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姓源流
谢姓是起源于中原的大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与黄帝同时代的炎帝。堂前宝树家声远,槛外乌衣世泽长。谢姓从得姓至今螽斯繁衍,瓜瓞绵绵,已成为中华姓氏中的第二十四大姓,人口约1700万。
“谢”字在古代与“射”、“榭”两字通假,由此可知,谢人古代善“射”,射箭的场所因四壁无墙而叫“榭”,“榭”是由“射”衍变而来,因此“榭”与“谢”同音同义。
谢姓的源流一向有三说,即:黄帝后裔、炎帝后裔、少数民族改姓。如今谢姓都倾向于炎帝后裔说。
谢姓的始祖是申伯。申伯是中国的诸候,姓名不详。申是周代的姜姓国,姜姓氏族部落是炎帝子孙四岳的后裔,因居姜水流域而得姓。四岳的后裔中有两个封于申、吕,即今之陕西、山西之间。周朝初年分封诸候,申、吕等国也继续存在了下来。但分别被封到了河南的信阳与南阳。申国本是小国,在朝廷上没有多大影响。周厉王暴虐无道,激起民变,厉王逃到彘地避难,暴乱平息后,由周公、召公、申伯、尹吉甫等人摄政,拥立太子姬静登位,是为周宣王,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时楚国崛起南方,并继续向北挺进,作为西周东面屏障的南阳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申伯因是周宣王的元舅而被封于南阳盆地,并派召公为申国营造新都。《诗经·大雅·崧高》一诗中有“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的句子,是说申伯被改封在南阳,在古谢地立国。《诗经》又说:“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是说原来谢地的百姓因申伯改封于此,也就成了申伯治下的百姓。申伯因为其品质高尚闻于四方,当地的谢人对他肯定很尊重,所以尊其为祖。那么,谢姓到底是黄帝后裔还是炎帝后裔?实际情况是:申伯改封之前的谢人是黄帝的后裔,以国为姓,故姓谢。申伯在谢地立南申之后,谢人才尊申伯为谢氏之祖,其族源地也就由黄帝改为炎帝了。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前后,申国为楚所灭。
《诗经》中记载周宣王封其舅父申伯“于邑于谢”,即在谢邑为他建造新都城,古邑也称谢城、谢国,那么,谢邑的具体地望在哪里?大致有河南信阳、河南南阳(今南阳市宛城区)、河南唐河三说,此外还有山东兖州附近谢城、河南汝南谢城两说,但是被学者认可的只有河南南阳、河南唐河两地。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历史文献为证,谁也无法驳倒对方,可说是旗鼓相当,不分轩轾。因此南阳、唐河两地都得到世界谢氏总会的承认。
申国被楚人灭亡后,除一部分老弱病残者留居原地外,大部分被当做楚国战俘迁到了淮河中、下游,这就是《左传》所说的“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另一种情况是居无定所,随遇而安,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谢姓就是申国灭亡后从南阳迁入的。阳夏谢姓的始迁祖是谢缵,当地人称来祖。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有一通明万历年间的《谢氏先茔碑记》说:“窃睹谢氏者、自汉晋以来,旧为阳夏之氓。”《河南新志》也说:“惟阳夏谢氏世代以原籍立册,不曾或易。”谢姓虽起源于南阳,但太康却是谢姓发迹变泰之地,谢缵之子谢衡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携妇将雏迁往始宁(今浙江上虞),遂定居江南。谢衡有两子:谢鲲、谢裒。谢鲲在东晋时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谢裒曾任过吏部尚书,他有六子,千古名相谢安就是谢裒的第三子。宋人苏泉《赠谢氏谱序》说,天下谢氏“皆出于裒公之一脉也。”这种说法大体上合乎历史事实。淝水之战时的名将谢石、谢玄,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谢朓、谢惠连等均祖籍阳夏,是谢缵的裔孙。如今谢姓已分布在全国各省,甚至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谢姓居住。
