳河一起爆发,我们家的河滩地全被塌到了河里。迫于无奈,父亲去给杜村集的地主当长工,他起早贪黑辛勤为地主干活,为的是能让地主多给一点粮食,好养家糊口。但地主给的粮食和报酬,仍不够全家费用,连顿饱饭也吃不上。那时候,父母已生育了六个孩子,母亲除了操持家务外,还经常把幼小的孩子丢在家里,也去给地主打短工才能免强维持生活。这样的日子一直熬了四年,直到自家的河滩地又出来一些,才不去给地主当长工回来种自家的河滩地。还有一次是民国31、32年(1943、1944年),家乡连年遭遇特大旱灾,加上严重的蝗虫灾害,地里的庄稼连年全部干死或被蝗虫吃掉,就连树上的叶子也被蝗虫吃光了,人们什么吃的也没有,就扒树皮挖草根吃,很多人被饿死病死。这个时候,我家的男孩金生(在姊妹中排行第五),得了脾病,因家庭贫寒,无钱医治,加上当时社会医术落后,可怜的金生不幸而殇了,父亲和母亲悲痛万分,好长时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常为此落泪。还有一次,我们家也是什么吃的也没有了,父亲不知从哪里好不容易弄来了一些老粗糠,母亲把它促成了糠疙牢叫大家吃,三儿子吃了这种糠疙牢,第二天干得屙不出来,肚子痛得受不了,母亲用手给他一块一块往外掏,直到掏完为止。母亲这份情意,儿子永远铭记在了心中。还有一天晚上,全家人等着父亲弄点吃的回来,等呀等的,一直等到天黑,父亲才带回来一小块扎过油的豆饼子,每人啃了几口,就饿着肚子睡觉了。晚上全家睡在一个土炕上,小孩两人盖一条破被子,一头一个,夏天还好过一些,冬天冻得受不了,就蒙着头睡。
以上说的是不好的年景,就是好年景,光靠自家河滩地打的粮食,也是不够全家人一年吃喝费用的。每到春天,母亲便带着孩子们撸树叶、挖野菜,既当饭又当菜吃,糠菜半年粮,熬过青黄不接的春天。到了收麦季节,自己地里打的麦子不够吃,母亲拖儿带女去检别人收割后掉到地上的麦穗。到了秋季,还去香菜营河滩去检别人收后掉到地里的花生、红薯、红萝卜等,因离家远中午吃自己带的凉窝窝头,渴了喝土井里的水。当时的农村大部分人贫困,即使地主老财地里也不舍得丢多少,起早贪黑也拣不了多少东西。再就是,我们村这边地少,一般不种棉花,梅庄西北地里种的棉花多,每到收棉花季节,母亲就到那边去检别人丢在地里的碎棉花,回来后抽空纺成线织成布,再给孩子们做成衣服。
后来随着洪水逝退,自家的河滩地出来多了一些,孩子也有的长大能帮手了,父母和我们的哥姐,除了种地,还去扫盐土淋盐卖,解放前因没有水浇地,又多旱不雨,春天的麦地里常会泛出薄薄一层盐土来,母亲到地里扫盐土,用条帚,先把盐土扫成一小堆一小堆儿。开始弯着腰扫,累了就跪着或坐在地上向前挪着扫,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也舍不得喘口气,再用小簸箕把扫成的盐土一一端到地头,叫父亲或哥哥,用独轮小车推回家,家门前的盐土堆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然后通过淋晒,晒出盐来,拿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钱买点生活必须品;二是开菜园子种菜卖,父母亲都是种菜的能手,春天种的鲜嫩的小葱、莴荨、菠菜、韭菜、蒜苗……,夏天种的黄瓜、南瓜和豆角……,秋天种的茄子、辣椒、大白菜……,在不同的季节,把各种各样的新鲜疏菜,用筐子挑到集市上去卖;三是父母亲和大哥还做小买卖,他们卖过凉粉,晚上在家把凉粉做好,第二天父亲或大哥推着两条腿的独轮小车,推到集市或庙会上去卖。他们还赶着小毛驴到集市上去做籴粜粮食的生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挣点钱养家糊口和建设家园,可知当时的杨家,生存有多么的艰难,父亲、母亲和哥姐们有多么的艰苦啊!
