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字辈查询 >> 仲氏字辈

仲子世家辈分

时间:2024/8/15 9:35:42 发布:新闻编辑部

没有找到你的字辈?长按左侧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老家河南家谱馆微信公众号,私信必回!

仲子世家,“肇自轩辕”,“黄帝苗裔”,“代生圣贤”,源远流长,瓜瓞绵绵,蔚为望族。从始祖先贤仲子诞生以来,仲子世家已繁衍两千五百馀年,传裔八十馀代。

为表明兄弟关系、区别代数,加强沟通交流,铸造浓浓亲情,历代仲氏族人费尽心血,共同接力,终使仲子世家辈分用字由自发到自觉、由相近到局部统一,完成了这一历史壮举。

究竟仲子世家辈分统一用字是如何实现的呢?在编纂《仲子世家谱·濉溪支谱》期间,我认真查阅、研究了一些支谱和其他相关史料,进行了一番思索,尽量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记下这一辉煌历史,以飨族人。

仲子世家辈分演变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时期

一、漫长的自发孕育期

这指的一代至五十八代,时间从东周至明万历年间,约两千年。

从家谱上看,这期间仲氏单传的代数较多,到四十四代仲永宗时,就有二十五代单传,分别是:一代由、三代序、四代称乾、六代丞祖、七代继立、八代羮墙、九代隆、十三代经、十四代伸醴、十六代谋、十八代驰、十九代须、二十二代强、二十五代庆、二十七代濬、二十八代晋昭、二十九代浩、三十代诲、三十一代远、三十七代關、三十八代驾、四十代膭、四十一代凫久(又作扶九)、四十二代运、四十四代永宗。不过由于人口繁衍快、分支较多,同代族人两人及其以上者还是有的,所以在下面的分类统计中,会再次重复提到。

在同代有两人及以上者中,从姓名的构成上看,又有两种类型,即:“仲×型”和“仲××型”。

所谓“仲×型”,即姓名由姓和单一汉字组成,而其单字近似辈分,往往从部首(偏旁)相同或相似、含义相近的汉字中选用。在考查的此种类型的二十一代中,部首(偏旁)相同的有八代,分别是:二十四代(慨、悌)、二十六代(铠、钊)、三十二代(惑、愚、恩)、三十五代(倬、倚)、三十九代(俟、侯、保)、四十九代(基,号益庵;琪,号白庵;祺,号履庵)、五十六代(椿、桂)、五十八代(溋、潭、润、漪、江、淮;灝;沧、洗、渊);部首(偏旁)部分相同的有三代,分别是:十代(勃、动、缵或纲)、四十六代(励、開)、四十八代(爽、潔,单就爽、潔而言,亦可列为含义相近的一代);字形相似的一代,三十四代(在、有);含义相近的一代,五十四代(义、礼、德);而无相同、相近或相似处的仅有五代,分别是十一代(光、述)、十五代(玄、闻)、二十三代(淇、杲)、三十六代(文、奎)、五十七代(鸾、臣、凤、宜)。

所谓“仲××型”,即由姓和两个单字组成,辈分清晰,在考查的十三代中,他们为了表明兄弟关系、区别代数,在给同代人命名时,均用同一个汉字标明辈分,或部首(偏旁)相同,或字形相似,或含义相近。分别是:二代子崔、启(字子开);五代:发志、发意;十二代:洪礼、洪仁;十七代:世德、世昌;二十代:灵台、灵沼;二十一代:时誉、时鸣,时良;三十三代:孝游、孝俊;四十三代:国使、国聘;五十代:世登、世资;五十一代:尔份、尔伸、尔任,尔修、尔侗、尔佾;五十三代:子宁、子发,正相、正卿;五十五代:伯安(其子椿为北宗东支始祖、桂为北宗西支始祖);伯能(与伯安是兄弟,北宗北支始祖);伯玉(居章丘);伯敬(微山南庄)、伯亨(微山西堰)、伯改(迁淮安府);伯孝(居黄县)、伯顺(迁平度)。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历代仲氏族人对辈分统一用字是认可的,是乐于接受的,总的趋势是自发孕育,不断向统一辈分用字方向推进。

二、快捷的“五字辈”试行期

所谓“五字辈”,即“昂、九、三、应、承”,供仲子世家第五十九代至六十三代试用。

在仲子世家统一辈分用字的呼声中,五十九代至六十三代的辈分用字“昂、九、三、应、承”(即所谓“五字辈”)应运而生。这五个吉字,究竟由谁首先卜就,尚待考证。但这五个吉字一面世,就广受欢迎,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很快被北宗不少支系的族人所采用,并逐步推开,到六十三代“承”字辈时已成燎原之势。

