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姓源流
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2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巴姓溯源
一、出自凤姓,以水为姓。据《姓氏考略》和《路史》载,上古时伏羲氏有个后裔叫后照,定居于巴水,即今四川省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若干代以后,住在这一带(含今川、鄂、湘、黔边地区)的共有五个民族:巴氏、樊氏、醰氏、相(向)氏、郑氏。巴氏住在红色的山洞里,其他五族住在黑色的山洞里。由于各自信仰的神灵不同,他们常常互相争斗,生活很不稳定。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协商决定推举一位共同的首领。方法是五族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赢的人就是首领。巴族推出的代表叫务相。他在两场比赛(掷剑和赛船)中都取得了胜利,所以他就当上了五族的首领,号称廪君,他的后代多数也称巴氏。
二、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据《元和姓纂》以及《通志·氏族略》载,周代有巴国,开始被封的国君是子爵。巴子国辖境相当于现在四川省的旺巷,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巴子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巴”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巴氏。据《世本》云:“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又据《春秋·巴子》和《路史》曰:巴,周代国名,姬姓。
三、出自北方小数民族改姓。明清时期(约300年前后),满族、蒙古族人迁徙中原(特别是满清入主中原)后,有不少的满人和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一部分从汉例,改为单姓“巴”氏,其中满族改为巴姓包括的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得姓始祖
后照。巴姓的最早记录是,相传人文黄帝的25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别为12姓:姬、姞、酉、祁、已、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据考证,那时的古老姓氏也还只有64个。在奴隶制时代,周王族姓姬,通过分封诸侯和赐大夫采邑及领地,从姬姓又衍分出198氏。这些“氏”与周同为姬姓,姬姓又衍生出巴姓,与《史记·楚世家》所记相同。根据古代“妇人称国及姓”之制,巴为国名,姬为国姓,巴姬即巴国姬姓嫁于楚的宗室女。《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韩服为巴行人,韩为中原诸夏的姓氏之一,“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显然操中夏语言。楚王族也是中原语言文字系统。故巴、楚在《左传》桓公九年、庄公十八年、十九年、文公十六年和哀公十八年等多次交往中,全无语言障碍。这表明巴、楚王族语言相近,同属华夏语言系统。相传太昊伏羲氏生下咸鸟,咸鸟生下乘厘,乘厘生下了后照,后照定居于巴水,即今四川省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故后照便是巴国人(氏)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聚集地)
巴氏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一般都认为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直到今天,长阳县清江中仍有武落钟离山,山中有赤、黑二穴。所谓巴氏等五姓,应即五个氏族部落。所谓五姓之子争为君长,实质上就是五个氏族贵族争夺酋长的职位。这个故事反映了早期巴人尚处于“酋邦”阶段的历史事实。巴氏务相(“务相”也即“巫咸”)取得酋长职位后,即率领巴人向西迁徙。他们首先溯清江而上,来到盐阳(大致在今湖北恩施附近)。盐水有神女,她对禀君说:“此地广大,盛产鱼盐,愿与君共享此地。”禀君不肯。神女于是每晚都来与禀君同宿共枕,白天化作飞虫,与众飞虫群飞,掩天敝日,大地无光。这样一连过了十天,禀君派人送给神女一缕青丝,作为定情礼物,并且留下话说:“ 将青丝带系在脖子上,表示我们时刻相依相伴,我将不会离开你。”神女很高兴地接受了,将青丝带系在脖子上。于是禀君乘神女不备,站在阳石之上,弯弓搭箭,瞄准系有青丝的飞虫,一箭将神女射死了,天空重新放射光明。禀君于是在夷城(今湖北省恩施附近)定居下来。这则神话故事说明巴人向西发展过程中,曾与当地部落有过接触和冲突,并最终取得胜利。在廪君时代以后,巴族的势力迅速增强,活动的区域相当广泛。在最北面,巴族到达了陕西南部汉中、安康一带,今天的大巴山就名源于巴人。在东边,巴族似乎一度控制过汉水中上游地区;在南面,巴族仍保留了清江上游的老根据地。到了商代后期,活动在汉水流域的巴人已经和中原地区的商人发生联系,并且一度成为臣服于商王朝的“子爵国”。但是在公元前12世纪,由于殷商统治者的暴虐,巴人转而与西迁徙。
郡望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渤海郡:西汉始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县一带)。辖地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堂号
