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侯姓字辈大全
没有找到你的字辈?长按左侧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老家河南家谱馆微信公众号,私信必回!
河池侯氏字辈:再天元茂显,师祖广东兴。福国家宗振,世守万年春。
百色市凌云县玉洪乡那洪村上东村屯侯氏字辈:族谱因在文革时被毁掉,现后代不知从何处到广西,最早到此的一位名叫侯光廉,发源处不知何地,我们是上谷堂,神堂上有“宏孺梓潼“字辈是:瑞民成事德,光永志秀国,正孝有平安。现以到平字辈啦。
三江侯?字辈:邦正朝安泰,家兴国盛昌。祥开明世代,瑞启照宗芳。
通道县侯氏字辈:友?真保龙晚传进朝,科凤定秀永廷通泰国。
大圩胸村侯氏字辈:顺彦严佑谱,迁国文星齐。永之志惟成,起家延世德。保助记朝恩,树正中贞广。基隆庆习登。
横县横州镇侯氏字辈:谅直敬信义,祖德奕昌成。思金肇纯忠。
百色祖籍隆林县,现籍田林县侯姓字辈:德绍胜福光有明
(一)桂林市临桂区
1.两江镇高妙村妙田支(含两江镇洲村秦广)。此支族人始迁祖金豹公,约生于明朝正德元年前后(1505年上下)。他们的字辈是:金聪仁禧万龙世尊政民廷;绍汝钦光承祖宪永庆安平。
洲村秦广屯1-22字辈与妙田大致相同,仅有5代不同。其字辈为:友进春禧万龙世尊政国家;绍汝钦光承祖宪永庆安平。
2.五通镇杨梅村聚源、两江镇谢家村大路。该支侯氏始迁祖胜掌公(约生于明万历33年1605年前后),由临桂西乡妙田迁高桥,再迁聚源。第四代万鳌公迁居大路。第九代得兴迁中庸乡华境村境头。胜长公以下字辈为:应禧万世承尚崇,得道日积德启宏,昌庆安平。
3.两江镇大厦村委下里自然村(上寨)。此支侯氏始迁祖为理清公,约生于明朝弘治年间(1505年前后)。其字辈为:理友进海,喜(龙)广(玉)赛世;连选修仁受,国家绍汝钦。
4.两江镇大厦村委下里村(下寨)、顶冲口及迁鹿寨县鹿寨镇交通村。此支侯氏始迁祖为珦富公,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珦富公之父名掌捱,生卒失考。珦富公长房应秀后裔居下寨,其字辈为:响应春郭维庆,成文政献光明;万世国家永治,益庭甲士显荣。
珦富公二房应鸾后裔字辈是:响应春郭维庆,成辅进以邦明;万世国家永治,益庭甲士显荣。
约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前后,应秀后裔明麒公儿子万和、万合兄弟迁居鹿寨县鹿寨镇定居。
5.两江镇大洲村委大洲自然村。此支始祖张保公由两江镇妙田迁出至茶洞定安堡居住,至第四代子通公复从定安堡迁大洲。自张保公以下,其字辈为:胜满通方之;国贤良士民,锡学文善经;家兴为德厚,正品现朝廷。
6.两江镇洲村行政村潘村自然村。这支侯氏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两江妙田迁出。迁居潘村侯三代祖名种兴。经推测,其始迁祖“振”字辈约出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后。其字辈是:振世朝种国登,正德赐亮光明;鸿仁昌河启,万业宗道兴。
(二)桂林市永福县