(1)先来重点看看山东省的形势

梁山县仲氏始迁之祖名仲昂,仲子世家第五十九代,这里的五支族人及邻近的汶上县、东平县族人自然成了“五字辈”重点试行区。

仲昂,系北宗南支仲龙之三子。仲龙弟兄五个,他亦居三,其父为仲子世家第五十七代仲俊。仲昂育有二子,名九思、九慕;九思子二:三文、三武,九慕子一:三礼;三文子四:君福、君才、君诰、君学,三武子三:可怀、所望、应科,三礼子一:应正;君福子三:承鲁、承邦、承厨,君才子一:东永,君诰子二:东江、东水,君学子二:东玉、东孔,可怀子二:星寅、星瑞,所望子二:峻德、明德,应科子二:承銑、承云,应正子二:承脉、承性。

仲昂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名仲暹、仲㫤和仲冒,仲暹子一,名九锡;仲㫤子三,名九皋、九韶(无嗣)、九功(庠生);仲冒,庠生,因赴京遇贼被围出关,其后在旗,累官郎中。

从谱上看,其馀北宗南支从六十代至六十三代,皆取“九、三、应、承”作辈字,如:九明、九洪、九宾、九州等;三才、三聘、三槐、三列、三仿、三傑等;应标、应榜、应桐、应檄、应乾、应坤、应泰、应观、应兴、应兕、应豹、应徵等。

北宗北支族人,六十代就有取“九”字作辈分的,名九畴。

济宁仲家浅仲庙奉祀生员六十代仲九卿,给其子命名时就未取“三”字而用“于”字作辈,名仲于陛、仲于廷;其孙同样未取“应”字而用“秉”字,即六十二代仲秉贞、仲秉恭;其曾孙中有两位取“承”字、两位用“宏”字,即六十三代仲承缵、仲承述、仲宏猷、仲宏学。

章丘仲氏,也仿照仲家浅仲九卿一支的做法,六十代取“九”字,名九道、九德、九仁;六十一代用“于”字,名于废、于连、于文、于远、于亮、于琚。但也有例外,仲家浅仲九城一支,对采取“五字辈”就坚定不移,请看:仲九城——仲三时——仲应升、仲应和、仲应超、仲应捷——仲承玫、仲承兰、仲承薄、仲承桓、仲承乾、承新、承瑀、承玑、承珍。

平度州(今改市)的几支仲氏族人,对“五字辈”均持积极态度。这个县的东南仲家,六十代全部取“九”字作辈,名九寿、九全、九田、九禄、九爵、九礼,其中九田一支连续四代取“五字辈”作辈分用字,即:九田——三位——应仁——承云。其馀地方则有选择性地采用,比如新河仲庄族人,六十一代取“三”字、六十二代取“应”字,名三恭——应科、应果、应成、应法;西北乡仲家庄族人,六十一代取“三”字、六十三代取“承”字,即三谨;承镦、承镒、承锟、承鋐、承式、承玉、承铣、承钜、承锷,而其中间的六十二代未取“应”字而用“大”字作辈,如大经、大受、大崇、大法、大伦、大昌;七里河族人,从六十二代起取“五字辈”作辈分用字,名应蔫——承宏、承毅。

滕州马庄仲氏六十三代祖名承焕。六十一代三德一支迁江苏睢宁,六十二代应旭及六十三代承府、承训、承暹俱迁滕州峄庄乡池头集。

邹城沃里仲氏,六十一代取“三”字,名三思;六十二代取“应”字,名应召,六十三代取“承”字,名承德。

莱州(原掖县),仲家沟仲氏,六十一代取“三”字,名三任、三健、三界,六十二代用“文”字且放在姓名的末尾处,名辅文、啓文、弼文、佐文;珍珠镇八里庄仲氏,六十代取“九”字,名九全,六十一代则用“从”字,名从兴、从旺,六十二代取“应”字,名应仕、应登,六十三代又用“好”字,名好经、好成、好现、好德、好明、好峷。

即墨仲氏,六十一代祖名三铎,六十三代祖名承旺、承兴、承敬、承教,而六十二代则仿效仲家浅仲九卿一支的做法,用“秉”字,名秉昌、秉毅、秉魁。

泰安仲氏,六十二代祖名应宗,六十三代祖名承统。

潍县流河仲庄(今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郑仲村)仲氏,六十代取名仲九义;六十一代用“习”字作辈分用字,名习学、习举、习武、习文;六十二代用“文”字,名文纲、文常、文五、文有、文德、文从、文伦、文杰;六十三代则全部取“承”字,名承爵、承隆、承明、承乐、承福、承勋、承端、承然、承元、承钦、承玉、承群、承聚、承铎。