苦尽甘来,父母勤劳工作、相敬如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苦尽甜来,穷人翻身做了主人。土改时我们家也分到了河淹不到的上岸田地,全家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父亲德高望重,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热爱集体、勤劳善良,在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时期,他和广大群众一起为建设新农村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父亲性格正直、公私分明、诚实守信,又有一些文化、能写会算。生产队时期,粮食比较短缺,生活比较困难,队里秋天、五月都叫他看场,他作为仓库保管员从没拿过公家的任何东西,也不让家人拿公家的一针一线。每逢遇到他看场,吃饭时也不回家,让把饭送到场边,他端着大碗在场上吃,绝不离开现场,生怕有人趁机拿集体的东西。孙子丁富说:“有一次,他放学后在场边玩,场上堆满了花生、大豆、红萝卜等,肚子饿了,就喊爷爷,希望能得到爷爷的一点恩施,吃几个花生,或要一个红萝卜吃,都被爷爷拒绝了”,爷爷对孙子说:“虽然我在看管,但这都是公家的,还没有分配,我们不能拿公家的东西吃,等分给咱家后,爷爷再给你吃”。孙女秀珍说:“她们跟父母在峰峰生活,有一年秋天叫她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正遇上爷爷在生产队看场,她从场边路过时,看到场内堆满了新鲜的花生,很是喜欢,想前去看看新鲜,还没走到场边,爷爷就摆着手吼了一声,不让她靠近”。队里经他看管的东西,从未丢失过,因此全村的干部和群众都夸他是热爱集体的红管家,曾被选为贫农代表,参加了乡县召开的贫代会和劳模会。
母亲是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农村妇女。说她普通,是因为她一生几呼一直生活在农村,最远只到过峰峰、安阳和邯郸,只在儿女们家住过几天,连石家庄、郑州都没去过,更别说北京上海了,一生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在平凡的家庭岗位上,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不平凡的业绩。父亲常年多在外做事,母亲在家相夫教子、料理家务,所有家庭生活的大小事情,都由母亲一个人操持。母亲心灵手巧,纺花织布、裁剪做衣服、烧火做饭、碾米磨面样样都会。父亲和我们姊妹们从小穿的衣服,冬天的棉衣、夏天的小褂,头上戴的脚上穿的件件都是母亲亲手做成,即便是旧了破了,母亲也总是给缝补得整整齐齐,洗得乾乾净净。女孩子疏头靠母亲,就连父亲和男孩子的头发也都是母亲来剃;母亲是不知劳苦的人。我们清楚记得有多少个夜晚,母亲白天干了一天活,夜里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圈一圈地纺棉线,或一针一针的缝补衣服,我们睡醒一觉,还看见母亲在那里做活的身影。尤其是母亲与父亲结婚后,她在那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短短28年内就生育了我们姊妹10个孩子,五男五女,前后间隔只有两、三岁,除有一个男孩因病无钱医治而殇外,其余九个孩子个个都健康成人、品行端正,而且给九个儿女都安了家、立了业。这是天大的功劳,是父母留给我们唯一最宝贵的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父母不给于、我们就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在那贫穷、饥饿困扰的年代,很难想象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哺育这十个幼小生命,又是如何把我们姊妹九个一一都健康抚养成人的,……。我们的父母,不但抚养了我们姊妹九人,而且还帮我们抚养了下一代子女,他们的13个孙子、5个孙女,还有19个外孙、外孙女,37人之多没有哪一个没依附过母亲的膝旁。母亲啊!你用你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千斤家庭重担;用你那双颤抖的小脚,走出了人生艰难而厚重的步伐。您和父亲把毕生的精力全部无私奉献给了我们,您们都是咱杨家的功臣,是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和母亲!
