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丁氏家谱 >> 浏览文章

河南省宝丰县城北高皇庙村丁氏家谱

时间:2022/4/12 8:44:48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河南省宝丰县城北高皇庙村丁氏家谱序

2016年中秋,天气晴爽,应丁成杰老先生之邀,与专写清末民国豫西蹚将系列纪实文学作品的同宗作家潘运明一起到宝丰北高皇庙村考察村落文化。

高皇庙村因有供奉汉高祖刘邦的高皇庙而得名,至今仍占据着村子中心位置的高皇庙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高皇庙村北滨汝河,南望凤凰岭,东西为汝河平川,周边“九里十三村”,土地肥沃,良田千顷,水利条件优越,农产丰富。明清两代成为宝丰县北部重镇,商业辐射方圆数十里上百个村庄。农历双日集,每月十五日有物资交流会,正月二十八有古庙会。连接宝丰、郏县、汝州的商路四通八达,车水马龙。商铺主要集中在南门内外,有屠行、酒馆、药铺、花行、布行、染坊、银货、典当行等,店铺栉比,招牌林立,生意兴隆。清嘉庆《重修汉高皇帝庙碑记》“重修功德簿”中记录的捐款商号有:集瑞号、同义号、聚锦号、顺兴号、复盛号、吴广盛、阎通盛、大成号等。这些商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可见其实力之丰厚和品位之不凡。当然也可以从中看出高皇庙村经济之繁荣与发达。

高皇庙村居住着丁、范、徐三大姓,他们差不多都是明代从山西洪洞迁居汝河川一带村庄谋生的,发家之后来高皇庙村这座区域中心集镇购置产业落籍定居。进入清代,耕读持家的三家已是人才济济,监生、贡生、举人、进士接连涌现。至今有门楼、客厅、过厅、重楼主房、左右厢房的规整宅院,仍被称为“丁官家”、“范官家”、“徐官家”。北门里西侧的丁家祠堂为一方正院落,前有门楼,进门楼是祠堂门前宽敞的月台,祠堂高檐头,高屋脊。屋脊砖雕精美,祠堂内屋架重梁挂柱,且有暖阁。因之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考察以罢,我建议丁老先生:你的家乡高皇庙村有这么丰富的历史,你又是你们丁家的长者,应该考虑作两件事:一是主修高皇庙村丁氏家谱;二是筹修高皇庙村志。 丁老先生说:“这两条我都想过,也曾跃跃欲试,但说着说着,眨眼八十岁已到,力不从心了。”回来后,我将这次考察高皇庙村的见闻,写成《宝丰高皇庙村落文化考察记》五千言,发表在《平顶山日报》上。

近日,丁思奇先生来找,拿出一册《河南省宝丰县北高皇庙村丁氏家谱》(上)稿本。思奇先生同我一样,是高考制度恢复后上大学的,毕业后一直在宝丰县农业局工作,退休后专注于《丁氏家谱》撰辑。他说:高皇庙村丁家曾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咸丰三年(1853)、民国四年(1915)三修家谱,但叠经社会变迁,已寻觅不得了。今逢盛世,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家风、家训、家规的家谱文化应属题中之义。因之,想先从比较易于把握的丁家“大成号” 一支梳理起,拉出这个稿本。观其《目录》、正文和《附录》,体系条贯,内容翔实。虽为高皇庙村丁家“大成号”一支谱牒,但第十七世创号之前的十六世却是高皇庙村丁家共同的。第十七世创号之后,分为四门,绵延至今,已达二十五世。不仅排列出了清晰、完整的《世系图》,而且将各门世系作了分述。一改传统家谱只列世系表,空留辈分名字的弊端,记下了每世的生卒、居所、葬地、配偶、裔传等较为详细的信息。且与时俱进,世系图中既列男,也列女,一视同仁。并对为家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作了小传。还收录了传世的家训、家规和碑碣文献等。我从中发现,原政协同事丁文娟女士也是高皇庙村丁家“大成号”后人。其父丁思岑早年毕业于潢川高师,1949年去台,后任高职。丁文娟是他留在大陆的长女。

我一直主张,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文化人,适当做点修家谱修村志的工作,在留住乡愁传承文化上发挥余热。家谱、村志是留住乡愁的最好载体,传承了乡愁也就传承了文化。一个家族一个乡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文化就有了灵魂,也就有了充满自信的底气。思奇先生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思奇先生命我为序,我想到了要说这些话。