1.苏桥镇大埠村委力棠村。苏桥镇在明清属临桂县西乡,于1951年8月划入永福县管辖。此支始祖为海清公,约生于明朝弘治年间(1495年前后),原居两江妙田,至福秀始迁力棠居住。第十二代为科迁居两江圩,为葆、为蘭迁居原桃城乡泡口村白沙洲。其班行字辈为:海晟福善理,国联朝明宽廷;为政秉元良,一邦大有光;化隆行克广,永可袭名芳。
2.堡里乡波塘村委仁里及胜利村上、下拉攸:
据传仁里始迁祖为仁、义、礼、治、信五兄弟,系德天公后裔。根据侯礼之子廷相公碑文(廷相生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可以推知侯礼公约生于明正德年间(1505年前后)。仁里村为侯礼公后裔,四弟侯治公后裔居桂林府临桂县龙门、大圩。自第五代一鼐、一鼒两兄弟(易名侯继时、侯福经)由仁里村迁居中渡县金洞村(金洞村解放后划归柳城县太平乡),其后裔先主要居住在太平镇下良村、龙兴村、太平街等村屯。
侯礼生廷相,廷相生广贤、广和、广稳、广龙,自此分支。广稳支字辈为:礼(治)廷广秀,一定镇人;肇图永之,应尚念余;祖宗宏祠,立业兴家;樑上守本,富贵荣华。
第三代四房广龙支字辈为:礼廷广秀,国世相恩;景献锡文,庆秉怀家。振嗣兴仁让,琴书韵济香;如唐施善惠,斯定万年昌。
永福县堡里乡胜利村上、下拉攸侯氏系仁里第三代长房广贤公后裔,其字辈班行与仁里大致相同:礼廷广秀,国世相组;凤治福之,应尚念余;祖宗宏祠,立业兴家;良善守本,富贵荣华。
3.罗锦镇尚水村委旸谷岭村。此支原居临桂两江机场所在的旸谷岭(因营建机场,村落已无存),与谢氏家族同住一村,紧邻妙田,字辈同妙田、秦广、鸡冠头。根据尊仁公夫妻合葬墓碑记载,该支系世屏、世翰、世垣几兄弟携老扶幼,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始集体迁居今永福县罗锦镇尚水村旸谷岭居住,迄今已280余年。其村后山呈凤凰形,村名仍称“旸谷岭”,以示不忘根源。清代光绪朝,旸谷岭举人侯绍瀛出仕江苏,官至泰州知州,去世后葬于江苏淮安。后裔定居南京、南宁、桂林、上海、台湾、美国等地。其字辈是:金聪仁禧,万龙世尊政民官;绍汝钦光承祖宪,永庆安平。
桂林市灌阳县
灌阳侯氏始迁祖海朝、海先二公,系德天公后裔,原籍广西桂林府义宁县(辖今五通、中庸、宛田、保宁、黄沙五个乡镇,1951年撤销建制并入临桂县,治所在今临桂五通镇),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奉广西桂林府征召,领军自义宁县前往灌阳县平定叛乱。乱定,奉旨留守盐田源、沙罗源、大源等处,镇守地方。后官府又于嘉靖七年(1528年)五月二十日立写《灌阳准照》,增开北江头小茶源、南江头茶源、小源、娘娘涧、烈溪涧、白沙涧等处,由侯、梁、袁、蓝、潘等五姓居住开发管业,并封侯附写为瑶目,封侯海朝为总管,自此世代定居灌阳。海朝以下世代字辈为:海富朝天勇,文珍登永远。
经考证,“文珍登永远”为灌阳沙罗源鱼塘村大屋(迁觅水岭)、青猴箐、横岭支第6-10代班行,鱼塘村射羊箐第6-10代班行为“文友国胜坤”,新街镇娘北村第6-10代班行为“启得文国正”。
西山乡茶源村白岩岐支侯氏为始迁祖海先公后人,这支字辈又不同其他各房。根据该支历代先祖名讳手抄资料,自海先公、富七公以下班行字辈是:总友文葱寿,德宽兴坤振。
