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漳杨氏家谱(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日前,由我司负责设计排版印刷的《河北临漳杨氏家谱》正式交付客户。据悉,该谱采用古线装订方式,大气厚重。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史、志、谱构成一完正体系,相互印证、补缺钧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国史、方志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而且还包罗了该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和文化的全过程,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的深入研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由此可说,家谱不仅具有自然生命文化的意义,也具有社会历史文化的意义。续修家谱是本家族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上涉及祖宗先辈,下涉及子孙后代,旁涉及本族支系,是一个家族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因此,每一个家族都非常重视。
常言道“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当今社会由于多数家庭没有家谱,不少人只知道父母、祖父母,再往上的祖辈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更说不出自己是哪支哪房。水有源、树有根,如人有祖先。编修家谱的目的就是为了说世系、续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和亲睦族,教育后人。
我们杨氏家族有《杨家庄本族总谱》(以下简称总谱)。因此,我们能清楚知道各代先祖的名讳,知道我们属那支那房。如查阅《总谱》就可知道秦村、三村及香菜营三地的杨氏是同一始祖得春,在九世时还同属名旺公这一支系,如无《总谱》,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有了杨氏家谱,凡是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均可记载并世代传承,因此修谱意义重大。
我们杨氏家族历代都十分注重修续家谱。我家现存的《总谱》,从始祖一世起记到了十六世,中无断代,记载约五百年的家族延续,虽然不能明确地确定何人、何时修谱,但也足以说明了先祖们对修谱的重视。十八世乙朝公在1944年,从他所知道的《总谱》(现不知原件下落)中抄录成现在的《总谱》,历经岁月的动荡、时光的磨难,度过了无数战乱和自然灾害,至今保存完好,实属珍贵难得的传世之宝。可是,因天灾人祸、族人迁徒和受“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总谱》只记载到了十六世,十六世以后的一百多年家族历史,只是从长辈们的口传中得知一些前辈的事情,再无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知情的长辈年高谢世,知道家族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多数支系已经失考,如不及时修谱,若干年后再让晚辈去做困难更大,甚至会有《总谱》断代的危险;再说,现在我们清楚的十五世世瑞公支系中,已有二十二世人出生,已是一个几百人的大家族了,年移时驰,随着家族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迁徙各地安家落户,秦村、三村和香菜营的三支近族亲,在乙字辈时,还都来往密切,到了丙字辈的兄弟姐妹,有的走到一起,形同陌路,更有晚辈只知道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再往上连曾祖父的名字都不知道,多不再按字辈取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续修家谱,否则,我们上愧对先人,下愧对子孙后代。《总谱》上明确写着:“家谱老账以后推此住清”,这是先辈托付给晚辈的历史使命,我们尊祖敬宗,不得遗误。修谱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事情,后代也要代代修续下去。
2010年10月,我的二哥丙东,积极提议续修家谱,遗憾的是他于2011年2月,因病不幸去世,未能实现夙愿。二哥的去世,让我和弟弟丙志倍感修谱责任重大、紧迫,于是于2011年初,我俩向族人提出了修谱倡议,先后得到丙海、丙河、丙忠等族人们的赞同,纷纷表示积极参加、大力支持。续修《总谱》的工作,就在我们家族展开了。
此次续修《总谱》,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原《总谱》中除了世系名册外,缺乏其它文字资料和时间记载,也无其他旁佐材料,给尊祖敬宗、追根溯源,了解家史造成很大困难。且《总谱》在十六世中,只接续了世瑞、世庆和世林公这三支系,十五世中还有世泰、世昌、世和、世安、世孝公等都未在十六世中接续(可能是不知情)。据说成安县和漳河南等地也有我杨氏族人,本想借这次续谱,追根溯源更多了解一些家族历史,联络到更多的同族支系,能将其
接续到族谱中来。但因年代久远、无人回忆,虽经多方联络查询和到安阳、临漳及上海等地查阅图书资料、网络资料,但收效甚微,只有世瑞公和世林公这两支系比较清楚,我们这次续修《总谱》,也只能是先接续这两支系了。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先修家庭小家谱,以便为以后再修族谱奠定基础。
经与族人们反复推敲论证,确定这次续修《杨家庄本族总谱》定名为:《河北临漳秦村杨氏族谱》。新谱有以下特点:一、采用老新体例并用:接续的世系名册,仍采用老谱体例,用毛笔书写,从十七世接续到二十世;二、将《总谱》的原件复制后和接续件一并记入新谱;三、依据《总谱》原件,绘制出从一世到八世世系图(附图1),八世到十九世世系图(附图2),世瑞公支系世系图(附图3),世林公支系世系图(附图4);四、增加了支系家族名册和部分人员的传记、简历和照片;五、经族人反复研究制订了族规家训;六、还增加了孝道文化、九族图,天干地支等知识。
这次续修《总谱》,从公元2011年10月开始,断断续续用了近三年时间,在堂叔乙和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和老伴张永兰、弟弟丙志、堂弟丙海、丙河、丙忠等,在族人和众亲的共同努力下,园满完成了修谱任务,续修成的《河北临漳秦村杨氏族谱》,从家族的祖源地原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经杨家庄、司家庄到秦村,记载了约六百年的历史。通过修谱,不仅让子孙后代知道我们杨氏家族的源流和几百年繁衍迁徙的大致轨迹,而且让已经作古的我族杨氏先人的阴灵有了寄托,其中增加的世系图为族人寻根问祖修通了渠道,驾起了桥梁,谱中增添部分人员的传记、简历和照片,增强了家谱的资料性和观赏性,更重要的在谱中留下的不仅是名字,而且留下了先人们的公德,又让当今在世的人也留下了脚印。我们杨氏家族根连根、心连心,通过修谱使我族同胞进一步加深了解,增添了亲情和温馨的感情,续出了团结、续出了凝聚力、续出了和谐。家和万事兴,我们杨氏家族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也会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不过,也留有遗憾,因天灾人祸和其它历史原因,还有族人未联络到,未参加这次修谱。我们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谱事业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一定会联络到更多族人,再续修族谱时,来壮大我们杨氏家族队伍,让我们杨氏家族更强大、更加兴旺发达!
这次续谱,由于资料缺少,加之年代久远,许多事情只凭口传和参考有关资料而写,加之我才疏学浅,修谱知识少,没有修谱经验,谱中出现差错和问题在所难免,望族人谅解,多提宝贵意见,再续时予以纠正、补充完善。祈望后世子孙,坚持守谱续宗,让家族血缘传递、宗族永继,让我们杨氏家族源远流长,流芳百世。以此为序。
第十九世孙杨丙耀
公元二零一四年
上一篇:河南温县翟氏家谱
下一篇:四川省安岳县共和乡黄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