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廖氏家谱 >> 浏览文章

廖姓源流

时间:2023/3/3 17:45:43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廖姓是我国古老姓氏之一,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出自己姓,以国名为氏,为上古时期飂叔安的后裔。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及《风俗通》等史料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故称飂叔安。春秋时,飂国被楚所灭,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后改称廖氏。飂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的湖阳镇,因此,此支廖氏源于河南唐河。二出自偃姓,以国名为氏,为皋陶的后裔。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被封在蓼,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建立蓼国。春秋时,蓼国被楚所灭,亡国之后的蓼国臣民纷纷改姓蓼,以示不忘故国之志,因蓼与廖通,也作廖氏。此支廖氏源于河南固始。三出自姬姓,以字为氏,为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裔。据《广韵》、《姓氏考略》等史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他的后代中有的就以他的名字“廖”作为自己的姓氏,亦为廖氏。

从廖姓起源来看,己姓廖氏发源于河南,偃姓廖氏也发源于河南,姬姓廖氏尽管其受姓地限于资料的限制还无法断定,但就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来推测,此支廖氏当得姓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就是说廖姓最初是以河南、陕西、湖北、甘肃、湖北、河北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汉代以前载于史籍的廖姓较有影响的人物人物不是很多,主要有新莽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廖湛和东汉大学者、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廖扶。魏晋隋唐间在今河南南部的上蔡、平舆、汝南等县发展繁衍的廖氏,成为当地望族,因这一带西汉初属汝南郡,故廖氏族人皆称“汝南”为郡望;以今河北省的平乡县一地为繁衍中心的廖氏,也是人丁兴旺,蔚蔚大族,因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期属于巨鹿郡,所以“巨鹿”就成了他们的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廖姓族人活动的区域以长江以北为主,但是已开始有人向长江以南迁徙。《崇正同人系谱·氏族》记载:“西晋时有廖子璋,官左衙镇国大将军,其子从宪自洛阳迁浙江松阳县。”由此可见,早在晋朝之时,廖姓族人已经播迁到了江南,算起来已经有了1700年时间了。实际上,廖姓迁居江南的时间还应更早,三国时,官至蜀汉长沙太守、长水校尉的廖立就是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市)人,后徙汶山郡(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另有晋代隐士廖棠,为将乐(今属福建)人。南朝梁以儒术知名的廖冲,为桂阳(今广东连县)人。由此可见,廖氏在隋代以前已有族人迁至今浙江、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省。

唐末五代时期,先是藩镇割据,各据一方,继而全国分裂,群雄争战,廖姓族人为躲避战乱继续南迁,江西廖氏族人继续向福建、广东等地迁徙。《嘉属廖氏族谱序》载:“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黄巢之乱,迁于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清代属延平府),廖氏居于闽者益众。”《宝安廖氏宗谱》称:廖崇德四传至“四十一郎公,始迁闽之宁化石壁乡,厥后屡遭兵燹,而其子孙再迁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市。”同时中原地区开基闽、粤各地的廖姓族人也有不少,根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中原廖氏在唐代曾两次迁至福建: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

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批北方人民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廖姓族人。而在此之前移居江西、福建的廖姓族人除在当地迅速发展外,并不断向外迁徙。宋末,福建廖氏开始迁居广东。

发源于北方的廖姓,经过一千多年的迁徙繁衍,至元明时期生活中心已转移至江南的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浙江等地,使得廖姓成为南方大姓之一。如今,廖姓族人足迹遍布全国,有资料显示,廖姓人口占全国(包括台湾地区)汉族总人口的0.34%,按人口多少排列,居第66位。据此推算,廖姓人口有400多万。这些数量庞大的廖姓人口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其中尤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5省区廖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3%。

从明朝末年开始,就陆续有福建、广东等地的廖氏族人漂洋过海到台湾开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在1953~1954年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廖姓居于全省737姓的第21位。由于廖姓人口较为集中的云林、桃园等县没有在调查之列,因此,实际上廖姓人口应该更多。稍后的一次调查显示,廖姓为台湾地区第18大姓。最新统计显示,台湾地区的廖姓人口有29万人左右。香港与大陆廖姓族人分布较多的福建、广东地区毗邻,自然成了廖姓族人移居的目标,新界上水乡廖姓族人就是自福建迁徙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该乡有廖姓族人三千多人,为新界五大族之一。

