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李氏家谱网 >> 李氏宗亲网

宛东郝寨李洼李氏祖茔修复暨家族文化抢救情况简介

时间:2024/2/3 11:36:14 发布:新闻编辑部

宛东郝寨李洼李氏祖茔修复暨家族文化抢救情况简介

李氏家族在李洼繁衍生息1800多年,有“老坟坡”和“东河湾”两处规模比较大的祖茔,其中,“老坟坡”祖茔为明朝规制,主要是明朝时期的坟墓,有70多个;“东河湾”祖茔为清朝规制,主要是清朝以来的坟墓,这个祖茔在七十年代建设水库筑水坝时被挖掉。东汉末年始迁祖及其他先祖的祖茔现在没有找到,有待今后发现。

李氏“老坟坡”祖茔族人皆知,志有记载。据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和《社旗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539页记载:“明总兵李炳祖进墓,在郝寨西三里。”又据《社旗县地名志》“社旗县名胜古迹分布图”中,明确标记了“总兵侍郎”墓的位置;再据《河南文物》(下册,河南省文物局编)2017页记载:“郝寨明墓,位于郝寨镇郝寨村西。明代。墓有两座,相距约5米,一座高3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四周砌砖围护,墓前原有石碑4通,其中1通刻有‘御前卫兵部侍郎李俊’的字样。为明永乐年间所立。此墓东北30米为总兵李炳祖之墓,冢高6米,面积200平方米,原有石碑,现已佚”。

这些文献记载与族人的记忆及传说相一致,相互印证了李氏祖茔的位置、规制和规模。据雨亭先生1946年联宗会族记录、家祥先生的家谱记录和族人回忆,“老坟坡”祖茔占地约十亩,坟墓约七十三座,墓碑林立,其中一通墓碑为汉白玉碑,上书“圣旨”二字,有盘龙铁旗杆一对,石望柱、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像生排列有序,场景肃穆壮观。民国以前,凡路过李洼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老坟坡”祖坟祭拜。明末家族遭难时祖茔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大炼钢铁时期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祖茔再次遭到破坏,祖坟、墓碑、石像生、盘龙铁旗杆等损毁殆尽。八十年代祖茔所处土地换给外姓人耕种之后,祖坟逐渐被平,只留下炳祖公一座坟墓的残迹。祖坟被平祖茔被毁,族人失去了祭祖之地,非常痛心,在外族人回李洼祭祖时看到“老坟坡”祖茔现状,无不遗憾而归。几百年来,祖茔多次被盗,文物丢失,祖茔和家族文化亟需进行抢救。多年来,广大族人要求修复祖茔的呼声强烈。

按照族人的意愿,本着传承家族传统文化的想法,2012年,我们着手开展了祖茔修复和家族文化抢救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于2014年12月原址修复了炳祖公、旺公、俊(浚)公等四座坟墓,于2017年清明节前陆续完成了立碑、绿化等工作。在祖茔修复过程中,我们请专家进行了专业勘探,对坟墓进行了定位。茔地清理过程中发现墓碑座1个、残损石人3个、望天吼座1个及一些碗、碟、墓砖等实物。这次祖茔修复,只恢复了四座坟墓,且按同比例进行了缩小,安放了少量石像生,远未达到原有数量和建制规模,但已属难能可贵。

修复祖茔和抢救家族文化难度较大。金全、道林先生及时进行了指导。学新先生年过八十,搬个凳子坐在茔地看着施工。道林先生不顾年高体弱,多次回来协调茔地事宜,组织族人捐款,到现场解决问题。明安先生不辞辛苦,组织祖茔修复、茔地协调、捐款等事项,有力推进了工作。道寅先生把祖茔修复作为主要事情来做,并义务监工近四个月。根玉、道义、根银、【家祥】先生等人积极参与,主动负责,并投入了大量义务劳动。春成、春朝先生等人积极配合有关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

修复祖茔所需费用较多,广大族人积极支持,踊跃捐款。其中,成远、洪聚、小明、【家祯】、伟忠先生等成功人土捐助了大额资金;志勉、鹏超、道远、道东先生等族人慷慨解囊;家兰、道梅、信燕、洁玉、风玲、信征女士等李氏姑娘,虽已出闺,也积极捐资赞助。小锁、伟忠、成远、明、道才、信然先生等六人捐助了祖茔石像生及绿化、道路铺设费用。

筹委会为捐款族人立功德碑,并载入族谱,以表彰其善举。2017年4月,立《李氏祖茔修复记》碑一通,《功德碑》五通,并于4月4日清明节当天在祖茔举行了祭祖。

需要说明的是,2023年9月,我们对家族历史再次进行了考证,形成了初步结论(详见家族渊源考证),炳祖公墓碑“始祖”应为“世祖”,其它碑文均以这次形成的初步结论和本族谱记述为准。

筹委会

二〇二三年十月

上一篇:一九四六年宛东李氏联宗会族情况回顾

下一篇:宛东郝寨李洼李氏族谱编修情况简介

李氏字辈
李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