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个统一 做好三件事情——蔡可如在宗谱文研会主要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做到三个统一 做好三件事情
——在宗谱文研会主要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蔡可如
搞好“六修宗谱勘误表”和“功绩簿”的工作,是去年12月15日全体人员总结大会上提出要做好的两件善后事项,是介于我们修谱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今年初,成坤已在微信上发出过相关问题“公告”。4月5日主要成员会议上也作了布置和分工,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出席人数较少。有些宗亲对为何要做和如何落实的问题,还有些不明确。 时间已处 6 月份,还未有明显效果。我与成坤商量,有必要开会对这两个问题,进一步统一认识,统一做法,统一要求。作出部署,以保证今年把这两项工作做好。
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前些时我作了思考,分别搞出了实施方案,今天请大家再讨论一下,可以作些修改,一旦定下来了,就要把这件事项向前推进。
关于《勘误表》问题。由于我们如皋蔡氏宗谱六修谱运作过程中,有多种特殊性,加上后期修谱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受到干扰,时间过于急促,产生一些错误,不单是在所难免,而是必然会有的(对这个问题今天不展开讲)。因此,确定搞个《勘误表》,很有必要。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重点在哪里,如何向前推进。
勘误工作的重点我认为有:一是源流考中“通天谱总世系一览表”;二是入谱人的名字;三是引用文字(国家领导人关于宗谱、孝道、文化传承题勉、1931年老谱引用名字、福建莆田《蔡氏宗谱》引用文字等);四是人口统计数和《大事记》活动时间等。
重点部分的勘误工作,重点做好。对其他方面的文字,有错的也不应放过。
本着“谁做谁负责”原则,仍由原校勘者负责到底。共同的部分,由主编、执行主编分工负责。
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人员年龄渐高,不少人员已是或接近耄耋之年,戴着老花眼镜伏案校勘,确实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大部分年高的宗长、宗亲,身体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疾病,力不从心的问题凸显出来。
但不管情况如何,工作还是要做的,可以商量一些可行的办法。还是一句老话,看到困难不是被困难吓倒,而是与困难作斗争。
关于补漏问题:如发现漏登记人头、漏落的内容,应该补上。
关于功绩簿工作,同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项。《如皋蔡氏宗谱》第六次修编,是属于抢救性的历史文化工程,几十个人奋斗五年,实在不易,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数十人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剖析一下实际操作的二十几个人的情况。一是普遍年龄偏大,65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二是有相当多的宗亲文化水平偏低,又不是专门搞文字者,且多年不动笔或很少动笔;三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不是种几亩地的收种培管,就是家庭里里外外一把手,有许多家务事要处理。他们都是自愿加入,挤时间做,还有家人对此并不理解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搞就是好几年,常年在乡村邻里奔波,苦口婆心,说服动员,询问调查,一人一字调查登记,再一户一人的核实校对,吃了很多苦,甚至受了不少“冤枉”气。
再从谱的质量看,横比与多姓氏新编家谱比,我们的全谱是难得少见的厚重文化产品。正如南通市档案馆副馆长许建华所讲“本馆所存姓氏宗谱,你们的宗谱,无论是内容征集、文字总量、设计排版、印刷质量,都是最好的。”
这样一部成功修成的宗谱,把每个人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如实客观的作个记载,成为实实在在的历史资料,既体现了他们当时热心修谱的价值,也体现了原“修谱委员会”现“宗谱文化研究会”,对他们无私奉献的认可与肯定,更是一种修谱文化精神的传承,为如皋蔡氏宗谱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很好的教化资源。
会不会有人说,这是搞“歌功颂德”。我们可以毫不隐讳的说:对《如皋蔡氏宗谱》第六次成功修编的所有无私奉献者,都理所当然的应该歌功颂德!我们要求,凡是参与者,无论是参与修谱走访登记一线活动、还是只捐款、或只参与修谱会议(活动)者,都必须给予宣扬、表彰和鼓励,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各人付出的情况和劳动成果。
各人在其中所做的工作有多有少,参与时间有长有短,发挥作用有大有小。因此,所形成的文字也必然有多有少,文字表达也会有所异同,应该承认这个事实。修编宗谱,虽是一项功德事业,但大家辛勤付出,共同完成了一项事业,将各人的辛勤付出,实事求是记录在册,同样是对有功者的尊重和历史负责的表现。如果只写一两人或几个人,是不妥当的,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当然也是不会这样做的。
至于最后有可能一些宗亲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在期限内提供个人总结资料,那也无可厚非,并不会影响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
“功绩簿”各人材料形成的程序是,先由本人草拟,按照《公告》要求写出稿子,交给成坤打印,后及时反馈给个人过目、修改,再打印、反馈,由当事人确认后,统稿、审校、印发。对极少数情况特殊者,由研究会派人协助纂写初稿。最终形成的总结资料达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文字通畅、经得起他人评说和历史检验!
202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