1.沙罗源鱼塘村(含西山乡盐塘村,新街镇娘北村,麝羊箐迁西山茶源村白岩岐,灌阳镇徐源村源口〔刘家〕),新街镇烈溪涧迁马头村蓝家、新街镇龙云村水碧洞等)。其11—30代字辈为:子代承宗祖,光清万寿兴;文星开龙运,耀明通道真。
具体到各房各村落,疑因为区别房支,或是续修班行字辈时各房已按不同字辈取名,故第11-13代字辈各房有所不同,至第14代“宗”字辈归于一统。具体而言,“子代承宗祖”为鱼塘青猴箐、射羊箐支;“世代承宗祖”为鱼塘村大屋迁觅水岭支;“学良仕宗祖”为鱼塘村横岭支(含迁竹坪);“玉相承宗祖”为鱼塘村水竹坪支,以上四支统称沙罗源四大房。“天星顺宗祖”为新街娘北支。
2.西山瑶族乡茶源村白岩岐及迁罗家坪村西岭。这支侯氏为海先公后裔,其11—30代字辈为:万代易荣昌,显业再朝堂;长斯捷博往,岚崇树善良。
3.灌阳镇马头村支(含迁鱼塘村麝羊箐、白水口,新街镇娘北上村迁西山乡北江村扒塘、下涧村小茶源等)。此支始迁祖德强公,原居翻身村黄花园。德强生世富、世文、世德,世文生成得,迁居马头村田坝石。此支自世文以下班行字辈为:成仕忠良道,科明万国扬;华光碧耀顺,正志永流芳。
4.灌阳镇翻身村坪南侯氏。该支侯氏据老辈传说,系清代从桂林两江瓦窑迁来,后采用沙罗源鱼塘村觅水岭字辈,即:世代承宗祖,光清万寿兴;文星开龙运,耀明通道真。
5.灌阳镇翻身村黄花园及迁仁合村李子岭支。此支与马头村侯氏同宗,至第8代恒先公无子,招赘立湾蒋宏辉为子婿,生第十代侯开成(又名蒋运成)公。其后采用新圩镇下立湾蒋氏班行。其字辈如下:恒宏开(运)学(开),运(振)长(作)廷式济;锡汝才绍白,钦淳树炳基;锦标洽照达,钟沛耀培植。
侯蒙(侯珉)后裔主要分布在兴安、资源、恭城等地。
1.兴安镇(原护城乡)董田村。董田村是这支侯氏最早定居的村落,村后有飞霞寺、乳洞岩等名胜。后相继分居茅坪、六冲、粉洞、觅水坪、寨脚、马头岭、李家堂、大园、梅子堰,山岩口、高村、上下江背。自时举公以下30代字辈为:时明景子义,启信国经志;冀于克之裕,受定元良世;永守德光昌,安庭齐孝济。
2.兴安镇小背村侯氏。该支侯氏系侯珉(俗称侯侍郎)后裔。小背侯姓的各自香火都写有侯、唐二姓,都说先祖是从董田侯姓来小背唐家入赘的。现唐家已无后,全都姓侯。其字辈是:孝海广顺成,体得元时振;邦鼎兴国振,世为登定名;良吉本宗茂,德志普朝廷。
3.兴安高尚镇东源村、丰全村侯氏。树大开枝,董田侯珉公后裔侯大士决定另谋发展。经多次勘察,他发现丰全是个有山有水、土质肥沃的好地方,便于明朝永乐年间带着妻儿子女离开董田老家,来到丰全修建房屋,劈山垦荒,造田栽林,繁衍生息。清初“湖广填四川”,大士公后裔侯天钰、天锦、天钦、天慈、天意、天恩、天贤七兄弟携带家眷,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辗转抵达今四川三台县落业,开创了桂、川两省同宗共祖、枝繁叶茂的繁衍格局。侯大士以下字辈为:大子义均永,荣碧世启祥;士天兴方国,廷著德秉泽;良善光先武,昌元孝正悦;开文日景运,财玉应清洁。
4.兴安高尚镇灵龙村侯姓。这支侯氏始迁祖侯元显,原居董田村。据元显公碑文记载,他生于1362年。元末明初年间,他带着妻室离开了董田老家,来到了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流水潺潺的南田村(即今灵龙村),在这里开田垦地,勤劳耕耘,繁衍生息。为了纪念始祖侯侍郎,他们在谱词中把“侍郎”的“侍”字排居首位,不作取名用,代代相传至今:侍显智渊玉,普明胜世启;尚大臣子生,仕国正开昌;祖德宏先顺,荣怀永庆良;星登日月照,守姬绍庭光。
