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氏家谱网 >> 范氏宗亲网

范德宪:一路艰程寻祖根<撰修范氏族谱谱纪实>

时间:2023/7/19 15:27:55 发布:新闻编辑部

一路艰程寻祖根<撰谱纪实>

国史家谱,诠释国家之兴亡,民族之命运,回望历史长河,凭吊历代先贤,发怀古今悲思,感念祖先功德,忆往昔之艰辛,绘未来之篮图。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撰修吾范氏家谱,必将愈加激励我范氏子孙读书立身,厚德勤业,拼搏奋斗,以告慰吾列祖列宗并不负时代召唤,投身潮流,耕读并重,与时俱进,建功立业.由此编修家谱乃我等晚辈势在必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族人长源的提议和倡导下,众多德高望重、志贤人大力支持,决定修撰大范庄与小南关的范姓家谱,并成立范氏家谱编修理事会,编委会。

这项浩繁而艰巨的修谱工程一开始,调查、统计、考证、寻根等问题都来了。据老人说,本族原有家谱,世代相传,在一次火灾中不幸的被毁掉,有许多世祖名讳信息失考。为达到家谱修编的内容真实而准确,耄耋之年的荣超和执事之年的荐洲两人老当益壮,不管酷暑严冬,往返老城小南关数趟,寻祖问根;古稀之年的长源、文贤、连池、振江等人,多次奔四方访问,搜集本氏家族的有关资料。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为考证先祖自老城南关的世系归宗,编写组部分成员千里迢迢不辞劳苦,不计廪资,跋山涉水到洪洞县寻根。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住的是最便宜的旅社,吃的是最廉价的家常饭,坐的是慢速硬座列车。路程遥远,连续一昼夜的行程,体弱带病的长源、连池下肢肿胀,下车后两腿不能行走,休息后慢慢有所缓解。本人当时脚也崴伤,为省盘费,依然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又徒步踏上了寻找祖先的行程。到了移民纪念馆,了解了移民情况,查看了许多史料,又到各姓氏历次移民档案馆,查找并访问了各地范氏家谱的记载和祖先渊源。遗憾的是,因吾系范氏家谱和堂号遗失,与现存移民档案无法核对衔接,故而找不到从大槐树移民到老城小南关祖先的名讳与世代。编写组成员并不甘心,又奔走了洪洞县内范姓及临县多个范姓村落。由于地处偏僻,人少村稀,乡间小道车辆稀少,徒步奔走多日,仍无结果。

归来后,紧接着是询问老者,并对祖坟及墓碑进行考察。遗憾的是祖坟被平墓碑丢失,祖先名讳失考。为考证真实名讳,大家不辞艰辛,四处打听,把寻找原祖先石碑定为头等大事。根据族人的记忆和传说,在常年碾压的八组北地机井旁路下埋着,可并不确定。为了敬祖,为了撰写家谱的真实性,理事会坚持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不怕苦和累。于是,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挖掘寻找。为尽快找到祖碑,编写组成员振江多处寻找探查工具洛阳铲。洛阳铲派上了大用场,立下大功,探出了石碑的上半部。这时大家个个精神振奋,来了劲头,下定决心寻找下半部,并发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精神,用铁锹在指定的地方挖掘。路基常年辗压,地硬如铁,挖土如破石,但没有动摇组员之心,一锹一锹地铲,一锨一锨地挖。我是编写组中最年轻的,但也年逾花甲。古稀老人振江、文贤等人,在零下几度的气温下干得汗流浃背,脱下棉衣干个不停,使我备受感动。经过两天的努力,翻遍整个路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快人心,找到了下半部分。列祖列宗的名讳又重见天日,名垂青史。此石碑是一世始祖次子的墓碑。确认了先辈二世的名讳良臣,也确认了二世祖良臣三个儿子宗秀、士学、宗彦的名讳。

据传说,范庄始祖的石碑掉进井里,没有实据,简直是天方夜谭之事,可我会成员依旧“信其有”。我们不惜代价,出巨资请打捞专业队打捞。打捞这天刮着大风,下午下起了雨加雪,零下六度,寒风刺骨。古稀之年的长源有心脏病仍坚守岗位,因受寒过度面色苍白,晕倒在打捞现场。住院期间,还打电话安排工作。可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找到始祖之碑。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信念。

有态度,有信念,有毅力。为查找世祖相关的世系支脉和时间,编写组成员文贤,荐洲去河南范县寻查,还到伊川县范氏宗亲会询问,到范仲淹墓纪念馆考查。在仲淹公宗亲会,从一名八十七岁范氏家谱编写老人范章公那里得到一些重要信息、资料。他提供了从山西迁移到长葛的大约时间。经大量的资料考证,也确立了鼻祖(国宝)从小南关移居大范庄的时间。

编修家谱进程中,为使家谱尽量完美,先辈要考察,世人要统计,外地工作移居他乡的所有本族支系的人都要入谱。达到每一位族人在谱中的信息真实完整。编写组成员走家窜户,逐人统计,在外地居住的,不惜长途跋涉,花多少话费,打电话多次询问,特别是荐洲工作认真,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为不漏一家一人而奔跑。但在统计中有个别人不理解,不知家谱的重大而深远意义,说一些闲言碎语、刺耳难听的话,可吾等不与他们计较,尽心尽责,为了后辈子子孙孙,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至于远适它乡、年代久远杳无音讯、无稽考者亦不乏其人,终致谱集迷漏或月缺,族人无不扼腕叹息!此次撰谱,理事会成员明确表示:不计得失与酬劳,为敬宗孝祖,造福后代子孙,老骥伏枥、慷慨解囊、默默无闻地奉献余生。要统一思想、精诚团结、撰谱严谨,以高质量的水准,把这项浩繁而艰巨的工程,尽美完成,给族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委会副主编十世孙德宪敬撰

上一篇:范荣超:清明上坟亲历记

下一篇:长葛市范氏家族编修理事会章程

范氏字辈
范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