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昝氏溯源
蓬溪昝氏溯源
祖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所产生的观念,所以在祖籍的追溯和认定上,通常是以父系家族祖先生活过的地区为祖籍,而不必参考母亲或外祖父的祖籍。祖籍是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地。根据史料分析和考证,蓬溪昝氏入川始祖仕聘公来自山西洪洞县,祖籍为山西太原。
一是前谱命名为昝氏《太原氏谱》与山西太原有关。顾名思义太原氏谱也就是太原人氏的家谱,因为家谱命名有多种方式,其中采用“地名+姓氏”的方式最多、也最为常见,亦可以采用“郡望+姓氏”的方式命名,瑞禄公将前谱命名为《太原氏谱》正是采用的这一命名方式,说明蓬溪昝氏的祖先源自山西太原,郡望是太原郡,堂号为太原堂。
二是仕聘公于明朝洪武初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据史料所载,由于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乱及天灾人祸导致湖广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初建的明朝决定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往全国各地陆续移民数百万,持续了几十年。洪洞县大槐树位于山西南部的交通要道上(古官驿道),是山西移民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的集合地和出发地。据文献记载和众多专家学者考证,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强制性移民,大多来自山西中南部(主要是太原府、平阳府等2府17州66县,其中昝氏移民主要来自平阳府的洪洞县和赵城县),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或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根据《明史》等记载,移民流向分布在如今的30个省、区、市的2217个县市,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在今大槐树移民祭祖堂内供奉着881个姓氏的先祖、始祖牌位,其中昝姓祖宗神位供奉在五号供橱,位列第53位。大槐树移民至今已繁衍20代有余(蓬溪咎氏已23代),后裔约有两亿。据推算,从明初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经过明清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四川接纳全国各地移民共计达622万人,占当年四川总人口的62%,其中川中地区约为215万人。今天95%以上的四川人均来自外省,属于原住民的极少。
据前谱记载和祖辈口口相传,明朝洪武初年,入川始祖仕聘公携弟仕节、仕继、仕礼、仕淮奉旨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集中南下过河南,到达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短暂居住,后又听说天府之国四川等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很多,并允许“插标占地”,于是仕聘公兄弟5人同庞氏一道,又从通过移民已经人口众多的麻城县孝感乡,历经长途跋涉之苦辗转迁移至四川遂宁州蓬溪县城西(今赤城镇)凉风垭村柑子园定居。至明末清初,当时的四川经历了空前的战乱、灾害和瘟疫等数十年,人口大量死亡、十不存一,土地荒芜,仕聘公王孺人的裔孙也所剩无几。所幸的是自明末清初始,九世高祖仕林公杨孺人繁衍生息,蓬溪昝氏又逐渐兴旺发达至今。据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志》记载,移民在迁徙途中,那些不愿意移民的男女被绳子捆绑在一起,只有在方便时才能解开双手,因此一有需求就高喊“解手”,相传“解手”一词即由来于此。
上一篇:蓬溪昝氏祠堂
下一篇:蓬溪昝氏族人迁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