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姓源流
邵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83位,为人口最多的大姓之一。邵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邵姓始祖是西周初大臣召公奭,召公奭姓姬,为周之支族,名奭。因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召公在周朝开国和立国过程中,功劳卓著。他佐周武王灭商,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邵姓以邑得氏。召公死后,他的子孙世袭召公。周室东迁洛邑后,召公原采邑为犬戎侵占,因而又别受采邑于王屋,即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召公的后代也逐渐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其中有以召公的原采邑“召”为姓氏的,即召氏。因此,今河南济源市便成为召姓的祖源地。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又将“召”写为“邵”,形成邵氏。召、邵本一姓,二字在早期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就史籍而言,召、邵分姓从三国时始。
邵姓源流
邵姓始祖——召公奭
召公奭是西周初的大臣,姓姬,为周之支族,名奭。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后佐周武王灭商,又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治今北京市),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召公死后,其后代有以他的采邑“召”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又将“召”写为“邵”。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因此,召、邵二姓人均尊召公奭为始祖。
以邑为氏
邵姓出自姬姓,为西周初大臣召公奭之后。召公奭,姬姓,为周之支族。周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即两地都在岐山之阳。姬奭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后佐周武王灭商,又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治今北京市)。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管理“自陕以西”的地方。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作甘棠之诗,即《诗·召南》之《甘棠》篇,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
召公死后,他的子孙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厉王暴虐无道,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他又与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厉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周室东迁洛邑后,召公原采邑为犬戎侵占,因而又别受采邑于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召公的后代也逐渐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其中有以召公的原采邑“召”为姓氏的,即召氏。因此,今河南济源市便成为召姓的祖源地。
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又将“召”写为“邵”,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因召、邵本一姓,二字在早期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古人有时互用,如召公奭、召穆公、召不疑之“召”,《元和姓纂》皆作“邵”;其他古籍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从三国时开始则为邵氏,而召氏已基 本上见不到了。因此,也可以说,召、邵分姓从三国时始。
祖地
济源市
邵姓祖源地济源市历史悠久。夏为原,帝杼都。周为原国。春秋为晋原邑。战国时为魏轵邑。秦置轵县(治今轵城),属三川郡。汉为轵县、沁水二县,属司隶部河内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北魏析置邵郡苌平县,属东雍州。北齐废沁水入轵,属河内郡。后周改苌平为王屋县,属怀州,寻废州置王屋郡。隋废郡为县,又析轵县置济源县,属河内郡;后将轵县并入河内县。唐时济源置西济州,寻省,属孟州;王屋先后隶怀、洛二州。五代因之。宋改州为济源郡,济源、王屋二县属之。金改郡为孟州。元时改济源为原州,不久废为县,又将王屋并入。明济源县属河南省怀庆府。清因之。
上一篇:河南巩义邵氏宗谱【南诰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