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档案馆樊姓展区布展实施方案
第一版 代表人物
樊姓代表人物 樊哙
简介:樊哙(前242~前189),楚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谥封武侯,墓、祠在河南省舞阳县。以舍人起沛,从汉高祖起兵,入关定三秦,磨骨三分,鸿门救主,乃忠勇之化身,千古之楷模。
《鸿门闯宴图》(樊大牛作 国画)
道迎沛公 鸿门诮项 还定三秦 排闼悟主 底定汉室四百年基业
功封舞阳 相国击燕 磨骨三分 精忠贯日 辉耀华夏两千载河山
鸿门宴的故事源自《史记》,刘邦先攻入咸阳,因惧项羽而还军灞上。项羽在鸿门设宴欲加害刘邦,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樊哙勇闯营帐,怒斥项羽,救出刘邦,成就汉室四百年江山。
第二版 文化核心
1、樊姓
图腾
会徽
2、人口
樊姓总人口230万,排名第102位,河南35万,占15.2%;
3、民族 汉族
4、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 南阳
堂号:舞阳堂 -—以封地为堂号;
上党堂、南阳堂---以郡望为堂号;
分支有报本堂、崇德堂、忠孝堂、中兴堂等。
5、祖源地: 内黄 济源
黄帝传位于孙子颛顼,帝颛顼玄孙“其一曰樊,是为昆吾”,“樊氏,昆吾也,己姓”,因封得姓,自夏流商,已有4100多年的历史。“樊氏善陶铸,精于青铜器”。城池坚固、部族繁盛、手工业发达,到商代为“殷民七族”之一。
6、得姓始祖 仲山甫
姬姓 (前858~778),又名仲山父,谥号穆仲。公元前827年由周东都畿内侯入侍天子,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因辅佐有功,宣王赐其“食采樊邑,以邑为氏”,樊姓又尊仲山甫为得姓始祖。
7、家训家风 : 浩然正气 忠孝传家
8、楹联:道迎沛公 鸿门诮项 还定三秦 排闼悟主 底定汉室四百年基业
功封舞阳 相国击燕 磨骨三分 精忠贯日 辉耀华夏两千载河山
9、樊氏家训:
中华樊氏 同宗同源 四海一家 血脉相连 崇基秀峙 宏绪延绵 自夏流商 四千余年
周仲山甫 食采於樊 以邑为氏 后裔族樊 先贤樊子 师事尼山 始为烈祖 祀享圣殿
元宗樊哙 鸿门震撼 封侯舞阳 相国击燕 宏鯈晔准 英毅兴盖 逊泽宗师 群星灿烂
侍从公卿 牧守方伯 文韬武略 代有英贤 宋元明清 灾荒战乱 四散迁徙 海北天南
上党南阳 西口关外 洪洞豫章 枝茂叶繁 忠孝传家 正气浩然 崇文尚武 志存高远
修身齐家 子孝妇贤 同族不婚 赌毒不沾 睦邻乡里 敏行纳言 扶弱济困 敬祖尊贤
祠墓祭扫 谱牒续纂 爱国爱家 薪火相传
第三版 遗迹分布
1、河南省樊氏历史遗迹示意图
2、夏商周至秦汉 樊氏郡望、古迹分布图表
第四版 源 流
“樊氏,昆吾也,己姓”。黄帝传位于孙子颛顼,帝颛顼玄孙“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因封得姓,自夏流商,已有4100多年的历史。“樊氏善陶铸,精于青铜器”,城池坚固、部族繁盛、手工业发达,为“殷民七族”之一。
公元前827年宣王即位,仲山甫(姬姓 前858~778)由周东都畿内侯入侍天子,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因辅佐有功,宣王赐其“食采樊邑,以邑为氏”,樊姓尊仲山甫为得姓始祖。
春秋末,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樊迟(前515~前431),孔子死后同闵子、宓子到棠地办学,传道于济水一带。其次子樊皋,仕鲁为中都宰,政声甚著;其孙樊淇,在田和王齐时曾讲学於齐。
秦汉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东南部亦称之南阳,属上党郡。汉初开国元勋樊哙为左丞相、功封舞阳侯;东汉初樊宏拜光祿大夫,位特進,次三公,始封长罗侯迁寿张侯。因之樊氏望出南阳、上党。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调50万人戍守岭南;西晋末年“入闽平叛”,隋唐时,樊氏部族众多,以武功为著。征战戍边、或政或商,陆续向岭南、湖粤、西北部播迁,落地生根。
北宋末年的“宋朝南渡”,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以及“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等,樊氏族人亦随潮而动,如今230万樊氏族人遍布海内外。尤其樊哙九世孙右将军樊仁奉旨罗云山剿匪,民之哀留,东汉建武携子自舞阳迁居洪洞(赵城)。在明朝长达50年以山西洪洞为中心时,樊氏族人又返迁中原各地,影响深远。
第五版 历代名人
1、仲山甫(公元前858~前778),亦称仲山父、樊侯,姬姓 谥号穆仲 。公元前827年由周东都畿内侯入侍天子,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使其“宣王中兴”。因辅佐宣王有功,赐其“食采樊邑,以邑为氏”,樊姓尊仲山甫为得姓始祖。