(2)再来看看河南仲氏对“五字辈”的态度

总的来说,也是积极的:

——通许仲氏,六十代取“九”字,名九登、九选、九迎、九送、九逵、九安、九正、九才、九仰;六十一代又取“三”字,名三寰、三权、三田、三繁、三员、三宽、三仕、三仁、三真;而六十二代则用“文”字,名文性、文名、文世、文叙、文元、文轩、文祚、文气、文敏、文德、文祚、文左、文右、文印。

——睢县仲庄仲氏,同通许仲氏,六十代取“九”字,名九真、九学、九儒;六十一代又取“三”字,名三全、三忠、三孝;而六十二代则用“文”字,名文池、文士、文河、文君、文师、文惠、文功。

——睢州考城仲家庄(今民权县老颜集乡仲楼村)仲氏,六十三代取“承”字,名承顺。

——襄城仲氏,六十代取“九”字,名九甲、九墨、九德、九直,六十一代则用“正”字,名正贤、正才、正志、正气、正利、正留、正成、正秋、正性;六十二代又用“文”字,名文瑾、文瑜、文瑞、文宝、文淑、文品、文桐。

——汝南仲氏,六十二代取“应”字,名应秀、应炳;六十三代取“承”字,名承根、承玉、承本、承显、承明、承德、承兴、承言。

——范县仲氏,六十一代辈分用字与襄城一样用“正”字,名正尚、正鲁、正鳌、正玠、正方、正允、正俊,正卓、正粟、正儒、正纯、正玉、正寅。

(3)江苏仲氏对“五字辈”的态度也是比较积极的

——宿迁县(今宿迁市宿城区、宿豫区),六十一代仲三宾是当地仲氏始迁祖,其子有三:应敏、应强、应会,其孙亦有三:承质、承纲、承公。仲三宾还有个兄弟,名三德,后裔主要分布在睢宁高作镇、宿迁沙集镇。

——邳州,东支始祖仲椿后裔、六十二代庭息一支自泗水迁邳州,六十三代时全部取“承”字作辈,名承礼、承义、承信、承文、承哲。

(4)河北仲氏也积极推行“五字辈”

——清河仲氏,六十二代取“应”字,名应魁、应元;六十三代取“承”字,名承生、承用、承支、承吉、承瑞、承嗣、承君、承亲。

——南宫仲氏,六十二代祖名应用,六十三代祖名承炜。

——新河仲氏,也仿照仲家浅仲九卿一支的做法,六十一代用“于”字,名于存、于位,于爱、于洲;六十二代用“秉”字,名秉器、秉信、秉安、秉朝、秉瑞、秉全。

(5)安徽仲氏对“五字辈”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五河仲氏的始迁祖为六十代仲枚,迁自苏州。其六十二代取“应”字,名应孟、应曾、应颜,他们兄弟三人各有三个儿子,均取“承”字作辈,且姓名的第三个字还分别有相似之处,请看:承韦、承章、承年;承然、承烈、承照;承法、承沂、承泽。

——濉溪仲氏,系北宗东支始祖仲椿的后裔。其六十一代祖名仲三友,六十二代祖名仲文昭,于清初由山东泗水迁宿州濉溪口,为濉溪仲氏的始迁祖,他唯一的儿子取名仲承爵。

(6)最后,综合看看北宗东支族人对“五字辈”的态度

总的说来是认可并积极推行的。查阅山东泗水、邹城深沟、微山石里,安徽濉溪及江苏睢宁、邳州、宿迁等地的族谱可以看出,他们从六十一代开始使用“五字辈”,六十一代有三阳、三变、三友、三起、三向、三泰及三德、三宾等;六十二代有应鸜、应鹏、应鳄、应鲲、应鳌、应鲸、应化等;六十三代有承琉、承明、承彦、承碧、承玻、承琏、承璪、承瑄、承爵、承硕、承玺、承横、承脉、承裔、承龙、承诲、承周、承言、承美、承继、承镜、承礼、承义、承信、承文、承哲、承经、承伦、承千、承万、承百、承坐、承烈、承印、承道、承业、承建、承亮、承宗、承范、承俊、承云等。

北宗东支族人六十一代中还有用“则”字作辈的,如仲铨的三个儿子分别命名为则显、则威、则达,仲铎的四个儿子分别命名为则荣、则乐、则文、则喻。

北宗东支族人中六十二代用“文”字作辈的也不少,如文韶、文昭、文周、文耀、文瑞、文明、文章、文琉、文珂、文瑛、文璣、文珍等;有用“寅”字的,如仲铨的孙子寅亮、寅恭、寅畏、寅隆、寅翰;还有用“庭”字的,如庭试、庭息、庭燕等。