潘民中

丁酉年中秋于滍滨万卷楼

河南省宝丰县城北高皇庙村丁氏家谱跋

道罢满怀正话,浑身一阵轻舒,谨感未负寒窗读,闲看丁门史幕。岁月飘然逝去,望族名盛成古。风村寨院续侪福,莫忘先贤规瞩。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我们高皇庙丁氏族人即数次酝酿续修家谱,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实现。文化大革命期间,阶级斗争大于一切,这件事似乎没人敢提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逐步上升到重要位置。国家对地方修志、家族修谱工作越来越重视,各族各家的族谱、家谱都相继修编成书。而我们高皇庙丁氏家族续谱工作却仍然无动于衷。眼见得高辈老年人一个个逝去,我油然萌生一种刻不容缓而又责无旁贷之感。

二十一世纪初,我几次找到成环老(丁成功)议论此事,他曾任宝丰县政协副主席,在高皇庙丁氏家族中辈分也较高,可称德高望重。我建议由他领起这个头。他欣然答应。我们协商召集在县城工作的本家族众开了几次会,大家积极合作,成立了修谱理事会,着手搜寻资料,为修谱工作做准备。并筹资开展工作。其间我感觉这是个大工程,需要花不少钱,又不能向大家摊要,就想找个办法出门挣点钱。我向成环老谈了想法,工作交代一下就出去了。结果,天不随人愿,我个人出去了几年也没赚到钱。更是万没料到,我们的领头人、理事长成功公心愿未了却遇难撤手西去!还有几位理事会成员法水、成鑫、长水、振松等公也抱憾而逝!原理事之一的二十世秀发君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理事会全员缺半!继谱之事被迫停顿。

家族伟业岂能半途而废!但工作之重,仅凭个人微薄之力实在难以胜任,最重要的是,对高皇庙丁氏家族来说,余辈分不高,身轻名微,声望不高,又无雄厚资金作后盾。眼前家族中应找出一个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领头人。我前后几次曾与本家族人探讨此事,但要完成全家族的家谱,即修续高皇庙丁氏家族整体族谱,难度较大,困难实在太多,原理事会现有几位成员几番议论,均未明显进展。虽有村人支持,一下子亦无理出个头绪。其间,高皇庙村两委积极关注,为我丁氏家族修续家谱寄予很大希望,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提供了许多方便和支持。

在此前工作基础上,由大成号家系廿一世思兴、思奇和廿二世文坡、文峰、文干等人多次酝酿,提出设想,在整理前段收集资料之基础上,先将本门系谱撰出,以供高皇庙全体丁氏家族总体家谱修续之借鉴和补充。于是决定由思奇主笔,思兴、文峰积极参与,文坡(定居在台)也多次回来,都做了许多工作。努力至2016年底,终于初步完成了高皇庙丁氏大成号系谱的初稿。作为整体丁氏族谱第一部,算是对丁氏家族修续家谱做了一点初步工作。在此过程中,大成号族人积极配合支持,尤其是利民、长富、文峰、文志、玉莲、文群等族人帮助筹资,吾胞兄思韵更是关心有加 ,时刻关注修谱进展,甚至十分关注我的健康,怕我身体吃不消,经常给我精神鼓励和物质帮助。这些都保证了家系续谱事业的顺利进行。

这里特别需要致谢的是,资料收集齐备之后,在谱稿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平顶山市政协原副主席潘民中,宝丰县史志办两位原主任董国范、郏永安,宝丰蚩尤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第七、八届人大代表王丙乾诸位老师的精细指导和缜密审阅,为本谱的完成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的努力尝试,于今取得这样成果,实属不易。大成号家系续谱的完成,为高皇庙丁氏整体家谱的完成做了铺垫。要想修出理想的整个高皇庙丁氏族谱,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准确、全面记述、反映大成号家系乃至整个高皇庙丁族的名门望族程度都还需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比如:子公公裔居长沙、子木公裔居丹阳落户;“黑峪峦峪”裔居族人;丁思岑在台作为国民党陆军司令、中将军衔等等,这些都应有许多具体资料,但在此无法收集。总之,此谱经数年努力,理出点头绪。又争取多方意见,本着前粗后细的原则,虽非圆满,但也算初有收益。

数百年一回眸,遗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包括大成号的全体高皇庙丁氏族人见到本谱后,多提意见、建议,随后加以纠正、完善,以期最终修成比较完好的族谱。

嗟乎!国家修史续志,虽是人文完善之需备,亦是人类知识之留存;知道过去,更是为了指导将来。家族修续家谱族谱如同国之史志,不仅为让子孙后代知本知源,

上一篇:河南丁姓研究会执行会长丁子鑫致各地丁氏宗亲的感谢信

下一篇:丁姓源流

丁氏字辈
丁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