谢姓的郡望是陈郡阳夏与会稽郡山阴县。阳夏即今河南省太康县,从此处往南,约有数百里之遥,便是谢姓发源地南阳。自秦、汉以来,谢谦、谢甄等谢姓人物便不断出现,但知名度不高,直至曹魏齐王芳时期当过典农中郎将的谢缵时,谢氏才在仕途上崭露头角。典农中郎将的职责是掌管农业生产、民政、田租,官阶与太守相同。可能是他出身寒微,故《三国志》未为他立传。谢缵始定居于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当地的《谢氏族谱》将他定为一世祖,卒后葬于阳夏谢家堂村,他的玄孙谢万为他立的墓碑在北宋末年已残破不堪,由谢安二十一世孙谢文瓘按旧碑重新镌刻,至今此碑犹存。东晋南朝时期这一支谢姓最为兴旺发达,见于史书记载者就有100多人,其中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会稽山阴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市。会稽郡谢氏是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时由陈郡阳夏谢氏南迁形成的。谢姓与琅琊郡王氏共同垄断了东晋、南朝的政权几百年之久。谢缵之子谢衡于西晋太康年间任国子祭酒。由他开始迁于越之始宁,为浙江始宁东山世系会稽派一世祖。谢安东山再起的“东山”就在始宁境内,即今之浙江上虞市。谢安以及谢玄、谢灵运、谢朓等均是会稽郡谢氏名人,虽然史书上说他们是阳夏人,实际上阳夏(今河南太康)是他们的祖籍。会稽山阴谢氏有一支南迁福建长乐,也形成了大姓。南宋中叶,寓居安南的谢升卿曾当过安南国王,改名为陈日照。
这里还应辨析一下谢姓的郡望到底是陈郡还是陈留郡?因为在众多的族谱中,有的写陈郡,有的写陈留郡,到底以哪个为准?陈郡初设于秦朝,西汉时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年间改为陈郡,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县。陈留郡初设于西汉元狩年间,治所为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民权、宁陵、开封、尉氏、杞县、睢县、延津、长垣等县。西晋改为国,移治小黄(今开封市东),南朝宋复为郡。北魏移治浚义(今开封市西北),仅辖今开封、陈留、封丘。阳夏从未隶属过陈留郡,因此,谢姓郡望应是陈郡。谢姓郡望凡写成陈留郡的,均是以讹传讹之说,应当改正。
谢姓的堂号是“宝树堂”,天下的谢姓都用“宝树堂”这个堂号,凡是用这一堂号的均是谢姓。这一堂号出自《晋书》。晋孝武帝一次到谢安家,谢安梵香薛迎,孝武帝见谢安家堂前瑞柏枝叶繁茂,称赞说“宝树也”,并亲书谢安堂为“宝树堂”,从此,“宝树堂”成了谢姓的堂号,凡谢氏子弟皆以此堂号为荣。
谢姓源流
谢姓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
谢与射古代本为一字,射的本义是以手引弓射箭,可知谢人因始祖善射而得名。谢人射手射于射台,因而演生为榭,即中国古老的建筑物楼台亭榭的榭。古书上说“有木者谓之榭”、“无室曰榭”,古人在台上搭盖有屋无四壁的厂棚,作为雨天练习射箭之用,后来形成为固定的射场、射台、射棚。四壁没有墙的建筑物叫榭,又被改造成楼阁台榭等园林建筑物,由此可见,榭是由射衍变而来。榭又可作谢,是指贵族子弟群集于射棚之内,待射箭教练一声号令,便一齐向靶心射箭,因此在射字之旁加言字,成为谢,谢与榭同音同义。郭沫若说“射遂假为谢”,是说射、谢两字相通假,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明白了谢字的来历,还要了解谢姓的渊源。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说法。