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我们从没见过他俩斗过嘴、吵过架。偶儿父亲为了点什么事情父亲不高兴发点脾气,就躺到炕上蒙头睡大觉。每当这时,母亲就做一碗香喷喷的咸汤,端到父亲身边,说好话央求父亲,直到父亲起来喝了这碗咸汤就没事了。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感到无比幸福。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父亲和母亲都十分疼爱子女。父亲从小就成了孤儿,饱尝了人少的痛苦。在他心目中,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此,他们对子女十分疼爱,他们日日夜夜都把每个孩子挂在了自己的心上。常思常想老大怎么样了、老二怎么样了、老三又怎么样了……一直想到老九,对他们的第三代也是如此。三儿子在部队当兵二十多年,母亲说,“她一直连打仗的电影都不敢看,看了整夜睡不着觉”。二儿子在煤矿工作,经常到井下去干活,危险很大,也一直叫她担惊受怕。小女儿说:“她在邯郸当工人,每次回家来看父母,临走时,父亲都要把她送到杜村集车站等她上了车他才回去。父亲不让她在邯郸找对象,说离家太远他不放心”。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四女儿说:“她在村里任党支部书记时,冬天晚上开会回来很迟,父亲、母亲都是做好热汤一直等着她回来,让她喝了热汤才睡觉”。还有一件事,我们记忆犹新,我们的大嫂,已经生了六个男孩了,还一心想要个女儿,四十四岁了又生孩子,结果生产时大出血,家里的人只顾抢救大人,生下来的孩子没顾得及时料理。父亲听说又生了个孙子没人管,很是生气,赶紧叫人把孩子收拾好,既保护了大人也保住了这幼小的生命。
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在思想上给于耐心说服教育。在旧社会,家里很贫穷,父母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省吃俭用,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春、夏、秋、冬有饭吃有衣穿,生了病及时给治疗,让孩子健康地生存下来。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好好学习,不学习就没出路。不能学懒,要勤快,要能吃苦,还要学整洁、讲卫生等等。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人处事,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姊妹们不管和谁家的孩子发生了矛盾,总是首先批评和教育我们,常对我们说:“为人处世,要多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叫别人去做”。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占别人的便宜叫别人吃亏”。父亲还常对我们讲:“做事要讲理,有理走遍天下、没理寸步难行”。他还说:“不能有私心,有些家庭内部许多事情处理不好,多是私心作怪,发家致富要靠勤奋,靠自己努力奋斗,而不是靠争财产、占便宜,谁争得厉害到头来谁会最受穷。因为争得再多也是有限的,只有靠自己努力奋斗,才会得到用也用不完的财富”,……。三儿子说:“我被军校特招去北京上大学,临走时,父亲再三嘱咐我,到了部队,一定听领导的话,遵纪守法,好好学习,别叫别人说闲话,要替咱杨家争光。父亲还说,酒可少喝点,但不要抽烟”,……。父亲母亲的对儿女们的谆谆教诲,我们牢牢记在了心中。
父母为人和善、与邻为伴
我们的父亲、母亲不仅关爱自己的家人,对邻居、亲朋好友也是疼爱有加,细心周到。我们的父亲母亲都很善良,和家人邻居和睦相处,从来没给街坊邻里吵过架,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只要有困难,都会尽力帮助。有一年,漳河发大水,土地被冲毁,房倒屋塌,本家的一个孤寡老人生活难以维持,父亲、母亲就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像亲人一样给予照顾。还有一个邻居的母亲,从外地回来,自家的老房子不能住了,借住在别人一间破房子里,母亲可怜她,经常给她送米、送面,让她用我们的炊具做饭,对此她感激不尽。我们记得小时候,清丰、南乐那几个县,因黄河经常泛滥成灾,来要饭的穷人很多。每次要饭的人来到家门前,母亲总是叫多给人家一点吃的,母亲说:“咱们也是穷人,要知道要饭的穷人有多苦”。我们还记得,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鬼子到处无恶不做,我们家住在村子尽东头,再往东就是庄家地,每逢遇到战乱紧急时,村子里的年青妇女和小孩,都到我们家来避难。如果鬼子进了村,好往庄家地里逃,每到这时候,我们家的房子里总是坐满了人,母亲总是热情的招待他们吃喝居住。“德不孤,必有邻”,母亲的乐善好施和温柔善良赢得了邻里的好评与赞誉,左邻右舍、三里五村都说我们的父亲母亲好。
我们的父亲、母亲,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虽一生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生为国为家,艰苦奋斗、含辛茹苦,从苦难中一路坚强地走了过来,确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的艰辛。他们始终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靠着他们聪明才智和勤奋、节俭、善良、诚信、敬业、守法,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国泰民安,过上了儿女满堂,幸福安康的生活。随着对往事更深入回顾,我们对父母的孝悌之心不断升华和感悟,我们更加体会到父亲、母亲对我们的一生倾注了那么多心血、那么多爱、那么多关怀,对我们又寄于那么多期待。而我们给予二老的只是沧海之一粟,想来心里一阵酸楚、一阵自责。可已过去的事,再也无法挽回,愿天下所有的儿女都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要在自己的内心里留有愧疚。
父亲、母亲一生给于我们、给于这个家的恩情,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以上只是说了一些父母亲言传身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的良好品质。这些品质对我们的影响极大,处处事事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父亲、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现在我们怀念父母,感恩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他们的良好品质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像父母那样做人做事,我们将以行动和成就告慰您二老在天之灵。
杨乙朝、宋桂荣的三儿子杨丙耀、三女儿杨希凤、四女儿杨凤琴、四儿子杨丙志、五女儿杨丙茹。
二零一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