廖姓源流

廖姓源头较多,最主要的来源有以下三个。

一、出自己姓,系以国为氏,为颛顼后裔。

夏朝时,颛顼后裔叔安被封在飂地,今河南省唐河县南40公里湖阳镇,建立侯国,故称飂叔安,其后代以国为氏,称廖氏。“飂”,又作“蓼”。《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湖阳,故廖国也。”颜师古作注说:“廖,《左氏传》作飂字,其音同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 晋杜预注:“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杜注:“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湖阳城”。古飂国辖境,约相当于现在豫南、鄂北的唐河县东部、南部,枣阳市北部,新野县南部,桐柏县西部,随州市北部及襄阳县东北部一带。至今在湖阳镇附近尚有蓼山,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曾在蓼山山顶建造蓼山神祠,俗称蓼王庙,镇北有条小河叫作蓼阳河,这些地名都与古飂国有关。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飂国和它周围的许多小国经常遭受楚国的搔扰。不堪凌辱的这些国家,于公元前701年在郧国的召集下,准备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楚国。可各国军队还未来得及集结,郧国便被楚国打败了。飂国因为参加了这次攻打楚国的计划,自然成了楚国北上中原灭飂的借口。楚成王时,飂国被楚国消灭。亡国之后的飂国子孙,纷纷改姓飂以示不忘故国之意。后易姓为廖,故称廖氏。

二、出自偃姓,系以国为氏,为皋陶后裔。

皋陶也称咎繇,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大禹继位后,皋陶被选为继任人,不幸早死,他的后裔中有的被封在蓼。《史记·夏本纪》“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说:“英盖蓼也”。《括地志》说:“光州固始县,本春秋时蓼国。偃姓,皋陶之后也。《左传》云子燮灭蓼。”《史记·陈杞世家》“皋陶之后,或封英、六”亦注曰:“《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门外称“古蓼湾”,固始东部平原称“蓼东平原”,其名称由来,均与蓼国有关。固始县城关一带有蓼国故城遗址。蓼国地处楚国向北和东北发展要冲,楚国要北图中原,灭蓼势在必然。公元前622年,蓼国被楚公子燮所灭,《左传·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灭蓼。”亡国之后的蓼国臣民纷纷改姓蓼,以示不忘故国之志,因蓼与廖通,也作廖氏。

三、出自姬姓,以祖父名字为姓氏,为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裔。

周是兴起于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其先祖称弃,号后稷。弃以后的四世孙公刘率周族迁居泾水中游的豳地。公刘再九传至古公亶父,迁居于歧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歧山县)。古公父死,其子季历继位,大力攻伐西北戎狄部落,解除后顾之忧,向东发展,与商朝逼近。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姬昌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也就是周王朝的实际建立者。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表面上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周文王在灭商的基本条件时机成熟之后去世,由次子姬发即位,号武王。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完成文王未竟事业,终于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据《广韵》、《姓氏考略》记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名叫伯廖,他的后代中有的就以他的名字“廖”作为自己的姓氏,亦为廖氏。

祖地

唐河县

己姓廖氏祖地唐河地处豫西南、豫鄂两省交界处、河南油田腹地、南阳盆地东部边沿,素有“豫南门户”之称。

唐河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仰韶、屈家岭文化遗存。城郊寨茨岗和湖阳影坑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表明,唐河一带具有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与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互相融合的明显特征。唐河县夏、商时代为《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谢、唐、蓼国地。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西汉、东汉和三国时为湖阳县(邑),属南阳郡。晋为棘阳县地,属义阳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隋朝境内为上马、湖阳2县,属春陵郡。唐为泌阳县,先后属唐州、泌州。五代十国时,县属泌州。宋代属唐州。元代废湖阳县入泌阳县仍属唐州。明清降唐州为唐县,属南阳府。民国十三年改作为唐河县,属汝阳道,后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1948年境内设唐河(北)、唐南、唐西3县。1949年3月“三唐”合并为唐河县,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

固始县

偃姓廖氏祖地固始,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商时代为“蓼国”,东汉设置固始县,春秋时楚国贤相孙叔敖、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以及清代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是固始人,民族英雄郑成功、华侨旗帜陈嘉庚祖籍固始。特别是陈元光、王审知两次率将士一万多名及其眷属南下闽越,开漳定闽,历经数十代,其后裔遍及闽南、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因此,固始和闽、台关系源远流长,属有“中原侨乡”之称。

上一篇:中华龙池廖氏总谱

下一篇:没有了

廖氏字辈
廖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