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土地学会理事长段礼全为段氏通谱作序
逢盛世弘扬家族文化,秉族望谱写段氏华章。在《通谱》即将付梓之际,我借主编邀约作序这个平台,以亲历参与者,把济源段姓家族的历史沿革、先贤功绩、《通谱》编纂过程,以及对本谱的评价、对后人的寄望等昭示族人。这既是对段姓祖宗的报本追源,也是对全体编委及数以百计的续谱人员不辞劳苦、寻根问祖、继承家族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褒扬!
济源段姓有五个家族:一是元朝末年从山西稷山县迁来济源县城南街的,始迁祖因字号失传,被后人尊称为“四公”;二是明朝洪武元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济源县城西关的,始迁祖段信;三是明朝洪武二年从山西平阳府迁来济源大许村的,始迁祖段二户、段九户;四是明朝末年从山西稷山县迁来济源荆王村的,始迁祖段成瑞;五是克井镇郭富段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山西阳城县迁来。段氏族人在济源生息繁衍二十余世、有600多年历史,是从危难中走出来,是在穷困环境中奋争发展起来的。
济源段氏家族,世世代代传承崇儒重教、好礼尚德、乐助施善的家风,文化底蕴深厚,人丁兴旺,贤能之人辈出。明清时期,有官至“侍郎”的段国璋,其子孙后代举人进士多多,父子举官同朝,兄弟科第蝉联,被誉为“中州望族”;新中国成立后,梨林大许段子俊首任中国航空工业局局长兼航空研究院院长,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授予的“共和国航空工业奠基人”。从济水走出的闺女段小曼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段天奎和段礼贵等立足公益事业、资产超亿元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及中央与省、国家部委表彰的“英模”,享誉国内外。
济源段姓五个家族后人,不仅成功人士、优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数多面广,而且在党、政、军、工商、司法、教体、文卫、财税、金融等界担任领导职务的众多。担责、创业在济源乃至全国各地的帼英、男儿、军人、劳模、大学生等,铸成庞大精英群体。他们之中既有政坛人物,又有经商大款;既有文坛高手,又有书画行家;既有白衣天使,又有育人园丁;既有企业精英,又有种养大户;既有莘莘学子,又有绿营官兵,足迹遍布国内外。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奉献社会、光宗耀祖。众多的段家子孙,虽然多是平民百姓,但他们牢记祖训,耕读传家,敬老爱幼,敦厚处世,福泽乡邻。他们的品德与业绩,将鼓舞鞭策后人,自立自强,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续写辉煌。
为了弘扬家族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理清前世渊源及各支门流向,确保祖谱不失续和世系不乱、施行字辈,顺利实施济源段姓家族史上首次较全面完善地修谱,全体编纂人员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参与编写本谱的,大都是年逾花甲、古稀的老人,他们实行分工负责制,围绕各自族谱分别多次开会,反复讨论,制定方案,统一格式;对涉及数十个村(居)形成的谱稿,及时指导,逐一把关;对缺失的资料和历史事件进行补充论证,查阅档案资料,奔赴实地考察。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执行主编段志海、段和平、段兆忠和各位副主编及百余名采编续谱人,以修续好支谱、族谱、通谱为己任,互相配合,持之以恒,共同承担修续家谱的重大责任;主编段允生在指导各村支和家族续好支谱、族谱的基础上,撰写公共谱稿,统一编排,组织集体审稿,形成上下吻合、延伸衔接、支脉清晰的完整体系;编委常务副主任段同林协调把关,主持参与了通谱修编、定稿的全过程;编委主任段天奎对通谱修编出版极为重视,百忙中多次莅临指导,并带头捐款一万元。在统一辈份用字、筹资捐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通谱》传承创新、博采众长,从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资料中汲取智慧,并广泛汲取各地修谱的经验,形成了既有各家族门类齐全的族系内容,又有贯通古今志书精典的资料性汇编,是一部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全面反映济源段姓家族历史与现状的家族史书。《通谱》背后是段姓委员会和全体编委历经坎坷磨难的心路历程,是所有参与续谱人员耗尽汗水与心血的浓缩精华。
这次编撰的段氏通谱,是家书,也是文化;是历史,也是当下;是纽带,也是传承。她成为段氏家族发展的延续录、子孙后人的根系所在,不仅记载着家族的血缘脉络,更是家族智慧与精神的传承。她将为更好地发掘研究段氏文化、团结联合段姓各地宗亲、达成族人共同心声、凝聚族人庞大合力,发挥巨大作用。
寄望族人知古鉴今,把握家族文化蕴含的根本精神,寻求历史的当代价值;要理解先辈,珍视祖宗,激发油然而生敬祖尊宗的情怀;要把家族文化融入到实践中,加强族人、家庭之间沟通交流,增强彼此了解与信任;祖辈及此次确定的统一辈份用字,可增强族人的向心力与亲切感,要将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传承千年取名的重要形式,应该很好地继承和执行;要秉承家风家训,弘扬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家族智慧和先行者对人生的透视与思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正确的人生方向,崇学尚德,勤勉做事,孝道感恩,乐助施善,爱国敬祖,奉献社会。愿族人光前裕后、生生不息,祝家家吉祥安康、兴旺发达!
段礼全
二O二O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