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魏氏家谱 >> 浏览文章

魏姓源流

时间:2023/3/8 11:06:26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魏的本义指阙宫门之台观。《玉篇·鬼部》:“魏,象魏,阙也。”《文选·班固〈典引〉》:“是以来仪羽集于观魏。”魏姓有以邑为氏、以国为氏两支,彼此互相关联。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

魏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在有虞氏舜和夏禹之时,弃定居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属于姬姓之族。弃在这里,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朝初年,后稷的裔孙公刘率领部落迁居豳(今陕西栒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自公刘下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时,正当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

亚圉之孙古公亶父又继续从事和光大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有德义的事业,整个都邑的人全部拥戴他。因为薰育、戎、狄等部族经常骚扰掳掠,古公亶父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后被追尊为太王。

古公去世以后,幼子季历继立,史称公季、王季。公季继续修明古公所遗留的治道,专心致力于义举,因此诸侯都顺从他。公季的儿子姬昌死后,被追尊为文王。

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以召公奭和文王庶子(一称第15子)姬高等佑助王师,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周朝虽然建立,周族在当时人数较少,为加强周之统治,西周初年,周武王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文王姬昌庶子公子高,受封于毕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此毕公,即《史记·周本纪》中所谓“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之毕公。

毕邑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地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北岸地区,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或咸阳原,在周朝的初年,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周文王、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逝世以后,都被葬于此。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裔孙沦落为平民,有的与当地戎狄融合,有的向东迁徙。毕公高的裔孙有个叫毕万的人,投奔晋国,受到晋献公重用。晋献公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在位期间开疆扩土,消灭了附近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毕万跟随晋献公出征,立下很多功劳。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晋献公由毕赵夙御戎车,毕万为右乘,率兵讨伐霍、耿、魏三个小国,并攻灭了它们。晋献公论功行赏,就把原是姬姓国的魏〔周文王姬昌分封亲族于魏(约在今陕西兴平县西15公里的马巍坡),建立魏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又移封魏国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北)〕赐给毕万做为封邑,并任用他为大夫。毕万的子孙就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形成魏姓中最早的一支。《新唐书·宰相世系》载:“魏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于魏,河中河西县是也,因为魏氏。”

定都大梁,以国为氏

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发生内乱,次年晋公子重耳被迫出亡国外,毕万的孙子魏犨随同重耳在诸侯国之间到处流浪,长达19年。周襄王十六年(前636),重耳得秦穆公之助,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封魏犨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从此魏氏成为晋国列卿之一。晋悼公时,魏犨孙魏绛(世称魏庄子)将邑都徙治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安邑故城)。晋昭公时,魏与韩、赵等大夫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周定王十六年(前453),魏桓子驹与韩康子、赵襄子联合灭掉智伯,三分其地,建立了事实上的魏、赵、韩三个诸侯国。周定王二十四年(前445),魏桓子的孙子魏斯自称诸侯,是为魏文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王室正式承认魏和赵、韩为诸侯。

魏的疆域最初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河东”)、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河之间(“河西”)及山西芮城西南风陵渡一带(“河曲”)。魏悼子徙居霍(今山西霍县西南),魏昭子又徙居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其中心地区原在今山西西南,后逐渐向东南发展,通过今山西东南部(“上党”),扩大到今河南北部(“河内”)和中部。

三家分晋时,魏国分得了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那里原是晋国的基本部分,生产发达,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经过魏文侯的苦心经营和魏武侯的艰辛努力,使魏国在战国初年诸侯列国中脱颖而出,初具霸业规模。魏文侯时,派乐羊进攻中山国,以开疆拓土;令吴起往西攻下秦国洛水东的五座城池,并在那里设立西河郡,使“秦兵不敢东向”;魏文侯又与韩、赵两国联手击败东方大国齐。魏武侯时,继续拓展魏文侯的事业,向东、向南发展,取得了郑、宋、楚三国的大片领土。公元前391年,魏、赵、韩联军大败楚军于梁、榆关,魏占有了大梁(今河南开封)及其外围襄陵(今河南睢县西)。公元前371年,魏国又攻取了楚国的鲁阳(今河南鲁山西)。从此,魏国在黄河以南占有了广大的土地,为后来迁都大梁奠定了基础。

魏惠王继位时,魏国仍较强大,但齐、秦等国崛起,对其形成威胁。为了维持霸业,便于统治东部地区,加强同对东方诸侯的控制力量,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继续在诸侯中称霸。战国中期,魏国雄风不再。战国晚期,魏已降居弱国之列。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坏,虏魏王假,魏国灭亡。

毕万裔孙所建魏国灭亡后,秦在其地建立郡县,魏国部分平民为不忘亡国之恨,就以故国魏为姓,形成魏姓中最后的一支。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郑樵《通志·氏族略》均将魏姓列入“以国为氏”类,《元和姓纂》认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裔孙万仕晋,封于魏,至犨、绛、舒,代为晋卿。后分晋,为诸侯,称王。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魏都大梁在今开封城的西北部,其北垣、西垣,在开封北城墙和西城墙之外。当年大梁城的面积,比今开封城还要大一些。大梁本是楚之边邑,公元前391年,魏武侯击败楚国,夺为己有。大梁位于黄淮平原的边缘,附近有淮河水系,北距黄河、济水,河湖交错。

魏惠王定都大梁后,开挖大沟和鸿沟,贯通济、濮、淮、颍、涡、汝、泗等诸条河道,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大大加快了大梁城的经济发展。自魏惠王迁都大梁,魏国前后在大梁建都长达136年,历经惠王、襄王、昭王、安釐王、景湣王、魏王假六代君主,促进了大梁城的繁荣。大梁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大都会,各种手工业都比较发达。当时的大梁城东西长达10里,人口30万,是与秦都咸阳、楚都郢城、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齐名的大都城,著名的中原“万家之都”。因为魏国国都在大梁,按照国灭得姓之说,今河南开封应为魏姓得姓地。

祖地

开封市

“棋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开封,古称大梁,又称汴梁,简称汴,她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恢宏的知明度而蜚声中外。开封建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前743~701)为向中原扩展、在今城南的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此为开封故城。今开封城春秋时期为仪邑,战国时期为大梁,今日之开封市即由大粱之地、启封之名演变发展而来。战国时期,魏同为争霸中原,于魏惠王九年(前361),自安邑迁都大梁,整修城池,开凿鸿沟,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大粱作为魏都共历六君140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大将王贲率兵攻魏,引鸿沟水灌大粱,城毁,魏亡。灭魏后,秦收大梁为浚仪县,与启封县均归砀郡管辖。汉代,为避景帝刘启之讳,于景帝元年(前156)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属河南郡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封、浚仪两县归属屡变,但均为地方县治。北朝周武帝改梁州为汴州,此为开封称汴之始。唐德宗大历十四年(779)永平节度使李勉兼汴州刺史,徙镇汴州,于建中二年(781)修筑汴州城及节度使衙署。李勉所筑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五代和北宋的东京里城就是在李勉所筑的城垣的基础上加固补修的,也就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上一篇:河南省南阳邓州魏氏族谱序言

下一篇:河南洛阳魏氏家谱(河南府福盛堂)

魏氏字辈
魏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