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孔氏家谱 >> 浏览文章

孔姓源流

时间:2023/3/3 16:17:44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孔姓人口大约有350万,在全国姓氏中位居第72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0%。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省,大约占全国孔姓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江苏、辽宁,两省的孔姓又集中了13%。全国形成了以山东省为中心的孔姓聚居区。

孔姓有5个源头:姜姓、子姓、姞姓、姬姓、妫姓,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姓孔氏。子姓孔姓有两支:一支出自成汤(商汤)之后。商族以玄鸟(燕子)为图腾,是鸟夷族中的一支,被认为是有东夷血统的部落,实际上是西羌族炎黄族系与东夷族系的混血种族。商族始祖契相传为黄帝的曾孙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被舜帝封在商地(今河南商丘市),赐姓子姓。尧舜之际,契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首脑人物之一,后来商族把他尊奉为始兴之祖。契的14代孙成汤才智出众,当时夏王桀为政荒淫暴虐,他乘机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汤辞世后,因他是商朝建立者,后世又把汤尊奉为天乙。又有人将商族之姓子姓与汤之称号天乙相结合,形成孔姓。另一支出自商朝王族后代。商朝后期,国都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附近),商朝因此也称殷朝。殷纣王庶兄微子启非常贤明,与比干、箕子并称“殷朝三仁”。周武王灭商,殷纣王败亡,微子启归顺周朝。周成王时,把商朝旧都宋(今河南商丘附近)一带分封给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保持商王族的宗祀,并作《微子之命》以申诫之。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微仲后裔宋湣公共的玄孙即孔父嘉。孔父嘉,字孔父,名嘉,宋穆公时为大司马,食邑在栗(今河南夏邑),被太宰华督借故杀掉。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逃奔鲁国。木金父生子睪夷,睪夷以祖父之字“孔”为氏,形成孔姓。孔氏家谱和典籍一般持此说,此支孔氏被视为孔姓正宗。

孔姓源流

关于“孔”之本义,汉代许慎《说文》曰:“孔,通也。从乙,从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古人名嘉,字子孔。”郭沫若《金文丛考》云:“乃指示小儿头角上有孔也,故孔之本义当为囱,囱者象形文,孔者指事字。引申之,则凡空皆曰孔,有空则可通,故有通义。”关于孔之得姓,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认为孔姓出自“子姓。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受封于宋,弟微仲衍曾孙愍公生弗父何,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宋代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将孔姓列入“以字为氏”类,认为:“孔氏,子姓,出宋闵公之后。闵公生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三世时生正考父,《传》所谓‘三命滋益恭’者。考父生孔父嘉,为大司马。鲁隐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孔父而属殇公焉。桓二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遂杀嘉而取其妻,其子奔鲁。嘉字孔父,后世以字为孔父,又为孔父氏。”在《通志·氏族略》中郑樵还提到:“孔氏有三:宋孔父嘉之后也;又卫有孔氏,为世卿;郑亦有孔金工,皆以字为氏者。”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字为氏”已不能涵盖孔姓得姓的全部内容,综合以上书籍,并参考其他资料,孔姓大体上有5个源头:姜姓、子姓、姞姓、姬姓、妫姓,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姓孔氏。

子姓孔氏

子姓孔氏第一支为商汤之后,汤名履,又称天乙,后世在子旁加乙,始为孔姓,见《集韵》及《广韵》。

商族以玄鸟(燕子)为图腾,是鸟夷族中的一支,被认为是有东夷血统的部落,实际上是西羌族炎黄族系与东夷族系的混血种族。商族的远祖是黄帝。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是黄帝的曾孙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契乃发明刻木记事之人,即把古代象形文字刻于木片或树干、木柱之上。因有简狄吞食玄鸟(燕子)卵而生契的神话传说,故契有“玄王”之称。后来不仅商族把他尊奉为始兴之祖,歌颂为商王朝事业的开创者,而且还美化为自天而降的神话人物。尧舜之际,商的首领契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首脑人物之一,帝舜助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为司徒。舜帝后把契封在商地(今河南商丘市),赐姓子姓。契的14代孙成汤才智出众,很得诸侯信赖,当时夏王桀为政荒淫暴虐,诸侯反叛,乘机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国语》载“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由契至汤,共传14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汤辞世后,因他是商朝建立者,后世把汤尊奉为天乙。三国时谯周云“夏、殷(商)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名天乙”。又有人将商族之姓子姓与汤之称号天乙相结合,形成孔姓。

