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姓源流
“仓”姓族源所出有数说,当始出于古“仓人”族之后,也有传称其姓是出于古之“仓颉”、“仓林”族后等;商世见有“仓”之族名及方国名,而周、汉之世掌“仓”官,于后亦或传有“仓”姓;今满、蒙、朝鲜、东乡族也见有“仓”姓。
按“仓(倉)”字之本义,当指古时收藏谷物的处所、即“粮仓”,而其字于后或泛指收藏物品或监押囚犯之处所,故亦或引申有指仓库、仓廪、货仓、盐仓、仓人、监仓、仓房、仓促、仓皇等义及组词。
《说文》称:“倉,谷藏也,蒼黄取而藏之,故谓之‘倉’;(其字)从‘食’省、‘口’象倉形;凡“倉”之属皆从倉”。段玉裁注称:谷藏之“藏”当作“臧”字,“臧”,善也,引申之义,善而存之曰“臧”、藏储之府亦曰“臧”,而俗写作“藏”,分“平”、“去”二音;故“谷藏”者,谓谷所臧之处也,《说文·广部》亦曰“库”为文书藏、兵车藏之处所,而芻槀(音chúgào,指牲口吃的草料及做饭用的干柴等)所藏则曰“廥”(音kuài);其“蒼黄”者,“匆遽”之意,指“刈获贵速(指作物成熟收割要快)也”,其“蒼”本作“倉”;“倉”字音“七岡切”。
疑古有一支“仓人”之族,其人或善搭建“谷屯”之类用以储藏谷物或其他之物、并亦或是一支专门管理储粮或其他之物的古族,故其人将此刻画为抽象性图案,以自己族名之音“cang”称之,并崇奉之为本族的图腾或族号徽饰,而于后世文字产生,则写为“倉”字;而其人所居或后世迁徙,则或“以族名地”。
例如,古于山东寿光东北有“仓颉墓”,于山东聊城旧清平县南有“仓上”地名,于河南鹤壁有“仓水”,于河南开封西北有“仓垣城”;又河北邢台沙河县西有“仓门山”,于陕西南郑曾设“仓泉县”,于湖北黄冈西北有“仓埠镇”,于江苏南京高淳西有“仓溪镇”;等等。疑这些地名之出,或与古“仓人”族曾迁其地有关。
而“仓”氏之出,或说其氏始出于黄帝之世“仓颉”之族。例如《风俗通》称:“仓”氏,是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姓解》称:“仓”氏,黄帝史臣有“仓颉”。《姓觿》称:《姓源》云“仓”氏出“史皇仓颉之后”;《千家姓》云“仓”氏望出“敦煌族”。
而古之“仓颉”,于诸书亦或异载作“苍颉”;古“仓(倉)”、“苍(蒼)”二字相通假。古之“仓颉”,一般传称其是上古之世“始造书契(即文字)者”,例如《世本》载称:“苍颉作书”、“苍颉造文字”;而于《唐六典》等载称其为“黄帝之史官”。
但也有称“仓颉”是为早于黄帝前的“古帝”;例如于《淮南子》等载其为“仓帝”或“史皇”;以及也有称其即“原始五帝”中的“苍帝”(亦或作“青帝”)。据此,则疑古之“仓颉”族,当本出于东夷部落之一支(亦或“仓人”族之始出),其族于后世的传承,则可能亦与“青阳帝”(古帝“少昊”异号)之族有关。黄帝之族当本出于西部陕甘之地,而于战胜炎帝神农部落后建都“穷桑”(故址在今山东曲阜),故其族后与“东夷”有所交融;而据古之“帝系”,于“黄帝之世”后,传是“少昊之世”,少昊亦建都穷桑,并或称之“穷桑帝”、故而少昊亦或被称是“黄帝之子”。