双卿堂:源出战国时巴国将军巴蔓子,因巴国发生内乱,出使楚国,要求楚国出兵平乱,答应楚国,乱平后,割给楚国3座城。楚国出兵平了巴国乱后,向巴国要城,巴蔓子对楚国使者:“城不能割,请拿我的头谢楚王。”说罢,自刎而死。使者带了巴蔓子的头见楚王。楚王对巴蔓子的忠君爱国,非常佩服,就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头。巴国也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尸身。
此外,巴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平堂”等。
巴姓起源之巴将军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身首异处,而能由两个交战国同时以“上卿”或“诸侯”之礼为举哀或安葬的将军从古至今只有两位。一位是三国时代的关羽,而另一位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巴将军。关羽的生平和功业,典籍记载得很清楚,演义描写很生动,世人皆知。但巴蔓子将军的事迹只能从《华阳国志》中寻找到一段简单的记载,至今仍然充满神秘。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巴国出现了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将军,名蔓子。相传战国中期,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遭受深重灾难。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将军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协助剿乱。
楚国国君虽答应出兵求援,但是条件是割三城为酬谢或派儿子为人质。儿子来路途遥远,耽误军机。虽无可奈何,许给楚国三座城池为酬。楚国出兵协助将军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平息了内乱,恢复了国内秩序。过了些日子,楚王派使者前去索要三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将军慷慨告曰:“藉楚之灵,克济祸乱,诚许三城,可持吾头往谢,城不可得也。”
意思就是说:“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凛然自刎,满座大惊。楚使臣无奈,捧巴将军头颅回报楚王。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
楚王敬佩将军为人臣子的忠义气节,就以上卿之礼厚葬其头。巴国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将军无头之遗体。大丈夫为国土而死,死得其所。此之谓“巴有断头将军”之来历。巴将军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史迹,在巴渝大地广为传颂,受到后世君王和百姓高度的评价。《华阳国志·巴志》中就详细的记述了巴将军“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事迹,作者常璩对巴将军的壮烈行为深为敬佩,评价说:“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
再反过来看看大意失荆州的关羽,却是因误国而被迫受死的。巴蔓子则是因为护国而主动赴死的。关羽之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弱点,留下懊恼和惋惜。巴蔓子之死却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穿透危急和苦难,留下的是超越家国恩怨的勇气,是支撑我们的民族历久不衰的智慧和胸襟。
巴将军的故事在后世曾广为流传。《宋本方舆胜览》卷六一就转载了《华阳国志》中关于巴蔓子事迹的记述,说施州迄今仍有巴蔓子庙,又说巴人“士颇尚气”,便显示了“有巴蔓子代节死义之遗风”的缘故。《大明一统志》卷六九也转引了巴蔓子的事迹,说楚“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施州清江县都亭山。《蜀中名胜志》也记述说,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说“巴王庙在州东一里,神即蔓子将军也”。这些都说明了常璩在《华阳国志》记述的巴蔓子故事,所产生的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千百年来,巴将军以身殉国的英雄壮举,在巴渝大地上广为传颂。巴将军既是忠勇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巴人重义气,讲诚信,护国爱民,舍生取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相传三国时代,巴郡守将严颜被蜀将张飞打败,张飞要他投降,严颜就说:“巴国自古以来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这让张飞深感钦佩,于是义释严颜。严颜所说的断头将军,就是巴蔓子将军。唐贞观八年,太宗皇帝感念巴将军的忠勇,改其故里“临州”为“忠州”(即现在的忠县)。宋时,人们在忠州城内为巴将军建了一座祠庙,以供后世人瞻仰,该祠早称永贞祠,后称巴王庙。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是巴蔓子忌日,忠州城内都要举行盛大的“三月会”,以纪念其功绩。据明代史籍记载,“每值会期,旗帜塞巷,金鼓鸣街,彩亭锦棚,相望盈道”。如今,在忠县境内,还有许多以巴蔓子将军命名的历史遗迹与地名。
抗战时期的陪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