到了六十三代,均取“承”作辈分用字,北宗东支几乎一片红。

仲氏族人繁衍地域广阔,其馀的就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据说仲家浅族人在“昂九三应承”之前还有“英端明传显”五个辈分,但是未发现有使用者。

从以上情况足以明显看出,仲氏北宗传裔到第六十三代,其谱名上的辈分已基本得以统一,受到北宗族人的广泛认可,实现仲子世家辈分用字统一已渐成气候,实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也。

三、五十个辈分吉字之形成推行期

先唱响序曲:“蕴、耀、振、贻、绪”,即新“五字辈”,至少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就已闪亮面世,是由江苏吴江仲氏族人首卜的,在小范围内,从六十六代起沿用。这是从吴江的一份史料中发现的。

再拉开大幕:济宁仲家浅翰博,因势利导,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起的二百三十年间,先后分四次启用了五十个辈分吉字,其中的前五个吉字,就是吴江族人首卜的“蕴、耀、振、贻、绪”,只是被提前至自仲子世家第六十四代起沿用。

第一次(启用十个吉字)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仲子第六十三代孙(北宗仲虔分支)、翰林院五经博士仲承述决定引用吴江族人首卜的“蕴、耀、振、贻、绪”五个吉字,并首卜“统、延、肇、跻、伟”五个吉字,第一次启用十个吉字,自仲子世家第六十四代起沿用:

蕴耀振贻绪  统延肇跻伟

第二次(续卜十个吉字)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仲子第六十五代孙(北宗仲虔分支)、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耀涵续卜吉字十个:

崇惟昭光辉  怀如敦恒循

第三次(又卜十个吉字)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仲子第六十九代孙(北宗仲虔分支)、翰林院五经博士仲统岚之妻尚氏又卜吉字十个:

封典锡恩广  令德毓贤喆

第四次(再卜二十个吉字)

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仲子第七十一代孙(北宗仲虔分支)仲肇璠再卜吉字二十个:

昌旺胜明煌  荣茂超清香

国祚享祯利  乾坤乐泰康

注: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仲家浅翰博在公布辈分用字时又将七十五代的“惟”改为“维”。

此乃功德无量的一大善事也,必将永载史册,千古流芳。

仲子世家辈分2.jpg

仲子世家辈分用字统一后之观瞻

一、仲子世家五十个辈分吉字被平稳推向全国部分地区

济宁仲家浅翰林院五经博士仲承述第一次启用十个吉字后,自己首先带头使用,给其子取名蕴锦、蕴镛、蕴镜、蕴釬、蕴鐄,以后,仲家浅族人也一直为各地族人做出表率。嘉庆二十年(1815年)翰博编修《仲氏家谱》时,在“凡例”中规定:“凡我族人,各照本宗支派,取吉字作一上字,再添一字作连名,则行辈不能紊矣。若不以此字排名者,不许入谱。”这无疑加快了济宁辈分吉字向外扩散的进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各地草谱发现,一些没按仲家浅翰博制订的辈分取名者,入谱时名字体现了辈分,但未必是其真实名字。

例如:

山东黄县仲思极,谱上是仲九极;可贤,谱上是九贤;亨,谱上是三亨;堪禄,谱上是应禄;学孔,谱上是蕴孔。

山东莱阳仲美玉,谱上是仲耀玉;纯信,谱上是振信。

山东梁山仲可怀,谱上是仲应怀;所望,谱上是应望;峻德,谱上是承峻。

山东巨野仲家堂(今属郓城)仲希舜,谱上是仲三舜;腾蛟,谱上是应蛟。

河南襄城仲邦玉,谱上是仲承玉;国硕,谱上是蕴硕。

这种不顾事实、擅改族人(甚至是已故族人)名讳的做法,不可取。各地在修谱时,应恢复其本名;同时,对当代族人登记入谱时,也应用其身份证上的名字。

山东的梁山、泗水、巨野、莱州、即墨、莱芜、平度七里河、诸城、东平、微山石里,河南的虞城、夏邑,安徽的濉溪、宿州,江苏的睢宁、邳州、宿迁等地均按统一的吉字命名。河南汝南族人应秀一支十三人、应炳一支六人在第六十四代均取“蕴”字作辈分用字,如蕴英、蕴登等。商丘县(今商丘市梁园区)蕴籍一支、睢州考城县仲家庄(今民权县老颜集乡仲楼村)蕴奎一支、虞城黄里村仲庄(今田庙乡刘杨村)蕴祥一支、虞城姬塚村仲庄(今山东省单县高韦庄镇李庄村仲庄)蕴伦一支等,也是从六十四代起使用统一的辈分吉字。安徽濉溪仲氏六十四代蕴福、蕴昌、蕴贵、蕴恒弟兄四人,当地通称“老四房”,他们至今一直使用济宁吉字。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对统卜吉字的宣传并不广泛,大陆解放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又政治运动频频,亦无得力的机构或团体过问这件事,因而知晓这五十个吉字的族人很少很少。就濉溪来讲,传裔到第七十五代就已出现了辈分用字危机感,“崇”字辈后就出现了“米”字辈。

历史车轮前行至1987年,倒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全国总的形势很好,政治气候转暖,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改革开放稳步推进。这一年的5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题为《自战国迄今已传76代 子路家谱在讷河县面世》的消息,随后全国各大报纸及时予以刊登。这在全国学术界和仲氏族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惊喜。

我当时还在濉溪县人大常委会任职,尽管“文革”阴影尚未完全散尽,仍心有馀悸,但由于心情异常的激动,仍奔走相告。同时,我夜访烈山农技校退休教师、我县蕴恒系任圩村老族长、仲子世家第七十代仲延临。他对我的突然到访也很感动,尽管他长期遭受所谓“历史问题”的纠缠,但仍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亲手将一张手抄统卜的前三十个吉字的纸条交给了我。我如获至宝,心想“崇”字辈后如何续法终于有章可循了!我便加上标题《仲氏辈分诀》,连同上海《新民晚报》上刊登的那篇“子路家谱面世”的消息,挂着我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一并打印,分送给当地和迁居外地的濉溪籍仲氏族人以及碰到的外地族人,以共享愉悦,以后又多次翻印分发,为濉溪仲氏参加第四次修谱提早进行了思想准备。

1996年,同属北宗东支的江苏睢宁仲氏族人跻利、伟烈、崇仁等,在赴山东省微山县仲家浅村寻根问祖后来濉溪联系修谱事宜时,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邀约部分有代表性的族人共商此事,大家一拍即合,决定濉溪、睢宁两县联合修谱。1997年6月,濉睢支谱告成,共四卷,将含有五十个统卜吉字的《仲氏字辈谱》收进谱中,放在卷一。

仲研会濉溪分会成立后,一直重视对五十个吉字的宣传,除逢会必讲外,还充分运用自办的内部刊物《濉溪仲研》,于2007年12月1日在其第一期“资料选登”栏内刊登《仲氏自64代后字辈排列》;于2012年5月28日在其“2012年年会专辑”的“资料选登”栏内又再次刊登《仲氏自64代后字辈排序》。就在这一年的分会年会上,分会通过决定,于2012年6月启动第五次修谱,以后,又组织专人研究编写《仲子世家辈分简史》,并决定将其连同《仲子世家世系》《仲氏姓源、播迁与濉溪支系的来龙去脉》《仲子世家谱志修纂史》《仲氏堂号》《文昭祖当年为何执意来濉溪口落地生根》《濉溪仲子祠史话》《仲子世家世系(濉溪版)》及《部分地区仲氏族人自64代起统卜辈分用字与代数对照表》等一并收入谱中。

二、因繁衍速度不同,各地开始使用的时间不尽一致

山东微山南薄梁六十三代承科一支,其三个儿子取名天崇、天有、天资,从六十五代起才开始使用统一的吉字。

微山两城六十四代天祥一支,给儿子取名耀畏,到六十六代又用“连”字,取名连法,之后才连续使用统一的吉字。

邹城朝阳天瑞一支,六十四代未取“蕴”字,到六十五代取名耀仰、耀戴,但到六十六代又未取“振”字而另用“连”字,取名连生、连节。

泰安族人,六十四代取名衍琮、衍琛,之后才用新统卜的吉字。

滕州池头集六十三代仲承府、仲承训、仲承暹三支,各有一个儿子,分别命名天露、天伦、天命,未取“蕴”字,到六十五代也未按统一的吉字取“耀”字而另用“兴”字,命名兴西、兴法、兴旺;兴礼、兴臣;兴玉、兴良、兴莹,之后才正式使用统一的吉字。

北宗东支六十一代仲三友之四子仲文耀,后迁至常玉屯,至今也未查出这个常玉屯位居何处。仲文耀子一名仲承硕,其孙子就取名衍均(六十四代),到六十五代又用“兴”字辈,命名兴德、兴育,直到六十六代,才与统一的吉字吻合起来。北宗东支仲子第五十七代孙仲凤的后裔迁江苏睢宁,其六十四代裔孙有三十位,全部用“衍”作辈分用字,从六十五代起,才与统卜吉字一致起来。

