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源流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倪氏,即郳氏也,避仇改为倪。”又说:“郳氏,曹姓,即小邾也。邾挟七世孙夷父颜,有功于周,次子友父别封附庸,为小邾国,以居郳,故又称郳国,今沂州滕县东南郳城是也。《乐史》云,郳城在承县。或云邾武公封次子于郳,是为小邾,后失国,子孙为郳氏。”又说:“儿氏,即郳氏也,或省文作儿。”儿,姓氏古籍列为“齐”韵,注为“音倪”。于此可见,倪氏即郳氏、儿氏,读作ní,出自古代邾国。
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立,曹姓,子爵,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邾武公(即邾挟7世孙夷父颜)有功于周朝,其子友(《世本》说名肥)被另封于郳(在今山东滕县东),为邾国的附庸,称为小邾、小邾娄或郳国。战国中叶,郳国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郳氏,后避仇改为倪氏,或省文作儿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春秋时,小邾穆公之子甲,仕宋,又奔郑,始以国氏,为之郳甲。”按此说,则春秋末期已有郳姓,形成于郑国(都今河南新郑)。
儿氏还有一支系少数民族改姓,出自今河南洛阳。代北鲜卑族原有复姓贺儿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于496年将其改为单姓儿氏。
自郳甲之后,史籍中见不到郳姓人物,只有儿、倪姓人物,而且,儿姓基本上都是先秦和汉代人物,以后绝大多数为倪姓,极个别的为儿姓。于此可见,郳、倪、儿姓,虽同出一源,同音通用,但其演变趋向是统一为倪姓。
战国时有辩士儿说(yuè),宋(今河南商丘)人,约与惠施同时,曾持“白马非马”说折服齐国稷下之辩者,又以诡辩方法为宋王解闭结,有名于时;还有儿良,善兵家权谋之学。西汉有儿汤,高祖时为中谒者;儿宽,千乘(今山东高青北)人,治《尚书》,为孔安国弟子,任左内史期间,劝农业,缓刑罚,修水利,后任御史大夫,与司马迁等共同制定“太初历”;还有监淄(今属山东)人儿萌(一作倪萌)。这说明早期的儿姓人物大都出自今山东、河南,并有游宦于今陕西省境者。
《姓氏考略》称,倪氏“望出千乘”。千乘(shèng)郡,西汉置,治所在千乘(今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北博兴、高青、滨县等地,东汉改为乐安国,但千乘县一直存在至宋代。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载,青州千乘郡一姓为倪氏。可见自西汉至唐代,千乘一带一直是倪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唐玄宗时有户部侍郎倪若水,中山槁城(在今河北省境)人;五代荆南国都指挥使倪可福,因克敌有功,被荆南王高季兴赐田于江陵(今属湖北)东30里,使子孙聚居,名为“诸倪冈”;五代南汉(都今广东广州)有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倪曙,官至尚书左丞同章事。这说明至迟在唐代倪氏已有徙居于今河北、湖北、福建、广东者。从宋代开始,南方又有今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江西、上海等省、市的倪姓人物彪炳于史册,北方的山西、陕西等省也都有倪氏的聚居点。其中,元代出现一位儿姓人物,叫儿念四,绛州(治今山西新绛)人,至元中任郓城县达鲁花赤(官名,蒙古语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之意,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有治行。从清代开始,闽、粤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人去新加坡等国谋生。
倪姓名人辈出,除上文述及者外,北宋有监察御史倪千里,诗人倪涛;南宋有地理学家倪朴,礼部尚书倪思,大理寺正倪祖常;元代有学者倪士毅、倪尚谊、倪渊,文学家倪道原;元末有红巾军徐寿辉部将领倪文俊,还有著名书画家倪瓒。倪瓒,无锡(今属江苏)人,其画简中寓繁,似嫩实苍,对文人水墨山水画有新的发展,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兼工书法,亦善诗。明代较著名的倪姓人物是明末浙江上虞人倪元璐,他官至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能诗文、书画。明代还有吏部尚书倪岳,医学家倪继德,学者倪复,画家倪端。清代有河南巡抚、学者倪文蔚,画家倪含、倪志远、倪国琏,图书收藏家倪模。近现代有北洋皖系军阀倪嗣冲。
倪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华姓中排名第11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在台湾姓氏中居于第95位。倪姓分布很广,尤以江苏、湖北、上海居多,这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的60%。
倪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氏,而且满、蒙古、土家等少数民族也都有倪姓。此外,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倪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儿玉,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恢复倪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