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姓迁徙变迁
武姓迁徙变迁
多种史料证实,殷商君王武丁出自子姓,历史上以山东任城武氏为代表;周平王少子“武”的后裔武虎(或作武儒)出自姬姓,历史上以安徽竹邑(今宿县)、山西文水武氏为代表。
据最新人口统计,全国武氏人口290万,百家姓中排列第95位,汉族人口统计中,武氏人口占百分之零点一八(七)。分布在国内外,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二省,大约占武姓总入口的37%,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9%。河南为当代武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武姓总人口19.7%。全国形成了晋、冀、豫的武姓聚集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武氏族人。由于历史的天灾战乱、朝代更替、谱牒文献损毁丢失,至今保存的有关武氏族谱的典籍寥寥无几,现存的族谱往往残缺断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外武姓热心人士收集增修编纂本族或多地的武氏族(家)谱,大多数是从迁徙始祖接续后代,有的前几代或有缺失,甚至有的地方连家谱都没有,连祖父的名字都叫不出。
在600年间,武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和北部地区回迁。
由武姓历史来源得知,其早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省境内。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姓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变化,其活动区域也不断地扩大。大约到战国时期,武姓之人已在中原一带比较广泛地活动了。从秦末至汉初,武姓大体分布在:盱台(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陈郡(今河南省淮阳县)、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梁邹(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以及今河南省东部一带。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为争夺天下,豪杰竞起,一些武姓之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为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口迁徙比较频繁的时期,武姓之人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迁移,主要在中原一些地区。其后在此地不断繁衍,并迅速地向邻近的山东及江苏等省迁徙。至汉时,山东武氏已经是一个兴旺、显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后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武姓也同中原的土族一起大举南迁,成为了江苏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故武姓有“沛国”郡望,而另一支武氏迁入今山西省境内。唐代时,武姓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则天,使得武姓繁衍达到了极为昌盛时期,武姓也正是始于唐代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大举繁衍迁徙,族派不断扩大,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发展成为一个大族,故武姓有“太原郡望”之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武姓之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表现在江淮以南也分布有不少武姓之人,而且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南方政权中的武姓之人要远远多于北方政权。这是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不断迁徙,尤其是贵族、士人大量南迁的真实情况的反映。在西晋时期朝廷中除了武周、武陔、武韶、武茂等同一家族中人外,还有中书监荀勖的女婿武统、武陵内史武察、青州刺史武沈等武姓之人。后来这些人的后裔大都迁徙到南方。
由于北方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而南方相对比较稳定,导致了大量人口向南迁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武姓之人在内。如后晋时,淮北农民起义首领武约,为反抗后晋的残暴统治,与南唐联系,率众欲渡淮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为发展南方社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太原武氏仍有人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如武从谏,后唐时任幽州牙将,后晋时任濮州刺史。他曾于唐朝末年在幽州为其子娶张氏女,并送回太原老家成亲。其子死后,周太祖郭威当时在太原节度使刘知远手下任职,遂把张氏娶为继室。郭威当皇帝时,张氏已死,被追封为贵妃。武汉球,泽州(今山西省晋城)人,唐末在泽潞节度使李嗣昭手下当兵,后唐时为禁军军校,逐渐升到高位。此人很可能是这个家族中人。武行德,太原榆次(今山西省榆次)人,与文水相距不远,也可能是这个家族中人。在这一时期也有姓武的平民也见之于记载,如后汉时,魏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西)民武进之妻一胎生三子;许州行军司马韩伦残暴刻薄,重税盘剥百姓,被项城(今河南省沈丘)民武都告发,周世宗下诏免去其一切官爵。
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代规模最大的官方移民,是明朝移民的重点。由于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黄淮流域饥荒频发,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以至于“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一种景象,相对安定,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外省大量难民流入山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地区。明灭元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18个省的490多个县市的882个姓氏。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省。
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迁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迁民两次,总计3次。
1.《明太祖实录》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显少……上访户部侍郎杨靖曰:··‘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临清(鲁)、归德(豫)、太康(豫)等处间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2.胡广《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平、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督都府佥事李恪等谕其民愿徙者,验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
3.《明太祖实录》卷223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督都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万三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此处供参考)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相传,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甚为壮观。明政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不忍离去。为此,大槐树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
数百年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武氏宗谱旧谱也记载着“我武氏自山西洪洞实河南隙地,迁居新邑治北纸房村”。综上所述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涉及到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安徽、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这次人口迁徙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大槐树其实是移民集散地,被诱骗强迫迁徙各地的众多姓氏祖先是谁,来自何方,当下是难以查证的(除个别例外)。
中华民族,二万多个姓氏,除异族融入外,万姓同宗,皆为炎黄子孙。同姓亲如一家,“武氏一家亲”有利于团结族人,和睦友善,传承、宣传、发扬武氏精神。通过今后考古挖掘,发现更多更丰富的古代文物,可能寻找到越来越多的家谱记载,便于接续各个姓氏的血缘世系。目前来看,在编修家谱过程中,应避免牵强附会,乱认祖宗的现象;而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严格区分姓氏文化和家谱记载的不同;尤其是多类渊源的姓氏,绝非同一祖先,也不应统一世系。当前,收集现(当)代武姓人士的人文资料、成就事迹、事略传记,载入相应的家谱卷册,给后人留下真实的文字记录,应是家谱(姓氏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北大兴武氏二十一世孙 国文(思明)
辛丑年春
上一篇:武姓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