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氏家谱网 >> 封氏宗亲网

​山东诸邑封氏祖先浅考

时间:2024/1/6 16:39:04 发布:新闻编辑部

山东诸邑封氏祖先浅考

追根溯源,认祖归宗,为天下万人之伦理,世间人之常情。树有根本,枝繁叶茂;水有源头,长流不止;人有祖先,繁衍生息;族有宗支,昭穆清晰。吾之族人,六百卅余年以来,只知“祖先”为时新公,那么“祖先”的先人知多少?祖先的宗支知多少?封氏的始祖为何人?吾之族人鲜知也。

明洪武二年(一三九六年)时新公自海州迁至今之东封家村,时隶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诸城县,于一九五六年划归胶南县。今之诸城县北四十里的相州镇封家庄村,居住着与吾祖同宗的封氏家族。一世祖为泰公,迁址时间为洪武二年,世系已至廿一世。迁址埋时间与时新公同时,世系繁衍与吾族同步。封家庄谱序曰:“……与东南海封家村原有旧谱世系及宗派,井然不素”。

吾之封家村在诸城封家庄的东南方,因南临大海,所以他们都称东南封家村。封家庄因在诸邑(诸城)之北,所以自称为北封家庄。据封家村族人口传:“诸城有个吾祖之弟兄”。又传曰:“兄弟俩在封家村离别时,为防时代久远,后人相见时无凭证,特将小磨一盘一分为二。一个拿上层,一个留底层,相见时正好合在一起,便是亲人物证。”后因火灾、战乱、饥荒等原因,石磨早已无存。今之诸城相州镇的封家岭,安丘临浯镇的石埠、河埠、胡戈庄等村都居住着泰公之后裔。据诸城封家庄支谱《石家埠族谱序》载:“封氏於洪武二年……迁至诸邑东南海封家村,又迁於诸邑北乡封家庄,徙居石家埠……有口传,有文载:“时新公与泰公属兄弟,二人从海州来。”

吾祖之始迁地为“海州”,明初属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东海县(胸山县已省入),该地在州治所朐山(今之锦屏山)之南的惠泽都,即俗称朐南都,历史上又有朐南、朐阳之称,一九五八年划归灌南县。

在今之灌南县的北部,灌云县的南部、东南部,即新沂河两岸的近二十个村庄,居住着封氏家族约三万人。据《灌南县志》记载:“县城西北部地区以汤、孟、孙、封四姓如多”,全县三三七个姓,封姓排列第十三位,主要聚居在灌南北陈集镇的封庄、上淋、海防、毗卢庵、港嘴;张店镇的二里沟、大前、宋圩;大圈乡的龙沟;孟兴庄乡的大封庄、三口乡的大北、康渡、九孔闸,小窑乡的高冈等十几个村庄内。在灌云县沂北乡的公圩、大圩;宁海乡封庄:海河的前封庄、后封庄;东辛镇、王集乡老杨集后封庄,焦荡、蒋圩、渔林场、大埝;连云港云台区的九岭(俗称九里山)、杨集镇的界圩、长流、于封圩、大圩等十几个封氏聚居的村庄。在这些封氏聚居的村庄中,现已没有传说中的荡芦村。荡芦村可能是一个虚指的名字,与芦苇荡有关。在当时的战乱饥荒年代,移民集中的地点都是荒草野滩、芦荡成片,并非村庄,先祖对后人美其名日荡芦村。据《灌南县志》记我:“当时的南一带,芦苇从生、渺无人烟,移发来此,插草为标,圈地为业”。此则是传说中荡芦村之来历。今之毗芦庵村也是与荡芦有关的村庄。毗有临近、连接之意。即是靠近芦荡的“庵”,或者是靠近荡芦村的“毗卢庵”。该地在一帆河畔,交通方便。人们聚居此处,一度成为乡政府所在地。自从有了庵以后,便以标志明显的庵字命村名,曰“毗卢庵”。“卢”与“芦”在繁体字中仅是有无草头之差,手写时两字混用常见。今毗卢庵村庄,在历史演变中已失却了经济、地理诸方面的优势,况且庵庙早荡然无存了,现改名为沂南村了。今之毗卢庵已变为耕地,毗卢庵也将与荡卢村一样在历史上消失,沂南是指在新沂河之南岸,新沂河於一九五0年挖成,复将封氏聚居区分割在沂河两岸。一九五八年又以沂河为界将沂河以南划归灌南县。灌南县的二里沟与灌云县的老杨集后封庄隔河相望。登上沂河堤岸,眺望吾族之发祥地,一望无垠的良田,田边渠内一道道纵横交错的芦苇丛,如果不是堤下新沂河的疏浚,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此地曾是荒草野滩,芦荡成片的荒芜景象。先祖们在此圈地垦荒,刈草煎盐的劳作场面又浮现在眼前。

