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段氏家谱网 >> 段氏宗亲网

大理段氏考略

时间:2024/7/16 9:17:29 发布:新闻编辑部

大理段氏考略

云南大理段氏的祖源,学术界分歧颇大,各持其说。有说为滇地土著,又有说为西北武威或天水人,莫衷一是,原因在于这方面原始资料的缺乏。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将大量文献焚毁殆尽,使得云南600余年历史无从依凭。

其一,《南诏野史》引《哀牢夷传》称:哀牢有奴波息,生十女,九隆兄弟娶之,立为十姓,段为其一。明成化13年(1477)《故善人里长段公墓志》:“五峰弘圭赤土江里长段公,乃是名家九隆之旺族。”明正统9年(1444)《乡进士例文林郎世袭云骑尉拟谥文庄先生寿山段公墓志铭》、明正统2年(1437)杨宗道《故酋长段公墓志铭》、喜洲阁洞塝村清代《段氏续修族谱序》等均曰段氏为云南土著即九隆之后。段氏为九隆后裔的记载当源于《哀牢夷传》,据王叔武考证,《南诏野史》所引《哀牢夷传》实为《哀牢世传》,乃明人所著。“九隆”神话原见于(汉)杨终所撰《哀牢传》,虽其书已亡,然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曾有所引:“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妇人,名曰少壶,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有一沉木,遂感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沉木化为龙出,谓沙壶曰:‘君为我生子,今在乎?’而九子惊走。唯一小子不能去,陪龙坐,龙就舐之。沙壶与言语,以龙与陪坐,因名曰元隆,犹汉言陪坐也。沙壶将元隆居龙山下。元隆长大,才武。后九兄曰:‘元隆能与龙言,而黠有智,天所贵也。’共推以为王。时哀牢山下复有一父一妇,产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皆象之,衣后著十尾,臂胫刻文。元隆死,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也,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其国谱也。”其中并元衍生十姓的内容,更无“段”为其一之说,《哀牢世传》妄加变形矣,其后著作盖误引之。民国28年(1939)陆军军需总监段克昌续修云南宜良大渡口《段氏族谱》载明末旧序:“滇域未通中国之先,有低牟苴者,居永昌哀牢之山麓。有妇曰沙壶,浣絮水中。触流木若有所感,是生九男,曰九隆族。种类滋长,支裔蔓衍,窃据土地,散居溪谷,分为九十九部。其大者,渠酋有六,各号为诏。其一曰蒙舍诏,其二曰浪穹诏,其三曰邆赕诏,其四曰施浪诏,其五曰越析诏,其六曰蒙巂诏。兵将不能相君长。至汉,有仁果时,九隆八族之四世孙也。强大,居昆弥川。传十世至龙佑那。当蜀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雍闓。师次白崖川,获闓斩之。封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割永昌益州地,置云南郡于白崖。诸部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龙佑那之16世孙曰张乐进,逊位于蒙氏。张氏或称昆弥国,或称白国,或称建宁国,其年系莫可推详焉。蒙氏始兴,日细奴罗。九隆五族牟苴笃之36世孙也。耕巍山之麓,数有神异,孳牧繁息,部众日盛,代张氏立国,号曰封氏。蒙氏伪称南诏,时唐贞观三年也。及高宗时,遣子入朝待命,授细奴罗以巍州刺史。”亦未言及段氏乃九隆之后。

其二,元至正十年(1530)《故理阳寨长官司案牍段琏墓志铭并序》:“案牍姓段氏,讳琏,考其世袭源流,乃楚王蹻之〇〇将官也。威王使蹻伐滇,既克,会秦灭楚,蹻遂留王滇池。以其众分为五将,而已总以统之,因成一百〇〇之属,段氏其一也。其族属爵秩,具有家谱,兹不复赘。”此为庄蹻之后说。此说除《段琏墓志铭》外,尚无其他证据予以支持,所以一般不为学者所取。

其三,唐人林宝《元和姓纂》曰:“魏末段延没蛮,代为渠师。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孙左领大将军,生子光、子游、子英。子光,试太仆卿、长川王;生秀试,太常卿。子英,率府遂郡王,神营州兵马使。”清道光年间《云南通志》上说:“段思平者,其先武威姑藏人,汉太尉段颎之后,云南段氏由姑藏而来。”清朝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张道宗《纪古滇说集》:“宣武幸善阐,留买嗣守国,遂及于篡。后有赵善政、杨干贞等弟篡,…而至武威人段思平,在五代晋时。”《玄峰年运志》:“段氏之先,武威郡白人也。”是为武威郡说。杨慎《滇载记》、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檀萃《诏史补》、王崧《道光云南志抄》及《滇考》等并同此说。

新出土唐建中3年(782)《段公(子英)墓志铭》证实了云南段氏源于西北武威郡之说:“段子英,字子英,其先燉煌人也。当汉氏衰垂,17代祖延,醜莽行忠,信于南陬。子孙相承,代为统帅。洎皇运开泰,曾祖兖糺宗内嚮,愿复故郡。朝廷以段氏恩浃南裔,即拜云南州刺史。俾怀柔之于觑往者,權也。所以完其宗族者,顺也。所以大其门。兖生左武卫大将军憑(凭),憑生赠,扬州大都督。琳宽皆刚果义烈,有勋盟府,故得掌禁卫,出镇方隅。子英即扬州大都督之第二子也。”云南段氏始祖段延源于敦煌,出自武威,当不诬也。

《玄峰年运志》云:“唐时有名(段)俭魏者,佐阁逻风有功,六传至(段)思 平而有国。”《南诏野史》载:“段氏,武威人。祖段俭魏为阁罗凤将,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云南宜良大渡口明末《段氏族谱》序:“天宝十年夏四月庚寅,唐兵伐滇,时有段俭魏者,威武郡人,佐神武王蒙氏,与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逆战于西洱河,大败唐兵,死者六万余人。仲通仅以身免。封俭魏为清平官,赐名段忠国以旌之。遂臣于吐蕃。吐蕃封之为东帝,刻碑国门外,明叛唐非得已也。”清朝冯苏《滇考·段氏大理始末》曰:“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六传生思平。”段俭魏是南诏的开国元勋,《段氏族谱》云,段俭魏是汉代武威太守段颎的第 17代孙。至此段氏世世是南诏的重臣,据统计,段氏先后担任南诏清平官的有名者5人,大将军7人,入唐使6人,刻于《南诏德化碑》上的功臣就有10 人。大理太和村至今尚存的《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刻南诏官员名姓,排在首位的便是段忠国(段俭魏)。段俭魏五传至南诏布燮(清平官之一)段保隆。段保隆之子段思平为通海节度使,此时南诏政权已是风雨飘摇。南诏亡后,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先后建立过渡政权,而杨干贞建立的大义宁国“贪虐无道,中外咸怨”。远在滇东的段思平巧妙地联合37部蛮,挥戈洱海,于937年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起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周边),子孙相继历经22帝王,统治长达316年。宋淳祐12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攻克大理,大理国遂亡。元朝建立云南行省之后,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段氏又出任总管共12代,长达126年。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克大理城,段氏总管结束。

两汉以后,姑臧段氏“子孙散处”,魏时段延一支南下云南,宋时建立大理国。大理国后期改洱海以南诸赕为天水郡、改善巨郡为成纪镇(天水郡所辖县名),揭示了云南段氏与西北段氏的特殊关系,也反映出了大理段氏对其祖籍西北的心理认同。

上一篇: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段氏源流

下一篇:雨碌乡铁厂长箐段氏谱序

段氏字辈
段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