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氏家谱网 >> 高氏宗亲网

山西乐平里义居都九甲高氏

时间:2024/5/7 11:44:05 发布:新闻编辑部

山西乐平里义居都九甲高氏

我们这一支高姓来源于上述的哪一支?

由于历史久远,又没有族谱记载,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答。我们只能到故乡去寻找祖先,尽量追溯到更远的先辈。

这里先说一说“里”、“都”、“甲”是怎么回事。

宰都甲制起源于北宋(960-1127),为地方政权建制上实行的一种户籍制度。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其新法共十条,第八条为“保甲制”,即凡农村住户,不分主户、客户,以十户为一甲,每十甲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5000户)。凡家里有二丁以上的,18-45岁者,出一人做保丁,保丁选出有实力、有能力的人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

明朝沿袭了宋朝的地方建制,只是将“保”改为“里”,里又等同于“都”。县下设都,都下设甲。民国时又将里、都改为乡、镇,人口满五万以上者称镇,不足五万者称乡。

都甲是一种户籍制度,主要是为了征收田赋。一个人或一户迁出外走,仍然要回原都甲交皇粮国税(旧称人丁财)。人去世后,在发丧的“路引”(路条)上要写上都甲,以便死者的灵魂能回到故里。里、都、甲一般以序数命名,一都一甲,二都三甲……“都”,也有以当地地形地貌、重要建筑命名的,比如黑河都、大堡都等等。

那么乐平里义居都是怎么回事呢?

据山西《临县县志·行政区划》第一节<都里制>记载:

明洪武初年实行都里制,本县领7都:东白、孝才、甘泉、义居、招贤、在师、并阳。洪武二十四年(1391)增为15都:在城、太平、长乐、东白、南都、孝才、永吉、北都、大吉、师庄、善训、安业、甘泉、义居、招贤。天顺六年(1467)增加禾丰、崇礼二都,为17都。崇祯年间(1628-1635)因人口减少,合并为5里:在城、礼陶、乐淑、仁让、义路。清继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里名为:在城、长盛、永泰、保安、乐平,并将原17都分属五个里:

在城里:下辖:在城、太平、长乐、东白、禾丰五个都;长盛里:下辖:南、孝才、永吉三个都;永泰里:下辖:北、大吉、师庄三个都;保安里:下辖:善训、安业、甘泉三个都;乐平里:下辖:义居、招贤、崇礼三个都。

“都”无论地域大小,村庄多少,人口多少,一律划分为10个甲,每甲少者一姓,最多者24姓。

为什么称“义居都”?

现临县三交镇任家坪村有一古寺——义居寺。据碑文记述:“临县城南六十里,古刹义居寺,始建于何代,尚待考证。……北宋政和年,明、清分别进行过重修。……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旁有万佛洞,传凿于北魏,与云岗石窟比肩。”因有此千年古寺,故都名以寺名命名为义居都。

义居寺原名佛堂寺,金、元时最为兴盛。清顺治年间,该寺野草丛生,瓦砾狼藉。那年深秋,佛堂寺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翁,他办起“义灶”,赈灾救民。周边百里的饥民闻听佛堂寺来了一个居士(俗家子弟信佛教的,称居士),一时人流如潮,寺内炊烟昼夜不息。这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谁也不知其尊姓大名,然因其仗义疏财,义诊救民,大家就称这位佛家居士为“义居士”。久而久之,佛堂寺便成了“义居寺”。(据王洪廷、张海红《临县家谱文化》)

至于“乐平”,则取“礼乐升平”之意,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附地图)

高氏先祖高在畔显然就居住在这里。具体在现在的什么村?2015年10月、12月编委在三交镇做过两次调查,情况是:

一、三交镇高家沟村,为乐平里义居都八甲。本村薛氏属乐平里义居都右十甲。

二、三交镇胡家圪垛村。这里现在没有高姓人居住,大多数为郝姓,他们属义居都七甲。据68岁的郝乃顺说,他爷爷在100多年前买了本村高君义的地和四孔砖石窑。100多年前本村居住着高姓人。高君义卖了地和窑洞后移居别的地方,其后代无法找到。

三、三交镇高家塔村,这里的高姓村民是崇礼都九甲,与“义居都”相距较远。

四、东王家沟村,这里现居住村民都姓王,为义居都九甲。

五、墕头村,为义居都九甲,本村现大部分人姓王,姓高的有八九户。我们认定这里便是先祖高在畔居住之村。有高姓先辈居住的旧石窑遗迹及砌过石窑的石块。但当地现没有龙王庙,只有观音庙。

高在畔兄弟如何从临县来到米脂、神木的呢?