朐南封氏的始祖为爵公,明初(一三六八年)为避张士诚之乱,率子侄孙七人由江苏扬州之泰兴北迁,几经辗转,定居于海邑(海州)。谱序言:子孙繁衍播迁不一,遂有山左之诸城,河南之山东成为渤海郡封氏之裔”。说明祖先略知族人北迁的去处,但因历史原因及条件所限,南北失去联络六百余年。为此,朐南封氏同宗数次派人来胶南和诸城寻觅北迁之同宗。封家村族人也去诸城、灌南等地走访考证。现南北封氏达成共识:时新公与泰公就是爵公所率侄辈中的两人。据年龄推算,时新公与秦公能自食其力,北迁谋生存,说明己是成年之人,是爵公之侄辈无疑。时新公之播人是牟氏,在封家村周围查无此姓。如有此姓,六百余年也会成为一大家族。但在灌云、灌南两县,牟姓则有之。以此也可以断定,时新公与孺人牟氏,北迁前已在海邑成婚。

即谱序云:“吾之先海州人也”。

根据当地资料和民间口传,曰“吾祖来自云南”。封家村有的支谱中还有“吾祖来自岳南”“岳南”无此地名“云南”往往被理解为是云南省。“云南”指何处?并非今之云南省,根据史料得知,当时云南省还不属明初的疆域范围,实际是指云台山以南的区域。云台山历史上亦称郁州山、郁郁山、苍梧山。云台郁州等,它们都是海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历史上曾迭为郡县治所。“云台”与“郁”是“岳”的谐音,所以误传为岳南。灌南县在胸山、伊山之南,朐山、伊山都属云台山系。海州荡芦村自然属“云南”了。

《朐山封氏族谱》载:“询其隶籍由来,发源于扬之泰兴,始忆吾乡海邑之封,即吾乡泰兴之封。”爵公率子侄孙七人北迁的原因是为避张之乱。元朝末年,封氏在南方的苏州、泰兴等地是人口众多的一大旺族,又居住在张士诚率盐丁起义称王的统治中心区域,封氏族人也有不少响应起义军的,或给予资助,或任要职。因一三六七年张士诚兵败身亡,其部属为免被杀灭族之灾,便逃散至苏北各偏僻地方居住,封氏后裔亦在其中。吾祖时新公谙练煎盐之术,初迁至诸邑封家村后仍临海煎盐。据《琅琊封氏世和派支谱》云“始祖煎盐为业”。文载与史实相吻合。有人讳谈避难北迁之说法,非耶。在战乱年代,先人反抗压迫,敢于斗争为英雄之举。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失败者难免有杀身之祸,但不以成败论英雄;封家族人为何不知晓一世祖时新公以前的任何信息,极可能与避祸有关。时新公与泰公兄弟分别之时,仅带石磨一扇作为后人联系的信物。封家村与封家庄仅百公里的路程,为何相互间不通音信呢?说明祖先有暂时不能联系,待后世之人再联系,以防不测的打算。诸邑《封氏家谱序》曰:“封氏枣强人也……”为免除追杀之祸,聪明的祖先予先设个迷魂圈,蒙骗当局,难道不能吗?虚以枣强或某某之地,是一般的骗术了,亦或到枣强避难一圈,复回原处,又有何不可《封家庄族谱序》日“封氏於洪武二年自枣强迁至诸邑”。枣强县在今河北省,南北朝时属渤海郡,属封氏的郡望地。对此,泰公后人也很迷茫。封家庄《族谱引》曰:“封氏人於诸邑既迷其迁肇基之始或先於邑北而开创之人又湮没所闻”。至于枣强之说有

三种推测:一是自海州北迁至诸邑又到了枣强,再自枣强返回邑北定居。二是祖先原籍为枣强。三是为避祸讳谈自南方来,这应该是主要原因吧?

元朝末年因连年战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土地荒芜,疫病蔓延。致使苏北、山东等沿海地区人烟稀少。民间传说一种毒蛇死后生出一群红头苍蝇,咬人即死,致使当地荒无人烟。另一种说法是朝内有人告知明朝新君朱元璋,山东某地区又要出现新君,朱元璋便派人头顶红巾,手持红缨枪,滥杀无率。实则寓朱洪武给带来的灾难。朱为红,洪的谐音为红,“红缨枪”的谐音为“红蝇”,头顶红巾为“红头”。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得不从苏、浙,秦、扬等地大量移民北迁海邑(淮安府的海州一带)、阜邑(淮安府的盐渎,今盐阜一带),爵公所率之子侄孙七人即在海邑之列。今泰兴、灌南、胶南三地有一些并非巧合的地名:如泰兴有毗卢村、毗卢市(市场的市)和芦荡村:灌南有毗卢庵、荡芦村;泰兴有封东村、封西村,中间有个河西村;胶南有东封家村、西封家村,河西村在中间。这并非巧合,三者间的联系不言自明。

