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郑氏家谱 >> 浏览文章

郑姓源流

时间:2023/3/20 11:37:30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郑姓是中华民族中的大姓,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海内外郑姓人口1200万。

郑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发祥地为郑国,祖源地河南荥阳。郑氏与周朝王室一脉相连,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掝林(今天陕西华县东),后迁移到拾(掝林附近),郑国诞生,姬友在历史上被称为“郑桓公”,是郑国的开国始祖。郑桓公"虢郐寄孥"于虢、郐十邑之地.郑武公东迁,灭虢、郐等小国,建立新的郑国,建都新郑(今新郑市),成为郑氏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元前375年,韩国军队兼并了郑国的全部国土,杀掉郑康公,郑国灭亡。

郑国灭亡以后,国人分散各地,以国为氏,开始了长期的播迁。郑幽公儿子公子鲁流亡于“陈、宋之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成为最早以国为氏的人,其后裔后来发展成为荥阳郑氏的主流。秦汉时期,是郑氏的复兴时期,出现了郑国、郑荣、郑吉、郑泰、郑浑等对郑氏支脉发展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两汉时期山东郑氏也很活跃,代表人物有郑昌和郑弘兄弟、“白衣尚书”郑钧、尚书郑崇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郑氏成为豪门大族,大约在十六国末年或者北魏早期,郑涛、郑晔、郑简等兄弟四人,郑晔定居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涛定居陇西成为西祖,从而形成了历史著名的“郑氏四祖”。北祖地位显赫,人丁兴旺,在传二代以后,北魏时期又分出“七房郑氏”。“七房郑氏”郑熙一门,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齐名。隋唐时期,荥阳郑氏发展到鼎盛时期。北祖、南祖、中祖发展壮大,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6名状元、8位驸马、9位宰相,人称“郑半朝”。到五代、宋以后,荥阳郑氏开始走下坡路,郑氏发展出现南北并茂的局面。

郑氏南迁,始于汉武帝下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郑桓公的24世孙郑吉与侄子郑远南迁到浙江会稽山阴,成为浙江郑氏始祖。三国时期,郑痒举家迁居扬州丹阳,成为南渡始祖。西晋末年,郑昭迁居福建永泰,成为福建郑姓始祖。唐初,郑昭的后代郑露,与堂弟郑庄、郑淑自永泰迁居莆田,成为南湖派始祖,南湖派是郑氏南迁后影响力最大的支派,其子孙散居福建各地,南湖成为荥阳郑姓的第二祖籍地。隋唐五代,郑氏南迁可以确定的有五次:一是郑至道任县令,迁居浙江天台,后裔繁衍至今;二是唐玄宗时期,荥阳画家郑虔被贬浙江台州,被现在浙江临海的郑氏尊为先祖;三是郑时中随陈远光入福建开漳,其子孙散居福建和广东等地;四是唐僖宗光启年间,郑远等人随王潮兄弟入福建,后裔分布与闽西、闽南以广东的部分地方,成为当地郑姓大族,五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后河南光州固始人郑磷、郑晋等人投靠王审知的闽国,成为福建南安石井郑氏的始祖。明清时期,随着郑和下西洋开辟的航道,郑氏足迹开始涉及台湾乃至海外,清代是郑氏移居海外的高峰时期。当今海外郑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次之,另外在欧洲、拉美、非洲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新郑、荥阳、新密等地既是古代郑国的疆域所在,也是郑氏祖源之地,郑氏先祖在这里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如郑国京城、郑氏祖先墓地、荥阳郑氏宗庙、郑韩故城、郑庄公墓、子产墓等。

郑姓源流

郑姓出自姬姓,源自郑国,为黄帝后裔。这已经成为郑氏子孙的共识。黄帝,少典的儿子,原姓公孙,因为生于姬水而改姓姬,名轩辕,后人称为轩辕黄帝。黄帝曾经率领中原部落联盟的军队,打败炎帝部落,擒获蚩尤于翥逐鹿建都有熊,也就是东周时期郑国的都城附近,黄帝又南征北伐,第一次把天下的许多部落统一起来。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很多,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第四代后裔有叫后稷的,相传是周朝的始祖,后世也认为是郑姓的血缘始祖。后稷母亲是姜塬,传说姜塬有一次外出游玩,见地上有个大脚印,就好奇地在脚趾处踩了下去,没想到就怀孕生下了后稷。后稷后来成为掌管农业的长官,教导民众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得到了帝尧的赏识,后人尊他为农业神。