三、各地对个别辈分用字作了些变通处理

七十一代“肇”字,南宗族人及北宗部分支系的族人以“兆”代替,其理由有二:一是先贤仲子的曾祖父名叫仲肇,为尊祖避讳;二是“肇”字常被人写错,“户”下面多写个“口”,下面明明是五横却写成三横,故干脆改用 “兆”。

七十二代“跻”(第一声)字,某些地方亦写作“继”“纪”“计”“济”字。

七十三代“伟”字,某些地方写作“卫”字。

七十四代“崇”字,有的地方写作“从”字。

七十五代“惟”,亦作“维”。为了避免与七十三代“伟”混淆,有的地区(如江苏赣榆、邳州,山东费县、日照、龙口、莱阳等地)把此字置于名字末尾;有的地区不用此字而改用“启”“其”“米”“飞”“宇”。江苏沭阳族人中就有两个叫仲其林的,都是企业家,大、小其林分别为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和会员。濉溪分会有位副会长就叫仲米超,还有位会员叫仲米川,其先祖是单独从山东梁山等地迁过来的。这四位都是仲子第七十五代裔孙。

七十六代“昭”与七十一代“肇”字音相近,尽管相距多代,但仍然感到易混淆,江苏沭阳、山东青岛浮山所部分族人就作了这样的变通处理,将“昭”放在姓名的末尾处。山东五莲部分族人则用“绍”代替。

七十八代“辉”字,在江苏赣榆当地方言中有不雅之意,说“辉”这个读音是骂人的,故部分族人就用“亮”字代替。

我想,这种“大统一、小变通”的处理办法,对全面推行统卜的辈分吉字,保持世系有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应该给予充分理解。

由此更进一步想到:由于仲氏人口繁衍速度的加快,一些很快会用到的统卜吉字,如:八十一代“敦”、八十三代“循”、八十四代“封”、九十一代“毓”、九十三代“喆”等,或因起名时选择性馀地较小,或因笔画较多难写,或因字音不易读准等,同样会遇到起名难的问题。还要想到,越往后,像“超”“香”“乐”“泰”“康”等吉字,就越难起名,当然这是后话了,还远着呢!我在这里只是想提个醒,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华夏仲氏网,应有应对的思想准备,在“稳大局、巧变通”上尽早动动脑筋,这应该不算“杞人忧天”吧?

四、对尚未入仲子世家谱系的族群的问题正在引起重视

内地和边疆尚有一些大的或较大的族群,至今仍未与仲子世家这个大家庭联系上,对他们的世系状况尚不清楚。这就需要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尽快联系上,让他们了解仲氏谱志,尽力使其与仲子世家世系接上轨。

五、对统卜吉字切勿生搬硬套、草率对接

“五十个吉字”仅限于代系分明、知道是先贤仲子第多少代后裔的族人自愿使用。暂未符合这个条件的地区的族人,切勿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对号入座。在这个方面已有“想当然硬接世系”的教训,望能引起重视。

有的族人至今对不上仲子世家世系。比如,上海的仲永根,上海市公安局原政治部主任,仲子历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高级顾问,他一直未弄明白自己是仲子世家第多少代,只知道早年是从江苏常熟迁往上海的。据科举档案,常熟仲氏始迁祖名仲德懋,仲子第五十一代裔孙。常熟仲氏善于经商,明朝时就已成为当地首富,不少族人西迁入县城,但祖墓一直在长江边上,六十六代仲嘉德曾捐款重修,立碑为记。常熟仲氏还一直重视读书,明朝嘉靖辛酉年,出过举人仲举之;清朝乾隆庚辰年,解元仲嘉德横空出世,其子仲应钧于乾隆乙酉年再次中举人;到了同治庚子年,又出一位举人仲良树。永根的后人可以顺着这条线慢慢查找。甘肃兰州的仲远,当代著名画家,尤其擅长画骆驼。据他说,他的老辈元朝时就迁居甘肃了。我们俩曾见过两次面,还通过信、打过电话,他对至今仍未对上仲子世家世系心情很急切。我曾同仲崇义同志商量过此事,但至今仍无理想的结果。

我想,如着实一时无法与仲子世家世系对接的,可否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暂且自成体系、自卜吉字,以待调查研究的深入,再对照归入大系。