子姓孔氏第二支为商朝王族后代。

商朝王室多次迁都,直到商汤的18代孙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附近),国都才最后定下来。在商代后期,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商朝因此也称殷朝。商朝第29位君主帝乙有长子启,因封于微,史称微子启,微子启非常贤明,与比干、箕子并称“殷朝三仁”。帝乙少子辛,后来承袭帝位,此即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殷纣王。纣王在位作恶多端,微子启多次进行劝谏。但纣王拒谏饰非,不予采纳,微子启知道纣王必亡,于是退隐林下。周武王联合诸侯兴兵灭商,殷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微子启晋谒周武王,请求保留商族的宗祀。周武王答应了微子启的要求,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统率殷的遗民。但周武王死后,武庚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夷部落,起兵反周。周公旦在平定叛乱之后,见微子启在殷民中有威望,又顺从周朝,就把商朝旧都宋(今河南商丘附近)一带分封给他,让他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保持商王族的宗祀,并作《微子之命》以申诫之。微子启仁慈贤明,深受商族遗民的爱戴。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微仲后裔宋湣公共的玄孙即孔父嘉。孔父嘉,字孔父,名嘉,宋穆公时为大司马,采邑在栗(今河南夏邑)。孔父嘉的妻子长得美艳无比,有一次她外出时,被宋国太宰华督瞥见,顿起觊觎之心,乘机派人在都城挑拨离间。经他这番鼓动,国人都对孔父嘉充满仇恨,华督率众攻杀了孔父嘉,夺了他的妻子,从此华督及其子孙执掌了宋国的军政大权。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逃奔鲁国。木金父生子睪夷,睪夷以祖父之字“孔”为氏,形成孔姓。孔氏家谱和典籍一般持此说,此支孔氏被视为孔姓正宗。

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定居之事,还有一说。《史记·孔子世家·索引》引《孔子家语》载:“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按《史记·宋微子世家》,此应为宋湣公共)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注:按周礼规定,族人出五服即须另立一宗)。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这里明确地说明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逃到鲁国定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从此说,该表云:“孔父生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父,以王父字为氏。生防叔,避华父督之难,奔鲁,为大夫。”

姜姓孔氏

齐国,周代姜姓国,其始祖为齐太公姜尚。春秋后期齐景公时大夫孔虺出奔莒国,此为姜姓孔氏。

姞姓孔氏

春秋时卫国有孔氏,出自姞姓。卫国,周代姬姓国。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又卫有孔氏,不知所出,为卫世卿。”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春秋时卫有孔氏,出自姞姓,仕卫为大夫。”孔悝是春秋后期卫国名臣,曾拥立卫庄公。卫大夫孔婴齐即其后。

妫姓孔氏

春秋时陈国有孔氏,出自妫姓。陈国,周代妫姓国,其开国之君为陈胡公满。《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公孙宁谓之孔宁,宁之后有孔奂。”孔宁,陈灵公时任大夫,后逃奔楚国。

姬姓孔氏

郑穆公兰之后有孔氏,出自姬姓。郑,周代姬姓国。郑国的地域在今豫中的郑州市区县及许昌北部,亦即济、洛、河、颍一带。郑樵《通志·氏族略》:“……郑有孔氏,郑穆公兰之后也。穆公之子十三人,其二皆为孔氏。宋子生子曰公子喜,字子孔,遂为孔氏。圭妫生子曰公子志,字士子孔,亦为孔氏。”这支孔氏是以祖辈字为氏,人数很少,后来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通志·氏族略》言这支孔氏“后无闻”。

祖地

商丘市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986 年被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古代文哲大师庄周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这里是商人、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上古时期,燧人氏、炎帝、“五帝”中的颛顼、帝喾都曾在这里生息。自商汤在此定都建立商朝起,春秋宋国、汉代梁国都在此定都。南朝元颢和南宋赵构曾在此登基。北宋定为陪都名南京。此外历代设郡、州、府,曾名为宋州、睢阳、应天、归德。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商丘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历史人文景观。商丘古城外圆内方,建筑独特,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北宋最大的书院——应天书院,中国最早的文字发明家——苍颉,全国保留明清四合院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归德府城,中国最大的汉墓群——芒砀山汉墓群,中国最早的汉墓壁画——梁王墓壁画,中国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古黄河大堤——明清黄河故堤等等。

夏邑县

夏邑隶属商丘市,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夏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境内有清凉山、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汉改为下邑,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夏邑还是孔子先人故里,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

上一篇:孔子七十七代嫡裔图

下一篇:没有了

孔氏字辈
孔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