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郡望
毛氏郡望
毛氏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西河郡:毛姓以“西河”为郡望的源远流长。至今韶山毛氏族谱的扉页和每页中缝都标有“西河堂”字样。韶山毛氏是毛伯郑的嫡系正宗,源于古老的西河地区,所以才如此重视其堂号,以至在每页家谱的中缝都刻有“西河堂”字样。毛奇龄先生以“西河”自称,也是对毛氏郡望的不忘纪念。
《尚书集注》中记载:“谓之西河者,主冀都而言也”。《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记载:“西河东、南河北、东河西”为冀之境域。春秋战国时期,晋陕间黄河中游南流段以东,黄河中下游从洛汭始,由向东改为向北流,沿向北流黄河以西皆称为“西河”,即包括今焦作市、济源市全境,新乡市、安阳市所辖古黄河西岸县市区。黄河下游北流段因淤堵,黄河改道频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部分河东地区也属于西河。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今温县人)居西河教授”,焦作市商朝古都邢丘(今温县北平皋)周边广大地区均为毛姓西河郡望。战国时期魏和汉以后所置西河郡与“毛·西河”没有关联。
荥阳郡:荥阳,古郡县名。治所在今郑州市北古荥镇。据《荥阳县志》载:荥阳春秋属郑。战国属韩荥阳邑。秦置县,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三国魏正始五年(244)析河南郡置荥阳郡,统领荥阳、卷、阳武、开封等8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复置荥阳郡,阳武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566)“卷县入荥阳”。以后荥阳郡辖卷、原武、阳武的隶属关系一直延续到隋朝和唐初,达500年之久。
郡的行政区划沿用至538年,被隋文帝所废,但直到唐朝前期还时有复改郡的现象,直到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荥阳郡才更名郑州。明清以后,黄河数次改道南徙,原武、阳武与荥阳因碍于黄河之隔,才逐渐脱离了辖属关系。
据荥阳县志办的齐先生说:“毛氏荥阳郡望在旧荥阳阳武”,即今河南原阳。唐开元时毛衷为《贺州毛氏族谱》撰写的序中也称荥阳郡望在阳武。晋代毛宝的自序曰:“周道衰,毛伯亡其爵邑,至二十二世祖遂为平原君客,定楚有功,威振诸侯,置守其地入于荥阳,后世以为望族”。可见,毛氏荥阳郡望是因毛遂定楚有功,威振诸侯,置守的地方在荥阳郡内而得名,荥阳郡望就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不过“西河堂”也或是荥阳郡望行成前的早期名称。毛伯的后裔在东晋之前大部分在长江以北生活和活动,到二十二代出了一位著名人物毛遂。据专家考证,毛遂故里在今河南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现遗址仍有“毛遂墓”“自荐亭”等),古属荥阳郡。随后毛伯的后裔毛遂及其家族在荥阳繁衍生息,日益壮大,成为当地望族,直到晋代出了位大将军、州陵侯毛宝,使晋朝廷转危为安,名传天下,因此荥阳亦是毛氏望族。《太平寰宇记》载:“郑州荥阳郡四姓之二为毛氏。”
巨鹿郡:古巨鹿在今河北鸡泽、平乡一带。据《畿辅通志》唐撰墓志铭载:“公讳藻字行斌,家本荥阳,遂因仕历,择里漳滨,故为鸡泽人矣。”毛藻(601—673),今河北鸡泽人,隋末归唐,官居朝散大夫,骁骑尉。咸亨四年(673)卒,葬今河北省鸡泽县西南18里。从上文可以看出:鸡泽人毛藻“家本荥阳”,是因为其先祖毛遂家在荥阳。毛遂自荐有功做了仕,才在漳水之滨的鸡泽挑了一片地方居住了下来。其后代毛藻就成了河北鸡泽人。包括西汉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又拜河间献王博士,子庆为司徒,孙馥为荆州刺史,曾孙榄为汉阳太守,代代为官,都是毛遂的后代,可谓望族。鸡泽县毛官营村,为鸡泽毛姓聚居地,现有毛姓800多人。
河阳郡:河阳是春秋时期的河阳县名,就是现在河南省孟县的前身。河,古代专指黄河,“山之南河之北为阳”,指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河阳正在黄河北岸,太行王屋两座山的南面,故得此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汉朝与三国时期的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部。据考,该地从未设过郡,一直属河内郡管辖。三国魏明帝时,河内人毛嘉拜安国侯,妻夏氏封野王君。野王就是今河南沁阳,孟县与沁阳南北为临,故河阳毛氏郡望很可能是因毛嘉而得。
最新考古发现,“河南发现2600年前东周河阳古城”。(2001年7月)大洋网讯:河南省文物局近日组织专家对孟州市槐树乡西部岭区的一座古城进行现场勘查与综合分析,初步认定此城为距今2600多年的东周河阳古城。”现在的村名叫古周城。《竹书纪年》记载: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春秋》也记载,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河南省文物专家介绍说孟州市从秦汉始置河阳县,一直延袭到唐朝会昌年间。河为黄河,水北为阳,故河阳在黄河北岸。由此可见,“河阳”做为古地名在周时就已有了。而现在的“河阳”已失去了昔日毛氏集聚的繁华,目前仅有毛氏聚集的村庄十来个,人口千余人。
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州诸府州地。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三国时期曹魏国沿置,治所在泥阳(今陕西耀县)。隋朝时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据考,北魏时毛遐,字鸿远,北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世为酋帅,自曾祖毛天爱,至遐四世不绝,毛遐以军功拜骠骑大将军义同三司,弟鸿宾功拜散骑常侍,开国县侯,其“世为豪右,资产巨亿”,北地郡望应是此时该族所得,由于北地郡区划数次变动,区域变化较大。北地郡作为毛姓郡望之地是否与一门忠烈的毛兴与毛皇后有关,也有待于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