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之迁徙
琅琊王氏之迁徙
琅琊王氏落籍广平府曲周县大钟寨。
历经唐宋,琅琊王氏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城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即燕王扫碑)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乐十五年(1417年),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迁民标准,在近五十年的时间内,从山西省平阳府(二十八县)、潞安府(八县)、汾州府(七县)和泽州(四县)、沁州(二县)、辽州(二县)等三府三州共五十一个县,迁出移民十八次近百万人,其中仅永乐年间就在洪洞县城北贾村西侧的广济寺旁大槐树下七次集中迁民。现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市区域内,以庄、寨、屯命名的村庄,大多是移民及其后裔建起的村庄。
据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之移民事略》叙述:“洪洞大槐树移民,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从时间上看主要是明朝洪武、永乐两朝,但从家谱、碑文及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中,早在宋代就有少量的移民,明朝初期是高潮,一直延续到清朝中叶。”
明朝的某一天,褚庄琅琊王氏先祖在办理了迁徙手续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家乡,更坚定地迈向了千里之外的冀鲁大地,把对未来的美好梦想寄托在那片曾经富饶的土地上。几经辗转,历经艰辛,最终,落籍广平府曲周县城东北20华里大钟寨村,属河南疃社九甲。(据大钟寨王氏言说,与南魏村王氏是一家,褚庄王氏族人也有此说法流传。 )
曲周大钟寨王氏后裔王榮迁居王常村。
据《曲周县志》资料:唐时,水淹广平府,一道士坐在大钟内漂到此地,后修建钟灵庆庙,村名定为大钟寨。这段文字颇有神话色彩,但也同时佐证,唐朝时,此地就有人类居住,是个古老聚落。
据褚庄村王瀧《琅琊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大钟寨人王榮,徙居王常村,承继于族叔敬由,后世续谱者因支派无考,遂奉此祖为始。也就是现在的褚庄琅琊王氏。
必须明确的是,王瀧重修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琅琊氏家谱》第二部分《叙谱凡例》,开篇即说: “前王氏后王氏当初本系同宗”;第四部分《前王氏世系》,开篇即说:“自大钟寨先迁来者为前王氏”。这里所谓的前王氏、后王氏,均系大钟寨迁来王常村,时间相差两代。即:
第一代三人,王〇〇、王一邦、王一仑;
第二代二人,王敬由,王敬止;
第三代五人,王榮、王炳、王勤、王爐、王勷。
至于王常村,是清代与民国前期的村名叫法,取王、常两姓为村名,与褚庄并称。抗日战争时期,统称褚庄。
参考资料:王晓家《中华琅琊王氏通谱绪论——琅琊王氏传承世系源流考》
王荣明《王氏开族始祖——太子晋及其后人迁徙分布》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李吉《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上一篇:琅琊王氏开基始祖汉初王元
下一篇:王常村琅琊氏家谱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