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氏家谱网 >> 于氏宗亲网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于航:《嵩县于氏家谱》编成弁言

时间:2024/4/17 16:38:57 发布:新闻编辑部

『嵩县于氏家谱』编成弁言

家谱脩撰,实为养生送死、继往开来之业。何谓「养生」?宗亲兄弟之情,不可无典册以纪之:长幼辈分之伦,不可无系谱以明之。无族谱,则不能办此。『诗』云「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此之谓也。何谓「送死」?古人知先祖之不敢忘,神灵之不敢息,故序昭穆,定宗桃,以显祭祀典章,以别亲疏远迩。无族谱,则不能办此。

『礼』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此之谓也。何谓「继往」?族中子孙,须广知亲亲之谊、敬祖之道,又能明辨血脉源流、支衍端绪,是为生者之义务。无族谱,则不能办此。『周书』之言曰「厥父菑,厥子乃典肯播,州肯获」,此之谓也。

何谓「开来」?家谱既定,后之来者自当惇睦族成,携同共进,受家训之教,习族贤之事,传先辈之业,启后嗣之志。『孝经』之言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此之谓也。盖世系族源意识之昌盛,实溢觞于春秋之问。彼时周室东迁,王纲失坠,诸侯竟起,戎夷交侵,故列国自公卿以至于大夫士,乃皆历叙世次,溯源先祖,合族姓、联姻姬,以抟成我华夏。自今观之,家谱之为用也亦大矣!

吾族中长辈乡贤有志于斯,遂有编纂『嵩县于氏家谱』之议。二十世孙继章倡之,于氏父老昆弟和之。答先恩而昭后人,理支系而合故宗。为求认亲归祖,不辞辗转豫、晋;只愿恋乡思粹,宁惧劳顿舟、车?奔波数千里,细查缕析抄碑刻;驱驰七八载,详核各记访宗祠。考镜源流,辨彰文献,探研族世,见渡寻津。甘苦尽尝,硕果结枝。知我嵩县于氏,迁自洪洞槐树前,宗承新密灵山下。先祖托处密县,躬耕陇亩,族姓人丁,渐兴渐扬。其十一世时始分宗散叶,远涉陆浑,扎根嵩县于沟。此亦若冥然有天意焉。请言其故:周文王扑伐邘、崇以图藕商,武王封建同姓于旧邦以安天下·今我满县于氏正武王所封邦国之后,又兼居文王履及之崇国故楂,思接千载,情通万古。昔为周朝大夫叹惋之地,今成于氏宗族发迹之区,辛有伊川之概可以休矣!更蒙有志宗亲同心协力,共襄盛举,寻访亲族故老事迹世次,积为巨帙,户置一编。世谱既成,庭训既明,继武扬勋,任重道远,子子孙孙,敢不敬慎从事,以光吾族之旧美欤?

小子披览谱系,敬承家训,溯迹先人旧踪,不能无感。篇文将尽,不揣浅陋,敢赋诗一章以纪此盛事,悦亦合于儒者「慎终这远,民德归厚」之教乎!

家谱撰定历艰辛,亮波辗转心意真。

祖宗世承指新密,桑梓枝叶向旧根。

邦崇故地半耕读,文武明德昭华芬。

守先待后承族训,慎终追远斯教深。

二十四世孙于航记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史——先秦秦汉史专业)

上一篇:嵩县于氏宗亲理事会和于氏族谱编委会

下一篇:嵩县于姓寻根认祖呈文

于氏字辈
于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