这里有一段公认的历史传说。大约250多年前,因年成不好,高在畔弟兄俩密议离开临县到黄河西岸那边(陕西境)。家乡有一大庙,供奉有青龙、黑龙、红龙、黄龙、白龙,谁要出门,都需到庙中敬神,以祈求一路顺风,平安。弟兄俩敬完神后坐下抽烟,忽然看到红龙爷的塑像在动。兄弟便问:“你老人家也想跟我们走?”红龙爷做了“是”的动作。弟兄俩商量如何拿上红龙爷的塑像走呢?他们拿出老蓝布白裤腰的新裤子把红龙爷裹起来(一说把红龙爷装进裤子里),背在背上开始上路。家乡人得知他们偷了红龙爷后便追了上来,他们跑到黄河边,面对浪滔汹涌的黄河,弟兄俩对红龙爷说:“你老人家要是真有神神,就不要叫黄河把我们淹死。”说完就跳到黄河里。(还有一种说法,两人将新裤子的裤腿口扎住,裤腰往水里一冲,两条裤腿立刻充满了气,像救生圈一样,两人抱着它过河。)这时,只觉得黄河水只能淹到脚踝处,两人很快就跑到河对岸。而追来的人,谁也不敢下水,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俩从黄河水上漂凫到对岸而无可奈何。

兄弟俩过了黄河又怎么走?

其一:据高永昌(高四仁的曾孙)老人说:两人背着红龙爷到了神木县孙家岔的好赖沟,在一个小渠渠旁住下,以后这个地方便叫做“高家沟”。并用三块石头垒起一个小庙,供奉红龙爷。以后,凡是这兄弟俩的后裔,不管迁居到哪里,都要建庙,最简陋也要用石头垒个石堆,供奉红龙爷牌位或者塑像。

就在高家沟东边的朝亥梁,过去就有一座大庙“崇龙寺”,是高家人盖的,供奉着红龙爷的塑像。这座庙过去香火旺盛,和尚很多,每年六、七月间举办庙会,高家人都要来朝拜。崇龙寺在“文革”中被毁。

2009年6月5日动工重建,各界捐款100多万,于2011年4月13日竣工。而今崇龙寺正殿内正中供奉“赤龙老爷之神位”,左边供奉“水神老爷之神位”,右边供奉“风伯雨施老爷之神位”,均为红脸神仙塑像。正殿楹联:“育万物功同厚地,济苍生德配高天。有求必应”;东殿为宿舍;西殿供奉观音菩萨,楹联:“玉瓶能容四海水,尘拂扫清万里埃。救苦救难”。

山门楹联:“出南海驾祥云霞光万道,净水瓶洒甘露普渡十方”。门额:“崇龙寺”。山门对面有一大戏台。寺东立一旧碑,字迹漫漶,不可辨识。

而居住在神木县西沟镇沙沟峁村的高金斗(比高新义、高四仁大两辈)一门,也建有一座“红龙爷庙”。

其二:两人从临县过了黄河,先去了米脂县。因为这里离米脂近,米脂的农业条件又好。若干年后,一人去了神木。

其三:弟兄俩过了黄河后便分开走,一个去米脂,一个去神木。

其四:两人一块去了神木,后来一人去了米脂。

高新义的先辈到了陕西的米脂。清末发生了回民起义,高新义一家遭到灭顶之灾。

关于回民起义,历史上有确切记载。清朝从同治元年(1862)至光绪三年(1877)的十几年间,名义上的皇帝虽然是载淳,但朝政大权一直被其生母慈禧太后操纵着。这期间,全国的局势极不安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西北边境也不例外。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陕西、甘肃、新疆地区的回族人民因不堪重负,被迫首先举起了义旗。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化龙领导的以灵州金积堡为中心的回民起义军。同治三年(1864),马化龙的回民起义军袭击了鄂尔多斯地区;同治五年(1866)夏天,马军又袭击了榆林所属各县,6月份攻陷靖边县城和怀远县城,并包围了榆林府城,后被击退。同治七年(1868)春,马军再次袭来,先后占领了柠条梁,攻陷了除榆林城、定边城、府谷城之外的所有城堡,柠条梁受到血洗。直到同治十年(1871),这次回民起义在清政府镇压下终致失败。(据袁志忠《百年风云》)。这次“回民起义”,起义军屠杀手无寸铁的汉民一百多万,许多地方遭到血洗,许多忠良被灭门,即以说成“回乱”似更为确切。完全是一场民族仇杀。