一说谢姓是黄帝之后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十四人分为十二个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姑、嬛、依,谢姓是这十二姓中任姓的一支,《世本》一书记载得很清楚。这本书虽然已散亡不存,但后人辑录的《世本》中也都如此说。一个叫王谟的人辑录的《世本·氏姓篇》说:“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华、过。”另一个叫陈其荣的人增订的《世本·氏姓篇》也说:“吕,任姓:泉,任姓:华,任姓;祝,任姓;谢,任姓,黄帝之后。”南宋邓名世、邓椿父子撰写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说:“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又说,谢姓在夏、商、周之际因影响太小而不见于记载,到了《诗经》一书才开始记载,说周宣王命令召伯虎经营谢邑以赐给申伯。其中原因是谢已失去国家,子孙散亡,遂以国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一些书也有同样记载。
二说谢姓是炎帝的后裔
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也说谢氏为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周宣王舅父的身份受封于谢。又说申是伯爵、姜姓,炎帝四岳的后裔,受封于申地,号称申伯,是周宣王的元舅。明代凌迪知撰写的《万姓统谱》,也说谢姓是炎帝后裔。以上三书都是姓氏书籍的权威之作,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三说是少数民族改汉姓
《旧唐书》上记载一个叫谢偃的人,谢偃是卫州人,本姓直勒氏。他的祖爷叫孝政,在南北朝时的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如今南方少数民族中如苗、布依、仫佬、瑶等族中也有谢姓。
关于黄帝、炎帝为谢姓之源的两说,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谢氏族谱》均认为自己是炎帝苗裔、申伯之后。如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收藏的大唐广明元年(880)《谢氏族谱》说:“谢氏本系出自炎帝神农之嗣。”陈留堂《谢氏源流总序》说,谢氏原本姓姜,申伯辅助周朝中兴,因功封到谢邑,以邑为姓,因此,谢姓以申伯为一世祖。其他族谱也是这样说。历史上一些为谢氏族谱作序的博学多闻之上也众口一词,称谢姓为炎帝之后。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写的《赠谢氏谱序》说,考察谢氏祖先,始出自周宣王之舅申伯,受封于谢,以国为氏。南宋理学家朱熹为谢氏族谱写的序也说:“谢氏之先,始于炎帝六十三世申伯,佐周中兴,封左王,加太师,继赠谢邑。支子即以邑为氏,是谢氏之鼻祖也。”从以上的各种记载可知,申伯改封之前的谢人是黄帝后裔,以国为姓,故姓谢。申伯在谢地立国后,谢人才开始尊申伯为始祖,其族源也就由黄帝改成炎帝了。
谢邑谢姓始祖申伯是什么人呢?原来申是周代姜姓国。姜姓氏族部落是炎帝子孙四岳的后裔,因居姜水流域而得姓。唐尧时姜姓出了一个政治家,担任尧的四岳之职。舜即位后曾重用四岳的后裔伯夷为宗秩大臣,主持礼仪,管理祭祀。他的后裔中有两人封于申、吕,申人早期活动在今宁夏中卫县至陕西米脂县一带。武王姬发灭殷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申、吕等国继续存在了下来。除了一支留在原地以外,姜姓大部分人逐渐移到了中岳嵩山周围。周初分封时,申、吕分别被封到了河南的信阳和南阳。周厉王昏庸无道,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往彘(山西霍县),后来暴动虽被平定,但厉王仍不敢归朝,朝政由周公、召公、申伯、尹吉甫等摄行,历史上称共和行政。
周宣王时南方楚国的势力有所发展,作为西周东面屏障的南阳处于更重要的位置,单靠吕等小国控制这里,显然防御不了楚国北扩,周王朝为了加强对南土的控制,改封元舅申伯于南阳盆地。申伯去南阳之前,宣王派召伯虎到南阳去做申国立国的准备工作,即为申国营造新都。宰辅大臣尹吉甫为此作了《崧高》一诗,其中说:
亹亹申伯 勤勉的申伯得美名,
王缵之事 周王命他把祖业继承。
于邑于谢 在谢邑为他建造新都城。
南国是式 南方诸国以他为典型。
王命召伯 周王命令召伯虎,
定申伯之宅 为申伯建造新都城。
登是南邦 建成都城立南方,
世执其功 世代守住创业功。
申国南迁后,成为成周南面的门户和屏障。春秋初期以后,王室地位削弱,申国也日益衰落,新兴的楚国不断向北方扩张,申国经常受到楚人的征伐。周庄王九年(前688年)前后,申国为楚所灭。
