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吕氏家谱 >> 浏览文章

吕姓源流

时间:2023/3/3 17:12:3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吕姓在宋人所编著的《百家姓》中,名列第22位。 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国姓氏中,吕姓居于第40位,在台湾排名第29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约有610万人,是源于中原的中华大姓之一。

吕氏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发源于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因尧、舜、禹时代炎帝裔孙伯夷而得姓。伯夷是尧舜时期非常显赫的一位大人物,他曾作过尧舜掌管四时、方岳的的四岳、舜的礼官秩宗、舜的掌管刑律的理官,他还是禹倚重的大臣,辅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为侯伯之国,封于吕地,并赐姜姓、吕氏。“吕”字的本义就是脊椎骨,象脊椎骨上下叠压之形,引申为重要之义。因伯夷为禹的股肱重臣而被赐氏为吕,得姓方式系以国为氏,即伯夷被封于南阳西的侯伯之国,所以伯夷是天下吕姓的得姓始祖。吕国在夏商周三代均为诸侯国,直到春秋初年,为楚国所灭,又有一批吕国国人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姓。灭国后的吕人有一支迁居于今河南新蔡县,史称“东吕”,留居于南阳西的吕氏被称为“西吕”,所以,今河南省新蔡县亦为吕姓的祖居之地。因此,吕姓的得姓始祖是上古名臣伯夷,得姓方式系以国为姓,祖地在今天河南省的南阳市和新蔡县。

由于周初吕尚、穆王时吕侯、战国吕不韦的巨大影响,吕姓在先秦时期就得到长足的发展,分衍于今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这在其他大姓中是不多见的。汉代由于吕后长达16年的专权,和此后周勃对诸吕的剿灭,使吕姓的发展经历了由极盛一时到一蹶不振的起伏跌荡,直到唐代吕姓才开始复苏,特别是亦人亦仙的吕洞宾使吕姓名声大播。宋代吕姓加快向南迁移,并发展到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名相显宦,和多个显赫的家族。明清以来吕氏开始散居于全国各地,并远播海外。

吕姓源流

出于姜姓 以国为氏

“姓”和“氏”原本是相互区别的,“姓”的起源较早,大约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较早的姓因此多带有“女”字偏旁。“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大约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之后,代表着大部族之下的氏族支系。吕氏正是如此,它源出于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姜”姓。

《国语·周语》曰:“齐、吕、申、许,由太姜。”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唐林宝《元和姓纂》:“吕,炎帝姜姓之后,虞夏之际封吕,今南阳宛县西吕亭是也。至周失国,子孙氏焉。”有上述文献记载可知,吕氏乃炎帝之后,出自姜姓,其始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地,其地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吕侯之国在周代失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其实吕氏的得氏应在周代之前,这一点在《国语?周语》中有详细的记载。

《国语?周语》云:共工、崇伯鲧用封堵的办法治水失败后, 大禹继之治水,改用疏通的方法,“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率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福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这里所说的“克厌帝心”之帝当为帝舜,因禹治水有功,帝舜非常满意,就把天下禅让给禹,赐姓叫“姒”,氏叫“有夏”;又因四岳佐禹有功,就封四岳为侯伯之国,赐姓叫“姜”,氏叫“有吕”。按《国语》的说法,四岳是在舜禅禹天下的同时,被封为侯国的,而伯夷被赐姓姜、被赐氏吕,也在此时,即舜和禹交替之时。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的年代,舜禅位于禹在公元前2070年,因此吕氏得氏的也应在此年。

汉许慎《说文解字》吕部云:“吕,脊骨也。象形。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段玉裁注曰:“吕象(脊椎骨)颗颗相承,中象其系联也。”“吕”字篆文两“口”子间有竖线相连,因此最初的“吕”正是颗颗相承的脊椎骨的象形,引申为重要之义,因为伯夷是禹的骨肱大臣,所以封他为吕侯,赐姓为吕氏。

伯夷被封的吕侯之国在何地?《水经注》、《元和姓纂》和《路史》都说宛西(即南阳西),《国语·周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诗经·大雅·嵩高》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意思是说:从高耸入云的嵩山上降下神灵来,生出甫和申,后来发展成为两个国家,这里所说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表记》被引作《甫刑》就是明证。

吕国在夏商周三代均为诸侯国,在殷周之际,吕国曾帮助周人灭商,《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吕他当为殷末的吕侯,此时的吕国是周的同盟国,所以吕他帅众助周打败了商纣王的同盟属国越戏方。