在这方面,河南光山和湖北红安、麻城的仲氏族人早在二百一十多年前就已经试定字辈了。

据光绪三十年济宁仲家浅谱记载,河南光山县仲氏始迁祖为四十六代仲開,系仲子第四十五代嫡长孙仲蕳之次子,在宋英宗(公元1064年-1067年)时任光山丞,卒不能归里,因家焉,未通谱系。湖北红安、麻城仲氏的始迁祖为仲清,明朝末年他率一支族人从山东迁去。其后裔后又播迁至光山、新县、安徽广德、江西安义、辽宁凌源等十四省八市十三县,共1400馀人。分布在这些地区的仲氏族人,由支祖仲清定字辈二十八个,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起沿用。

又如江苏泰州姜堰区蒋垛镇后港村仲氏,始迁祖添寿,明初自苏州迁此,其代数及以上的世系遗失。自添寿公的第十二世孙开始,立吉字“大仁金国瑞,伯子万年青”。2007-2009年第六次族谱,又续吉字“俊秀润华荣,德才兴富贵”。

又如湖北武昌仲氏族人,自明朝天顺年间因兵荒避乱由山东入楚。祖籍山东泗水。迁楚前为光明、统、昌三代,迁楚祖为立吾。抵楚后,自排字辈十五个:名世文维必,启正大高明,定永绍方庭。

又如,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有一支族人经由金陵后街四牌坊之八角井(今属南京)赴湖广武昌府任通判,辗转南下江西,定居在江西信丰县附近,始迁祖文,第二世定,第三世景梅,第四世斌士,第五世西元,第六世秀英。该支族人自定辈分“道统心传隆帝继成功则天绍尧宗书尚万文永世学宝贵荣华必定崇(长)”,用完后又定新辈分“诗礼承先训贻谋祖德昌章明开泰运祥瑞耀庭光恒志振宏业仁义传忠臣”。

六、尚有部分在世系上“下清上不清”的族群存在难上接的问题

还有的聚居族人在世系上下清上不清,往上接不上。比如宿州市埇桥区有支族人,聚居栏杆镇,人数不少。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七十三代仲伟亚就属此支。2012年,他出面组织人力并个人出资,次年完成了修谱任务,因上头没有与仲子世家世系完整对接,直到2013年年底才完成印刷。这支族人六十五代从山东泗水迁宿州,看样子是因避灾、避难而仓惶离开祖籍地的,迁徙之初,他们不敢声张,谨慎从事,与祖籍地很少联系,故而失传。但是从耀字辈起的世系,却是清清楚楚的。濉溪仲子祠寝废之前,宿州族人年年都派人来祭祀,两地族人来往频繁,关系密切。

七、对使用统卜吉字尚需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在落实上下些工夫

借修谱之机,我对濉溪仲氏“老四房”和自山东等地迁濉的九个分支的七十四代、七十五代两辈人的辈分用字作了个统计,其结果是:七十四代,男丁133人,取“崇”作辈分用字命名的只有66人,占49.6%;女孩83人,只有4人取“崇”字作辈分命名的(崇威、崇毓、崇雯、崇茹),占4.8%。七十五代,59位男孩中,只有维龙,维永、维远、维强、维城、维利一共6人是按祖籍吉字命名的,占10.2%。维龙属蕴贵系,宝成之子、伟刚之孙,住北八里庄;其馀五人,均是崇良之子、伟堂之孙,原住濉溪张寨,现住淮北市相山区曼城小区,伟堂父辈及以上的世系不详,何时自何地迁来亦不详。30位女孩中竟无一人按祖籍吉字命名,崇俭之女米灵,勉强是名字中带辈分了。好在他(她)们中有不少还年幼,没有入学。有必要对“五十个吉字”再开展一次广泛宣传,并持之以恒,使之仲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日后凡入学族童,提倡用先祖所卜之字辈命名,以保世系有序,源远流长。

种氏辈分吉字演变概略

据仲氏族谱、家志记载:九代隆,秦处士,始皇时隐于峄山,后仍还卞。生三子,长子勃无嗣,次子动,三子缵(又作纲)。

据《朝城种氏族谱序》:十代兄弟三人,纲迁于南,勃无嗣焉,动迁于北,被秦火焚书坑儒,动与父名隆者同隐居于峄山,埋仲为种,缘淹为氏。查《仲氏族谱》与《朝城种氏族谱》,一至九代完全一致。由此证明,仲、种为共祖也。

仲子世家第四十二代种经略,仕宋有功,因太师蔡京专权误国,避居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种老庄。大明洪武二年,五十四代有兄弟四人,种冕徙居今莘县朝城镇;种德用迁居山东济宁,后率其长、次子迁滕南臭橘子园;种自立先迁山东济宁,后迁河南项城郑郭镇种营;种众徙居开州(今河南濮阳),后人居濮阳县徐镇镇后九章村。同时从洪洞县外迁的还有种得山、种九月、种一太等人。种氏族人现今遍布全国各地。