《诗·大雅·崧高》称申伯被封到谢邑,谢邑也称谢城、谢国,那么谢邑的具体地望在哪里?史学界对此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谢在河南信阳。宋人朱熹在为《诗·小雅·黍苗》作注时说:“谢,邑名,申伯所封也,今在邓州信阳军。”
第二种意见认为谢在河南唐河。宋朝人写的《太平寰宇记》说,谢城本是旧棘阳城,并引《水经注》说,谢水出谢城,源头水很小,至谢城水势渐大,城旁边的回侧水岸边,就是申伯的都城。因此,申国在宛北,自申迁于谢。这一段话是该书唐州湖阳县一条所作的释文。宋代的湖阳县就是今天唐河县西南的湖阳镇,《宋史》认为谢城就是旧棘阳城,在今湖阳镇北,也即唐河县西南。《读史方舆纪要》、《明嘉靖南阳府志》、《大清一统志》、《辞海》等也持这种意见。有人认为唐河县苍台乡的谢家庄即是古谢邑所在。
第三种意见认为谢在河南南阳县,即今之南阳市宛城区。《后汉书·郡国志》引《荆州记》:“东北百里有谢城”。宋代欧阳修在为谢绛写墓志说:“谢国在南阳宛。”三国人韦昭在为《国语·郑语》作注时说:“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张嘉谋在为《明嘉靖南阳府志》作注时说,欧阳修认为谢国在南阳宛,如今涧河出南阳,源头甚小,经金华镇又南至新野任桥,与《水经注》谢水合,疑此水就是谢水,明确指出谢邑在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附近。更有学者考证,古谢邑就是今日的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东谢营村。
需要说明的是,申在周初封于信阳,宣王时改封南阳,仍然留在信阳的那部分称东申,改封到南阳去的那部分申人称南申,处于陕、晋间的申戎则称西申,这就形成了三申共存的局面。朱熹注《诗经》时,未搞清信阳之申与南阳之申关系,才闹出了谢在信阳又在南阳自相矛盾的笑话。1975年在南阳市北关发现了“申公彭字簠”,1981年又在南阳市北郊再次发现申国铜器,其中有铭的一鼎二簋,为“南申伯大宰仲爯父”、的铜器,出现了“南申”字样,证明南阳的申是“南申”。2000年9月在南阳新发掘了一座春秋古墓穴,出土青铜器大件有20多件,其中价值较高的有刻有铭文的“五鼎四簠”,文物考古专家们初步断定这座古墓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介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之间,其墓葬时代比老山汉墓要早300年。该墓葬中的“五鼎四簠”标志着墓主人身份为上大夫级别。据初步考证,很可能为春秋晚期申国贵族后代墓葬。以上这些出土文物证实了申国在南阳。古谢邑到底是在南阳还是唐河,目前还末定论,须要继续探讨。
祖地
谢姓发源于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以前的南阳县)、唐河县,发迹变泰于太康县,是谢姓的郡望所在地。
宛城区
远古时期,宛城区已有人类居住,周代为吕国、申国封地,秦时设宛县,隋初改称南阳县。西汉时为全国冶铁中心,商贾多来此贸易,历代政权虽有更迭,宛城区却一直是中原重镇之一。宛城区自古人文荟萃,范蠡、张仲景、黄忠、张巡、廼贤、张衡、董作宾、郭宝钧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唐河县
唐河县周朝时为申、谢、唐、蓼国地,秦置湖阳县,隶属南阳郡,两汉及三国仍为湖阳县,属南阳郡。宋、元均属唐州。明时为唐县,民国时改为唐河县。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马武、樊宏皆是湖阳人。当代更是群星灿烂,熠熠生辉,如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冯沅君兄妹,《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诗人李季,考古学家徐旭生,冯友兰之女、作家宗璞等,都为我国的学术事业和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一篇:河南省南阳宛城谢氏家族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