到周穆王(前976~前922)时,吕侯位列三公,任周司寇之职,制定《吕刑》,权倾朝野,此时的吕国相当强大,所以《国语·郑语》说:“申吕方强。”而《史记·补三皇本纪》亦云:“当周室,甫(吕)侯、申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到周宣王(前827~前782)时,吕国和申国被周宣王委以镇守南方的重任,防止南蛮的侵扰,周平王曾发畿内之民前往戍守,所以《诗经·扬之水》有“戍甫”、“戍申”之辞。

吕国到了周平王之后,迅速衰落。故《国语·周语》说:“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到了春秋初年,楚国强盛,向北吞并汉水诸国,公元前688年,吕国与申、曾等国,便被楚文王所灭,吕国臣民为纪念故国,以国为氏,称吕氏。南阳吕国灭国后,曾有一支迁于今河南新蔡,史称东吕,南阳吕国称西吕。春秋时新蔡吕国为宋国所灭,其地后为蔡平侯占据,被灭的新蔡吕国子民也以国为氏,称吕氏。南阳吕国和新蔡吕国灭国后所形成的吕氏,史称吕氏正宗。

姓氏书籍将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魏氏的一支吕姓,以及北魏少数民族改姓吕氏也作为吕姓的起源,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因为吕氏早在此前的公元前2070年左右舜封伯夷时已经出现,吕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于晋国魏氏的吕氏和北魏少数民族改姓的吕氏,只能视为吕姓在后世的繁衍和扩张,而不能视为吕姓的起源。

炎帝、共工为吕姓的远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氏出自姜姓,炎帝、共工是其远祖,伯夷为其得姓始祖。

姜姓因炎帝而得姓。姜水是渭水的支流,炎帝出生并生长于今陕西中部渭水支流姜水沿岸,因而以地名“姜”为姓。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据地,以后向东迁徙,活动于今河北中部、河南地区、山东西部、和湖北北部,即中原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和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早期的主干部分,炎帝因此和黄帝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正是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他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相传以火名官。炎帝教民作耒耜,以兴农业,故又号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据《尚书》、汉《白虎通》、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古籍所载,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三皇”之一,又据《易?系辞下》的记载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五帝”之一。

炎帝之后吕氏比较著明的祖先还有共工氏。共工氏是高辛氏即帝喾时的诸侯,其活动区域在今河南一带,因势力强大曾和帝喾分庭抗礼,所以《晋语?国语》引贾逵注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zhuan xu)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历史上非常有名,《淮南子·天文》对此有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伯夷乃吕姓得姓始祖

伯夷是吕姓的得姓始祖。关于伯夷,论者往往引《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叙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新序·杂事》:“颛顼学伯夷父。”认为伯夷父就是伯夷,是颛顼帝的老师。按颛顼帝远在尧父帝喾之前,而伯夷一般被认为是尧舜时期的人物,以时代方之,伯夷父和伯夷应该并非同一人。

伯夷是尧舜时期非常显赫的一位大人物。其一,他是尧舜的四岳。《世本》、《春秋氏族谱》等书均言:“尧四岳伯夷。”又《世本·帝系篇》云:“祝融曾孙生伯夷,封于吕,为舜四岳。”四岳,古书上亦称太岳、大岳,是古代掌管四时、方岳的官。其二,他曾作过舜的秩宗。《国语·郑语》载史伯说:“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尚书·舜典》载:“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夷,汝作秩宗。’”秩宗为上古掌管三礼郊庙祭祀的礼官。其三,他曾作过舜的理官。《尚书·吕刑》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在这里,伯夷与大禹、后稷被尊为“三后”,且位列禹、稷之上,可见其地位之高。理官是上古掌管刑狱的官职,伯夷所作的《吕刑》,是我国见于文献的最早的刑律法典。《太平御览》卷636引《世本》云:“伯夷作五刑。”其四,他是禹的股肱大臣,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为侯伯之国,封于吕地,并赐姜姓、吕氏。

和伯夷同时代还有一位名人叫伯益,因为“夷”、“益”音近,有人把伯夷和伯益混同为一人,这是错误的。其实伯益是舜时东夷部族的首领,又作伯翳,佐禹驯鸟兽,赐姓曰嬴氏。相传他也曾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益避居于箕山之北,但最后被禹的儿子启给杀掉了,这就是《竹书纪年》所说:“益干启位,启杀之。”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司马迁在同一段文字中记载舜曾同时任伯益为虞官,即掌管山泽草木鸟兽之官;任伯夷为秩宗,即掌管三礼郊庙祭祀之官。可见伯夷和伯益确实是两个人,而吕姓的祖先是伯夷而非伯益。