2、樊迟 (前515~前431),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36岁。孔子去世满三年,樊迟同闵子、宓子到棠地办学,传道于济水一带。祠、墓在鱼邑武棠村。汉朝从祀孔庙,光武中元二年诏立专祠,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益都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益都侯”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樊子”。
3、樊於期(?~前227),又称桓齮,本为秦大将军。秦始皇十四年(前233年)从上党越太行山进攻赵国,兵败投奔燕国。公元前227年荆轲谋刺秦王时,荆轲请求以其首级与燕地督亢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谋行刺。樊於期知道后,自刎而死,捐躯报主,史称千古义士。
4、樊哙(前242~前189),楚沛人,赐号贤成。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谥封武侯。墓、祠在舞阳县古樊村(今郭庄)。以舍人起沛,从汉高祖起兵,入关定三秦,鸿门救主、磨骨三分,排闼悟主,忠勇兼备,精忠贯日。
5、樊宏(前25—51年),东汉初湖阳(唐河)人,光武帝的舅舅,拜光祿大夫,位特進,次三公。以仁义厚道著称,始封长罗侯迁寿张侯,封弟丹为射阳侯、兄子寻为玄乡侯、族兄忠为更父侯、少子茂为平望侯,追封其父樊重为“寿张敬侯”。宏卒,子鲦嗣寿张侯迁封燕侯。至汉末,先后有汜、时、建、盼、尚七世嗣封寿张侯。
6、樊晔(前24~52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再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隗嚣灭后,陇右不安,拜晔为天水太守。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道不拾遗,政绩显赫,卒于官府。永平中,显宗追思晔在天水时政能,以为后人莫之及,诏赐家钱百万。
7、樊准(?~118年),字幼陵,南阳唐河(湖阳)人。永元十五年,从郡功曹升至郎中,特补尚书郎。大办儒学、大兴学习之风,再迁御史中丞。永初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准上疏赈灾,公田赋济贫民,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永初五年,转河内太守。元初三年,代周畅为光禄勋。五年,卒于官邸。
8、樊兴(588-650年),字积庆,湖北安陆人。唐朝开国将领,随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平定长安,授左监门将军。唐朝建立后,屡立战功,累封营国公。贞观六年,迁左骁卫将军。后迁左监门卫大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年去世,追赠左武候大将军、洪州都督,谥号为思,陪葬于献陵。
9、樊梨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唐初贞观时期西凉人。她与丈夫薛丁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经过民间艺人、说本、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层层演绎,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美貌绝伦,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妻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10、 樊宗师(783~821),字绍述,南阳人,唐散文家。唐宪宗元和进士,三年(808年)授著作佐郎。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后改任谏议大夫。为官治理有方,家富好施。虽为武举出身,著述广泛而丰厚,为文力主诙奇险奥,刻意求奇,喜用生僻词语,流于艰涩怪僻,时号“涩体”。韩愈撰《南阳樊述绍碑铭》,记述其功绩。
11、 樊毅(),字智烈,南阳唐河(湖阳)人。祖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侯景之乱,樊毅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进爵为侯。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弟樊猛,字智武,陈朝官员。官至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
12、樊继祖((1481--1558)),山东郓城南关人,正德六年进士,初任开封府临颖知县、都察院山西、福建道监察御史、。嘉靖年间,先后任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御史等。特旨加封为太子少保(从一品)。曾祖樊敬(1359--1443年),明武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嘉议大夫,官至正三品。御赐樊林-甘塸园,为山东御赐三大墓园之一。
13、樊子盖(5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