朝城种氏,自明嘉靖年间与仲氏世系对应以后,一直沿用仲子世家代数,清代更是使用济宁仲氏的辈分。例如民国十八年发起修谱的种统三、种延贞、种肇卿、种肇立、种跻鲁。

滕阳种氏,乾隆三十二年创修族谱,六十一代仲汾,谨编吉字二十个:

希集生成化,明衍道法传。毓尚家兴庆,记叙思久延。

六十二代希桂,续编吉字十个:

庭训克谨守,贻泽永葆全。

六十八代衍旺,又续编吉字二十个:

华宗峰向茂,常世学圣贤。福贵怀远志,国昌群后繁。

项城种氏,虽然未专门制订辈分,但从其族谱看,族人起名也形成了规律。例如:六十二代含“伯”,六十四代含“斯”,六十六代含“田”(后置),六十七代含“凤”,六十八代含“国”,六十九代含“臣”(后置)“树”“心”,七十代含“锦”“文”。例如主持项城种氏第五次修谱的仲研会理事种树杰,就是第六十九代。据悉,他们也将使用滕阳种氏的辈分吉字。

濮阳种氏,六十八代含“林”,六十九代含“书”,七十代含“世”,到了七十一代,就有辈分族人使用济宁仲氏的辈分“肇”了,七十二代用“跻”的更占绝大多数。如今,濮阳种氏已繁衍到第七十八代。

仲研会成立以来,种氏族人为促进“仲种融合”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5月,仲研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省微山县召开。部分会员提议:种仲一家,能否请微山县彭口闸的种氏族人派代表参加,仲研会采纳了提议,从此仲、种两支仲子后裔在仲研会举办的活动中频繁接触。2008年5月,仲研会三届三次会议在济宁召开,副理事长仲维军、仲崇荣受仲研会委托,邀请种氏族人代表参加会议,种氏族人欣然响应,派出了以种道山为团长的代表团与会,并赠送一套《种氏族谱》给仲研会。当年10月,仲、种两支仲子后裔汇集在河南濮阳的仲夫子墓祠,共同纪念始祖先贤仲子2550年诞辰,种道山同志是纪念碑揭幕人之一。2009年,仲研会滕阳分会成立,种道山同志担任会长。2010年5月在江苏海安举行的仲研会三届四次会议上,种道山同志当选为副理事长。2013年5月,枣庄种氏族人承办了仲研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后组织与会代表拜谒了种氏家祠。2015年11月,滕阳分会更名为种氏分会。

本文内容由热心仲氏宗亲推荐,原文作者是仲兆峰。

作者简介

仲兆峰,原名仲肇峰,1939年11月生,1958年7月入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副教授,安徽省劳动模范,市(地)、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两届淮北市人大代表,四届濉溪县人大代表,退休前任安徽省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一至三届名誉理事长,2013年被授予“终身荣誉理事长”称号。《仲子世家谱》编纂组顾问、《仲里广志》编辑部顾问。

写下您的字辈,方便宗亲寻根
您的姓名: *
您的姓氏: *
联系方式:
您的字辈: *
最新留言

黄显* IP地址:116.253.124.149

九富海成河,秉正道廷显,宗功一世泽长,祖德留芳远。。

联系方式:1355792****

IP地址:175.165.23.179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联系方式:1594256****

张年* IP地址:171.210.214.249

我们这边按字辈有 尚 中,良,年…………成之类的。

联系方式:1588187****

谢宝* IP地址:117.136.14.112

我是广西玉林市的谢氏后人,我们的族谱只找到申伯公八十六世子孙仕庆公,可以帮忙完善一下吗宗亲兄弟们,谢谢。

联系方式:QQ36019****

夏勇 IP地址:223.104.97.24

夏姓字辈大全。

联系方式:1518542****

谭立* IP地址:223.104.214.11

追找古蔺县谭氏族谱。

联系方式:1368403****

冯楠 IP地址:58.216.171.52

想查询南通家族族谱做参考。

联系方式:1358533****

孙福* IP地址:61.184.161.120

天云祖耀,崇业建勋,守忠务本,希圣齐贤。 湖北孝感三军台 。

联系方式:1380729****

常修* IP地址:118.232.67.207

修 (湖南長沙)。

联系方式:台灣 0937****

邱先* IP地址:112.96.112.180

我想知道邱姓辈分德 少 先 后面是什么辈分。

联系方式:1562531****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