在商周之际,还有一位伯夷,他是孤竹君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两人曾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事见《孟子·万章下》和《史记·伯夷列传》,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而尧舜时期的伯夷有很多学者认为就是上古著名高士许由,由于这位伯夷辞君位不受逃往首阳山和许由辞尧禅让归隐箕山的事迹十分相似,所以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中就认为,商周之际的伯夷和尧舜时期的伯夷并非二人,则这两位伯夷及许由与伯夷当为同一传说之分化。

南阳、新蔡是吕姓祖地

吕姓由于始祖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在虞夏之际被封为侯伯之国,并被赐吕氏,因而得姓,所以,吕姓的祖地应该是伯夷所封的吕侯之国所在地。关于伯夷受封的吕侯之国的地望,文献的指向在今河南南阳市西。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篇》曰:“宛西三十里有吕城。”《史记·齐太公世家·集解》引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淯水又东,梅溪水注之……梅溪又经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徐广《史记音义》曰:吕在宛县。高后四年,封昆弟子吕忿为吕城侯,疑即此地。”唐林宝《元和姓纂》:“吕,炎帝姜姓之后,虞夏之际封吕,今南阳宛县西吕亭是也。”《括地志》说:“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路史·国名计甲》:“吕(甫),侯爵、伯夷之封,杜预谓在南阳宛西……盖后来之吕迁申,在周亦曰甫。”《水经注》、《元和姓纂》和《路史》众口一词,都说宛西(即南阳西)为伯夷所封之地。吕城所在地以前称董吕村,《元统志》称:“今南阳县西有董吕村,即古吕城。”《明统志》载:“吕城在(南阳)府西三十里,虞夏时吕望先祖于此,今名董吕村。”《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说:“吕城在南阳县西三十里,今名董营。”董营村因董姓居此故名,在南阳市区西9公里的沐后河左岸,属王村乡所辖。

关于新蔡,著名的姓氏典籍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曰:“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县是其地也。”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也说:“吕,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吕氏。吕,膂也,言能为禹股肱。国在今新蔡。”这两部书均认为伯夷所封的吕侯之国在新蔡,这种说法显然有误,但新蔡确有吕国故城存在,《路史·国名记一》引《图经》说:“新蔡为古吕国。”《左传》成公七年:“取于申、吕以为赏田。”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六注曰:“按《续志》,汝南新蔡有大吕亭。注引《地道记》曰:故吕侯国。《水经注》:新蔡县青陂之东,对大吕亭,南有小吕亭。”《水经注·汝水》:“汝水又东南迳新蔡县故城南……申吕之地也。”新蔡之吕大约是楚人消灭南阳吕国后,将吕人迁于新蔡,成为楚国的附庸国,仍称吕国,所以新蔡的吕国应该是南阳吕国的延续,其故城在今新蔡县东北张庙大桥东新洪河北岸的大吕亭遗址上,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陶片多为饰绳纹的鼎鬲等残片。

可以认为今河南南阳西和新蔡县均为吕姓的祖居之地。

祖地

南阳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数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期,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东汉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称“南都”、“帝乡”。南阳曾培养和造就出著名谋略家、商圣”范蠢,“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等举世间名的历史人物。以及彭雪枫、冯友兰、姚雪垠、李季、王永民、二月河等现当代名人。

夏代仲康时,封其子于邓国。商代为“南乡”之土,有谢、楚、邓诸国。西周时,境内有申、吕、楚、邓、蓼等国。周宣王时(前827~前782),南阳市中心城区为申伯国地,西周将领召伯虎在谢地筑城,即宛城,时在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春秋时申、吕等国为楚所灭,楚在申地设申邑。春秋中晚期,楚改申邑为宛县,宛县(城)即为南阳的代名词。

新蔡县

新蔡县位于黄淮平原西南部,豫东南边陲两省三区交界处,为驻马店市所辖。新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吕国曾迁居此地,后蔡平侯迁都于此,始称新蔡。至今新蔡仍保留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和久负盛名的文化古迹。如龙山时代的凉马台等历史遗址、簧学大成殿、子路问津处、楚襄王城和墓、蔡平侯制币炉、东汉葛王城及葛王墓、金粟禅林寺。史有以《搜神记》而扬名于世的晋文学家干宝;著有《补日图说》的王齐;著有《医学集成》的名医吴苍山。

上一篇:陕西省《米脂县吕家硷吕氏族谱》正式发行

下一篇:没有了

吕氏字辈
吕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