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明主编:盛世修谱,编修徐氏家谱,功德无量
编委会主任在2002年家谱发放典礼上的致词
十世来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徐氏家族各位老少爷儿们:
在这百花盛开、艳阳高照的阳春三月,我们终于迎来了唐庄《徐氏家谱》修立完成的大喜日子。今天,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少长咸集,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徐氏家族这一空前盛事。首先,让我们再一次向列祖列宗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他们的后人终于完成了一件让他们欣慰的功德无量的宏伟工程。在此,我代表《徐氏家谱》编委会,向在修立家谱中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我代表徐氏家族,向前来参加家谱发放典礼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家族谱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其意义都在于记载其发展的历史。参天之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史志,详支派源流,以慎终追远。近几年,世界各地传来许多通过查询家谱找到自己祖籍的故事。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发现自己的祖籍在广东;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夫人据族谱确认自己是福建鸿渐村的后人;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的后裔;毛泽东之女李讷发现毛家远祖在江西吉水……在上海图书馆,人们能看到苏轼、鲁迅、刘少奇、蒋介石、李鸿章、胡适、荣毅仁、左宗棠、徐向前等名人的家谱。据统计,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有五万多种。2000年6月,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在北京召开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获得立项。国家文化部就此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通知》说:“它的完成将对积极推动谱牒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其意义深远。”
我们唐庄徐氏家族的祖先历代务农经商,惨淡经营,家境贫寒,历经沧桑,向无家谱传世。至于原籍何处,何时定居唐庄已无从考证,令人嗟叹。我等曾遍访禹境及周边市县徐氏聚居地,均未找到我族源渊,颇为遗憾。据太松伯家藏家堂轴所载,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祖先为徐星。因此我族将先祖讳星尊为始祖,至今已传至十三世。古人有“盛世修志”之说。今天,我族人和家兴,丁旺业盛,人才辈出,支脉广布,修立家谱正当其时。早在一九九八年农历二月二,我族祭祖聚会时就提出修立家谱之事。后因故未能如愿。二OO一年春,经族人商定,成立《徐氏家谱》编委会,邀德高望重的太松伯、文卿伯、法章哥、法魁哥担任顾问,我任编委会主任,朝钦、刚领任副主任,法武、嘉辰等任委员。编委会随即印发了《唐庄<徐氏家谱>调查表》,由国斌、改营、国典、要钦等具体负责按片登记。从此,编修家谱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至二OO一年底,登记资料初步汇齐。
今年春节后,又经过两个月的走访查证、编辑排版、印刷装订,家谱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问世了。我们唐庄徐氏家族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家谱,实乃可喜可贺!但由于有据可查的资料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谱中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以期在下次续谱时予以完善。但本谱足以推源溯流,佑启后人。
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中国文化中的血缘传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有强烈的思乡愿望,每年都有大批的华人不辞艰辛、不远万里回到祖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同延续数千年的家谱有关。家谱,成为各方人士寻根问祖的最重要的凭据。它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由各个家族组成的。每个家族都是民族的细胞。一个人不爱家岂能爱国乎?若每个家庭都能光庭耀祖,为本族争光,无疑中华民族就有希望。
希望我族同仁能以此次修立家谱为新的契机,团结和睦,恪承家训,在唐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发扬“爱国、爱乡、爱家”的传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唐庄,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02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