据《路史·后纪》称:黄帝第四妃“嫫母”,“生子苍林、禺阳;“苍林‘姬’姓(指系出于黄帝族之姓)”。而《古今姓氏书辨证》则称:“黄帝二十五子(当理解为黄帝之世部落联盟分支有二十五个支族),其一曰‘苍林’氏,与‘青阳’(即少昊)同为‘己’姓(指同出于东夷酋首‘少昊青阳氏’族之姓)”。如果再看上述嫫母“生子苍林、禺阳”之“禺阳”,这一支族亦本出于东部沿海地区(另参“说说‘禺’姓”),故疑古之“苍(仓)林”之族,当亦本出于东部,其后以同一族名之异写字分传有“苍”氏、“仓”氏。由于“仓”、“苍”二姓之族源或同,又加上其古字相通,故其二姓间在历史上或存在互窜改现象(另参“说说‘苍’姓”)。
今于甲骨文中见有“仓”字,其字多见由“上、中、下”结构组为合体字:其字之“上”、“下”二部分,皆刻画为类似扁方形的于顶部稍隆起的“口”字,当是象安有类似斗笠顶的处所,《战国策》载称古之藏谷处所“圆曰‘囷’、方曰‘仓’”,似即指此;而其字之中间,则刻画有类似“爿”之字,有说其即“藏(臧)”字之声符。
而于殷墟甲骨卜辞所见,则见有“派……仓用”、“丙戌卜,亘,贞,仓侯虎其御”、“……贞,勿令仓侯归”之刻辞。此中第一条刻辞中之“仓”,似指族名,但也有称其“疑或祭品”;第二、三条刻辞中之“仓侯”,则显然是为商世之诸侯、并亦为商王之臣,其似经常受到商王差遣,或抵御外敌、或干其他事,而其之“仓”,当即其之族名或方国名。据此,可知商世当见有“仓”之族名或“仓侯”之方国名。商世这一支“仓”氏之族,当是商王重要的倚靠力量;但于商王朝被灭后,其人尚存者或四散迁移,故而其族于后世似不显。
另,也有称“仓”氏当出于古之“掌仓”之官族,其后“以官为氏”传为“仓”氏。例如,《姓解》称:“古有掌仓庾者,各以(其官名)为姓,《左传》有阳樊人仓葛”。而《风俗通》称:春秋时见有“仓葛”,其为“周王廷之臣”。
《姓氏寻源》则称:《广韵》、《路史》皆云“仓”氏始出自黄帝史臣仓颉后;《姓纂》云仓颉为“冯翊(故址在今陕西)人”;而据《周官》载,周世“地官(司徒)”之属官有“仓人”,其官执掌“粟之入藏”(指掌粮食入库、仓库管理等),则“仓”氏当出于“仓人”官族后;又据《汉书(王嘉传)》载,汉文帝时凡“吏者之长”,其子孙居官者可用作姓氏;此事于《汉书音义》释之云:“时无事,吏不数转(指如果无特殊情况,当时一般官吏的职位是稳定而不多作转职的),至于子孙而不转职(指至其子孙数代仍任某职者),今‘仓’氏、‘库’氏因以为姓”;由此可知“仓”氏亦或出自守仓官之后,汉时于淮南之地见有“仓”姓,而清时河南中牟之“仓”姓多见显达者。
“仓”姓史见人物:春秋时有仓葛,阳樊(今河南济源)人。战国时有仓唐,为魏文侯之臣,赵国人。三国时魏有仓慈,任敦煌太守,其抑挫权右、抚恤贫羸,但不数年死,民感其德惠,画其图像以记之。北魏时有仓跋,以孝行闻。元时有仓振,任新州知州,平盗贼、兴学开驿道,夹路植松树榕树,故人们歌之曰:“高松苍榕,一道清风”。明正统间有仓纪,任六合县训导,河北遵化人。
此外,清满洲八旗仓佳、萨克达氏部,后改有汉“仓”姓,今为满族姓。
其他民族,蒙古、东乡、朝鲜族等也有“仓”姓。
今“仓”姓人口约六、七万,似多见于江苏、浙江,而于山东、河南、河北亦稍多见,其他则于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贵州、广东、云南、辽宁、黑龙江、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及京津沪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有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