后稷的后裔在他所奠定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向前发展,到周武王姬发的时候,周族的势力大大膨胀,周武王灭商,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到周厉王时期,出现“国人暴动”,西周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挽救祖宗基业,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针对周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合适的人进行分封。以便协助自己统治天下。这样,历史上便发生了与郑姓的诞生关系密切的姬友封郑事件。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掝林(今天陕西华县东),后迁移到拾(掝林附近),郑国诞生,姬友在历史上被称为“郑桓公”。 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王畿东部的成周附近,济、河、洛、颍四水之间,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仅存有虢、郐等十邑小国,可以作为容身之所。据专家考证,济、河、洛、颍四水之间,虢、郐十邑之地,指的是今天以河南新郑、荥阳、新密为中心的东起郑州、东南到扶沟、西至巩义境内的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郑桓公听从了太史公的建议,先采取贿赂手段,使虢郐等十邑小国答应各划出一部分地方让他存放财产和人口,使郑国在东方发展有了立足之地,史称这一历史 事件为"虢郐寄孥"。郑桓公完成了“寄孥”大业后,又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抢占了虢郐等十邑小国的部分地区。正当郑桓公积极开疆拓土的时候,西周朝廷发生巨变,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周申侯勾结犬戎等少数民族,发动了"犬戎之乱",周幽王葬身骊山。桓公为国捐躯,葬在陕西华县(今华阴市)。

桓公死后,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成周洛邑之机,先后灭了虢、郐两国,并把附近的鄢、补、丹等其他8个小国纳入郑国的版图之中,建立东方新的郑国,后人称为新郑。新建立的郑国以原郐国为根据地,同时把原东虢故地作为另一个势力所在,在东虢西部虎牢关设立制邑和成皋邑,作为郑国的西北门户,在东虢旧都附近营造和扩建了京城,并开始营建新都(今河南新密市)。郑武公雄才大略,释放奴隶,发展工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农业,强国富民;教化民众,广开言路;扩建城池,训练军队,使得郑国国力大增,成为东周初年势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让他任周朝中的司徒之职,成为朝中拥有实力的人物,为新建的郑国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契机。

郑武公之后,势力正在上升的郑国却发生了一次大的动乱,事情发生在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与叔段之间。郑庄公封弟弟叔段于京(今荥阳京襄城),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在京城扩张势力,企图颠覆郑庄公,武姜则在国都中作为内应,结果叔段被郑庄公被所败,郑庄公将自己的母亲武姜流放到远离国都的城颍(今河南禹州境内),并发誓不到黄泉不与母亲相见,但不久便原谅了母亲的过错,在今新郑、荥阳、新密等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随着内乱的平定,郑庄公在位时期,郑国势力发展到颠峰时刻,郑庄公扮演了天下霸主的脚角色。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历史上很著名的事件,一是“周郑交质”,一是“射王中肩”,足见郑国作为春秋小霸,影响力之大。 郑庄公在位之初,就继承了父亲郑武公的传统做法,积极扩充军队,开疆拓土,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攻占卫、宋、陈等小国的部分土地,与齐国等强国结盟,不听周平王号令。并利用在周朝任司徒的权力谋取利益,引起周平王的不满。为了制约郑庄公,周平王利用虢公参政牵制郑庄公,周郑从此互不信任。为了维持局面,商定互相以儿子作为人质,周平王将王子狐抵押给郑,郑庄公将太子忽抵押给周。这一事件,使得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降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称为“周郑交质”。公元前719年周平王死,孙子周桓王即位,继续推行削减郑庄公权力的政策,免去郑庄公在周朝中的司徒之职务,并率领诸侯国攻打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击退了周王的进攻。郑庄公在位43年,郑国的疆域空前扩大,东建启封,南建立栎邑,北与卫晋交错,西面控制巩、洛,威胁宋、许。其中,郑庄公为了加强对东面宋国的进攻,修建启封城。启封城对郑国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郑国重要的军事据点,后来成为开封县和开封郡的治所。

郑庄公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为争夺王权进行了长达27年的争斗,以郑昭公、郑厉公废立为标志,郑国权臣干政使国力大受影响。到郑庄公孙郑文公即位时,已经难以和当时的诸雄抗衡。为了求得生存,郑文公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先加入齐国势力集团,抵御楚国的进攻,后又依靠楚国抵御齐国,郑文公四十一年(前632年),郑、楚联军与晋军战于城濮(今河南开封附近),结果大败。随后的郑国一时依附晋国,一时依附楚国,倒也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郑文公当政时期周王室发生了“子带之乱”,周襄王被从东周京城赶出,跑到郑国避难。郑文公把周襄王迎接到郑国的京城,因此郑国的“京城”也被后人称为“京襄城”,现在京襄城村还有周襄王的遗迹“御路岗”。