据《泰兴市志》载“一九八七年全市有封姓九二二六人,姓氏编排为第七位,大都分布在市郊及东北部一些乡镇”。封姓族人虽多,但与爵公、时新公直接有关联的佐证有待进一步查询。目前苏南已知的祖先是封丘南迁的封福五,封福五是由渤海回封丘,金兵犯中原,由封丘而扬,由扬而泰,延伯公是最早自渤海郡迁至苏北的封氏祖先,后又南迁至扬之泰兴。《南齐书封延伯传》:“封延伯,字仲琏,渤海人也……”据《朐山封氏族谱》载:“延伯公避北魏之乱由渤海南迁于朐之东海…征为南齐梁郡太守,为政清廉,有高士风,俄以疾免还居东海,厥后又由东海南迁于扬之秦兴”。延伯公自渤海迁至朐山之南的时间是北魏皇兴三年(四六九年),至爵公北迁至海邑之时(一三五三年)间隔近九佰,实则苗裔甚繁,爵公属延伯公后裔的可能性极有之。泰兴市《延令封氏宗谱》五世系中记载:(封)爵字玉爵,号耕隐错公六子,幼入邑库,累试不售,率子侄迁…后则茫然无所记,明确无误,爵公属福五公后裔。封氏的始祖名钜,是炎帝的嫡系后裔,炎帝姓姜,因炎帝生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之姜水流域。故以姜水命姓。封姓起源于姜姓,炎帝史称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是少典君之长子,名石年。以其有圣德,以炎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曾又曰魁隗氏、连山氏、烈山氏,以其教农耕又号神农氏。炎帝母曰任姒(亦名安登),有蟠氏之女,为少典五妃。自炎帝至钜,时间相距五百余年。黄帝曾拜钜为师。黄帝登位后,因钜有功,把封父国赐给钜,并赐封姓,古称胙土命氏,“胙”为赐给土地,并允许以地名为姓,钜之后代即以国为姓。夏朝时列为诸侯国,国号封父,在今之河南省封丘县的封丘则是我封氏的发祥地,封丘县境内的封父亭则是封父国的国都。至周(公元前一O六六至前一O六八)封父国灭,国民为封氏、封父氏,后封父氏复归封氏,天下封氏同宗共祖,天下封姓皆系封钜后裔。再后,封氏由中魇东移诸国,以其聚居在渤海为最,时称渤海者,并非今之渤海,系指当时的渤海郡,渤海郡在今之沧州一带广大地区,渤海郡汉时治所浮阳,后屡经变更,大都在今河北省沧州市附近。

封氏家族的郡望地为渤海郡。隋唐以前,显贵的家族发迹地点称为郡望。郡望多为钦定,即经皇帝审批,封氏郡望渤海,即渤海郡的人们敬慕仰望封氏族人。在南北朝时,北朝魏孝文帝南迁中原洛阳,随着孝文帝南迁的鲜卑族是“贲”氏,因羡慕封氏之族,易“贲氏”为封氏。在今之河北省景县有封氏墓群,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魏至渤海封氏家族的墓葬群,出土有封魔奴、封延之、封子绘等墓志及随葬的铜印、陶俑、玻璃碗、青瓷器等,是研究封氏家族繁衍兴衰的宝库。据考,首迁苏北的封氏祖先延伯公居住在渤海郡的蓨县(今河北景县)。

炎帝子孙铸就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封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贡献非浅。炎帝神农氏发明了种植五谷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尝百草发现了药材,教人治病。其裔孙钜博学多才,品行端正,曾为黄帝之师;有治国安邦之才,深受黎民敬仰的历代封父国君王;有技艺超群,贡献卓越的陶正(制陶业最高官职)封子;有满腹经纶,运筹帷幄的唐朝宰相封德彝、北朝宰相封子绘、前燕丞相封奕等;有智勇双全、战功赫赫的西域节度使封常青、征虏将军封轨、镇西将军封敕文等;有文才出众、武艺超群的唐朝平卢兴元节度使封敖;有奇谋妙算、历事五帝、世称博大长者的后魏吏部尚书

封隆之: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太常博士封伟伯、前秦符坚太子太傅封孚;有博涉经史、文章称绝的后魏尚书封肃,唐朝史部部封演:有为政清廉、刚直不阿的梁郡太守封延伯、济南太守封询、河南刺史封溲等:有道骨仙风、清高脱俗、对养生医学贡献非浅的道教大师封衡等等,显达人物不胜枚举,他们名载史册,功不可没,为封姓氏族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以上所述,仅为封氏家族的一些点滴情况,现存之谱系,仅为封氏这棵五千年巨树的枝梢嫩条。所述之内容仅为封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丝支流,但愿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诚恳希望封氏族中热心家乘之众,多多提供珍存资料,努力搜集有关信息,深入细致调查采访。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州图书馆、广西容县文物管理所、浙江常山县天马村窑上组封彩风家都存有封氏家谱资料,今之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等,有无数史料封氏宗亲们去调查挖掘。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封氏之族谱,必将向纵深延长,谱系源远流长;向横处拓宽,宗支有条不紊。长江后浪推前浪,先人之贡献,要后继有人,先人之美德,要光大发扬,我族永远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后裔。

十七孙洪恩谨撰

二OO三年季冬谷旦于江苏赣榆县

上一篇:渤海堂海州封氏八修谱序

下一篇:湖北省蕲春、江西省瑞昌封氏宗谱序

封氏字辈
封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