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黄氏通谱》统一了散居山东鲁南五地区47个县市的黄氏家族世系
编后记
《齐鲁黄氏宗谱》总体思路是:高举团结大旗,逐步取得共识,爱国、爱族、爱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化主题,启迪裔孙遵循祖训,爱国爱族,兴邦兴家,发奋学习,用前人的功德典范启迪后人;用后人创造的辉煌告慰前人。将祖先的辉煌典范发扬光大,为本族增光。
《齐鲁黄氏宗谱》草谱成册以来,受到齐鲁黄氏宗亲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充分肯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黄氏宗亲认为:这是齐鲁黄氏宗亲和撰修人员的心血汗水的结晶。它开创了齐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的新纪元,构建了齐鲁黄氏了解黄氏文化,寻根问祖、弘扬宗功祖德的一个活动平台,对国内外齐鲁黄氏开展文明教育、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齐鲁黄氏宗谱》,全书初步梳理了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泰安、青岛、潍坊、烟台八地市的“双井世家黄氏家族”“台儿庄马兰福建邵武黄氏家族”“潍坊昌邑徽州新安派黄氏”“青岛即墨黄氏家族”“山东威海荣成(寻山镇)黄氏家族”“菏泽开发区黄巢黄氏家族”六大家族。六大家族涉及47个市(县)50个宗支40万(其中山西洪洞迁民的20个宗支约30万人)人;基本涵盖了珌公、玘公庭坚公、峭山公等宗支的主要支脉。
齐鲁黄氏,由于世远年深、支分派衍、散居华夏、星罗棋布;宗支涣散,世次混淆,各修谱牒,各立其派,愈多愈歧。梳理起来,谱派杂乱,纲常无章,而亲缘谱牒难合,难以达到我齐鲁黄氏之盟意。首先我们确立了以文化世序和血缘世系相结合,共建文化祖脉“上古世序”,由于黄帝世系传说不一,众说纷纭,故以南陆公至歇公74世、香公88世、峭山117世,至黄庭坚120世(取全国多数宗支选定)。在充分考证无误的前提下,以大宗之法编修宗派总图,推动各支联脉联宗不联谱。各支派各谱各修,各支自治,血缘独立。以明初为入鲁时间界限,以明初一世为各支始祖,以世次班辈为纲,采用倒推法,断代空位进行世次统一校正。基本做到先后有序,源流清晰,纲目分明,文字简练,编撰合理,为我国姓氏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全书基本内容受到各宗支的广泛认同。
自此,《齐鲁黄氏通谱》章法次第相寻,世次字派相连,脉络清晰相贯,传承有条不紊,纲伦有纪,昭穆有序,统一了散居山东鲁南五地区47个市(县)的江夏黄氏派下裔孙派别,从此,称谓界限分明,同世称兄弟,家传衣钵,世绍箕裘,葛藟庇本,珠联璧合;老幼尊卑,兄弟友爱,永锡鸿禧。
黄姓溯源部分,专门编写了像赞、序言、世系录、世系图、溯源,由于历史悠久、支繁派衍、播迁复杂、分布辽远,加上千百年来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交通阻塞,四处漂泊,谱牒散失,记载无着,特别是唐宋以前,谱牒大量佚失,至今宋元遗存下来的谱牒资料屈指可数,清以后多为重修。因此,抄袭拼凑,记载混乱,张冠李戴,以假乱真,以强吞弱,有悖史实,给编纂工作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联谊续宗敦世谊。兴族强国永流传。”
本书本着尊重先贤记载,又筛选融通各派精华存异,在编写过程采取集各宗之大成,力求存异,兼采各家之精华,不乏对一些精华章节段直接引用,使黄氏文化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本通谱由于成书环境不同,才学水平不等,文字结构、资料引用,笔调自有悬殊。各章之间尽管在编审时下过工夫统一处理糅合,但各整体间体例尚有不协调之处。由于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水平有限,面对浩瀚的谱牒海洋,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长期遗留下来头绪纷繁而极端复杂的问题,势必不可能、也不敢奢望一下子理清楚。正是这样,编审中对一时尚未弄清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写了“存疑”篇。根据史、志、文物、谱牒综合研究所得的结果,特将“存疑篇”部分予以注明,点出疑窦,查找线索,提供信息,留待后人进一步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愿我齐鲁黄氏,永远和睦相处,吉则庆之,丧则悼之,长则敬之,幼则爱之,贫则援之,弱则扶之,同扬先祖之德,共布盛名于世。
古滕黄氏谱馆黄有惠
202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