据《米脂县志》记载:

同治六年(1867)

关中回民起义军北上。八月,围米脂城。清陕总督左宗棠派兵剿回。十月初七、八,回民军到庞家山,并攻打县城。知县张守基指挥守城。清游击杨树崇率兵与回军交战,回军向怀远(今神木、横山)撤退。

十二月,甘肃回军进入县城西青草坪,被清将刘瑞冕击退。

同治七年(1868)

回军进入县境,榆林左营游击李允芳率兵阻击,在碎金驿(今属横山)战败,自焚而死。二月、四月、七月、十月,回军在境内多次与清军交战。

同治八年(1869)

十二月,回军围攻桃花峁寨。清榆林镇总兵刘厚基拨兵南下,回军退走。

同治九年(1870)

一月十八日,回军进攻米脂,登北城,受城防团阻击,未能进城。据米脂农民作家李长江《清同治年间回乱期间陕北实录》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秋,左宗棠大兵进人陕西。由于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迫使在陕南活动的回军大部蜂拥至陕北。回军到处攻城破寨,大肆烧杀掳掠,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回军千余人进攻靖边的杜家大台,民团寡不敌众,退至崖窑内(见照片)。回军一面用铁索悬木坠崖窑外,一面在崖窑下边堆放柴草,纵火焚烧。一时烟焰熏逼崖窑,崖窑内老幼男女均被熏死。一日内连破四崖窑,熏死百余人。

同治九年(1870),回军奔袭米脂县城未果,转而撤走,渡过无定河进入石沟河,到党坪翻山,途经米脂沟来到三川口,所走之处焚掠一空。

沿途百姓纷纷并村入寨,上崖窑避乱,有的则藏匿在沟堑、山洞里。

高新义当时居住在米脂县某地,他是一位饱学之士,常受邀到外地讲学。这一天,他外出讲学。他的家人听说回军杀来,一起藏到窑洞中,结果一家三十余口被回军放火熏死。等高新义回来,刨出众人,只发现自己3岁女儿未死。高新义面对惨状,痛不欲生。他举目无亲,只得带上小女儿去神木县孙家岔高家沟找亲人。这时他大概二十八岁左右。这事应该发生在1867年。由此推断,高新义大约生于1840-1843年间(清道光二十一二十三年),为记述方便,我们确定为1840年。至今有170多年。

高新义的家在米脂的哪里?

由于当时的米脂县管辖范围比现在大得多,半个子洲及横山县、佳县的一部分都属米脂管辖,所以高新义当时居住在哪里,虽经多方探寻,仍无结果。

米脂县城及周边乡、镇确有很多姓高的百姓,据说有九大支,而最著名的是东高与西高。据东高氏(原米脂泰安里九甲)《高氏族谱》记载,其先祖是山东的高夷,后迁居安徽合肥(江南泸州),又从合肥到河南,再到山西洪洞,明朝时从大槐树移民到米脂,其都甲是泰安里九甲。而西高,与东高本是兄弟。据说东高当过土匪,西高为避祸,便与东高分家,另立门户。西高的都甲是万丰里五甲。其祖源,据《米脂万丰里高氏宗谱》记载:“我高氏于元季由江南泸州府瓦踏村昆仲三人,一迁上郡,二同迁米邑。万丰里五甲高庆即我高之鼻祖也。葬于北门外班家沟左。”(元季——元朝;江南泸州府——安徽合肥,昆仲一弟兄,上郡——榆林,米邑——米脂)。不东不西的高姓,有一户说来自浙江,与岳飞有关。总之,没有从临县来的高姓。这样,探寻高新义先辈居住地的事便无果而返,难以深入下去。

神木县高家沟的这一支高姓,其先祖现在能追溯到的是亲兄弟四人(高大恒、高二恒、高三仁、高四仁)。这四人与高新义,应该是同一尊祖(天祖)。故《高氏家谱》将这一支与高新义一支并列编写。还有一支为高金斗,比高新义、高大恒高两辈,居住在神木西沟镇。

上一篇:永丰村《后街高氏家谱》编撰委员会

下一篇:没有了

高氏字辈
高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