郑文公之后,郑国进一步走向衰落,可以说从此一蹶不振。郑穆公时期,由于过于亲近晋国,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派兵偷袭郑国。郑国爱国商人弦高在滑(今河南偃师南)遇到秦国军队,急中生智,假装犒劳秦军,忙将贩运的12头牛与4张熟牛皮献给秦军将领,并声称是奉命而来,使秦军误认为郑国已经作好了应战的准备,于是撤军,为郑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准备护国战争,可以 说是郑武公的重视工商的政策遗荫了郑国。到郑简公时期,郑国出了一位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郑子产。郑子产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才能。其时郑国处在列强的夹缝中,南有强大的楚国,东有晋国,西有秦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尊严,子产联盟周边宋、卫等小国,抗衡诸侯列强,同时也尽量作到对大国的友善,使边疆得到了几十年的安宁。子产致力于内政改革,改革田制,重新编制公私田亩与农民住户,承认田地私有,并给予私田的占有者合法地位,极大刺激了农业生产;他还对兵赋进行了改革,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子产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贡献是他在立法方面的“铸刑书”,“铸刑书”将法条铸在鼎上公布于众,法条对贵族的不法行为做了限制,维持了郑国社会的稳定,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余年,先后辅助了简、定、献、声4位君主,期间郑国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社会风气非常好。

子产的中兴政策,只是郑国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其后郑国虽然还苟延残喘了好几代君主,但到了郑濡公时期,郑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眼中的肥肉,不时有晋、楚等强国来侵占郑国的领土。频繁的战乱,使得郑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商人大量外逃。韩国对郑国的威胁也日益严重,公元前408年,韩国夺取郑国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完成了对郑国的包围。郑康公时期,郑国国力进一步衰微,韩国乘机攻占了郑国大片国土。郑康公十一年(前385年),韩国攻占了郑国的阳城。公元前375年,韩国军队兼并了郑国的全部国土,杀掉郑康公,郑国灭亡。

郑国灭亡后,郑国后裔纷纷逃离家园,郑国遗族从此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为郑姓,后来形成了不同的郑姓分支。其中著名的有:郑桓公15世孙郑鲁率部分公室人员、军队、民众逃到陈、宋之间,自立为“南里君”,以国为氏,这是最早姓郑的一支,郑鲁被称为郑姓的受姓先祖。而国破后留在郑国故土的郑国人士,以郑康公叔父郑宙为代表,也以国为氏。韩国灭亡郑国时,郑宙被俘。韩国为了笼络原郑国人的人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负责祭祀郑武公的陵墓,其后裔散居于京、制等地。

除了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形成的郑姓外,郑姓还有许多与郑国有牵连的来源。其中在郑国建国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祀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泰山附近的少许地方作为祭祀泰山时沐浴更衣的场所,并留下些许宫室人员驻守在今山东费城附近,这些人的后裔到郑国亡国后也以国名郑为姓,据考证这是山东最早郑氏人士。另外郑国东迁中原后,还有部分郑国的臣民和 公室人员留在了原地。“犬戎之乱”时,他们之间的部分人逃到褒国附近(今陕西汉中地区),这些人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南郑”。为了怀念故土,不少人也以郑国名为氏,此支后来成为陕西南郑县郑姓的主要来源。

郑姓的主要来源是郑国灭亡后,郑国人以国名为氏。然而作为中国历史的大姓,其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恰如长江黄河,分支源头多元化。较有影响的有:由唐代鱼姓而来的郑姓,如唐代人郑注;由明朝马姓而来的郑姓,如明朝航海家郑和;有鞠姓改姓而来的郑姓;由邹姓改姓而来的郑姓,由段姓改姓而来的郑姓,如郑亦民。郑姓的发展历程中,也曾发生过改为其他姓氏的情况,如郑姓改为驷姓、冯姓、游姓、国姓、印姓、罕姓、经姓、司姓、喻姓兰姓、堵姓等,由此而使得郑姓与之发生了纠缠不清的血缘关系。

祖地:新郑、荥阳、新密等地既是古代郑国的疆域所在,也是郑氏祖源之地,郑氏先祖在这里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如郑国京城、郑氏祖先墓地、荥阳郑氏宗庙、郑韩故城、郑庄公墓、子产墓等。

新郑市

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黄帝在此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和中华第一都,并肇造出中华古代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在此建都达500多年。

荥阳市

荥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以荥称名,取夏禹王治水“荥波既潴”之义。济水自温县潜行入黄河,南溢为荥。因找邑旧治在荥水之北,故名荥阳。旧城址在今郑州市郊区古荥镇。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移治至大索城(即现在的荥阳县城)。现在的荥阳县,是由原荥阳、荥泽、成皋(汜水)、河阴、京县等演变合并而成的。

新密市

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莪沟裴岗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期北岗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8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在此耕织守猎,休养生息。炎帝时,新密名脯国;尧舜夏商时属豫州;西周时,称郐国;春秋战国至秦以新密邑名世;西汉高祖始置密县。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上一篇:老家河南家谱馆郑姓展区布展执行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郑氏字辈
郑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