4.兴安县华江乡侯氏。华江瑶族自治乡侯姓的开基先祖侯义财,原从董田到司门做木工,和一个要好的木工袁炳之商量,认为荒无烟火的华江,山林繁茂,土质肥沃,是个垦荒种植的好地方。于是二人就邀了八户各有所长的伙伴,共十户人家,向高安县衙门(现兴安县)呈上了去华江定居垦荒种植的报告。获批后择于明朝洪武四年(1372年)二月初十正式进驻华江垦荒居住。其字辈完全同董田老家,不再赘述。
5.资源县车田乡车田村、粗石村小猴,黄龙村黄龙院子、石圳侯氏。资源五排明清时为兴安所辖,于1954年划归资源县。这支侯氏为侯珉(时举)后裔,谱书记载开基先祖是侯新民(等同董田侯姓第六代启字辈)。其字辈为:新增伦有序;宗祖勒(烈)月才;通定元良世,永守德光昌,安庭齐孝济。
6.恭城县栗木镇大营村。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期,董田侯姓开基始祖时举公后裔侯定朝长子元任、次子元龙、三子元相,先后从兴安董田迁到今恭城县栗木镇大营村大吉洞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其字辈完全同董除前述德天公后裔、侯蒙(侯珉)公后裔外。
桂林地区已知的侯氏另有以下各支侯氏。
1. 兴安县湘漓乡车头村信贤公后裔。据车头七世祖公侯日阑墓碑记载:车头侯姓开基始祖侯信贤及何氏太婆,于明朝洪武初年,时遭豳变,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吉安市)南乡樟树塘,迁来粤西兴邑周家村居住。至洪武十四年(1381年),迁东乡六都三甲车头村落业。其字辈为:信聚政世,应国日奇;侯中兴方,启肇光昌;天保定尔,永作家祥,
2.资源县梅溪乡坪水底村,全州县大西江镇五星村、西美村子琳公后裔。据资源梅溪乡坪水底村子琳公后裔第九代侯明芳墓碑记载:“开基始祖侯子林,自江西吉安府迁徙广西资源县梅溪乡坪水底大院子定居落业。”据考证,坪水底过去都是属于全州管辖, 1954年桂林地区新设资源县,把坪水底村划归资源县管辖,子琳公的后裔自此地跨资源、全州两县。其字辈为:大明百仕义,子贵文周富。永应德克明,加志登世上。惟祖仲必光,显荣才正方。
后续:诗书仁义礼,福泰远中长。
3.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白竹江侯氏。这支侯氏,系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太阳十都,移居广西桂林府兴安县西乡永安村。起始兄弟俩住在永安村的寡婆桥,后来,兄长到永安村的罗江定居;弟弟侯藩善(学开)移居白竹江的土江岭,发派子孙。该支侯姓15代字辈为:佰藩殿国彩,显远定园帮,祥仕有周发。
4.灵川县大圩镇南积村委大枧、田南、姚圩、下圩及大境乡九家山积宽公后裔。据宣统二年大枧侯家祠堂碑记载,这支侯氏始祖侯积宽,大约于元末明初定居临桂县东乡大枧坊(今属灵川县)。积宽生四子,长子及次子圣善仍居大枧;宗善移居东乡龙泉市下圩分派;尔善移居田南村繁衍生息。其后陆续有族人移居姚圩、九家山等处居住。明朝嘉靖年间,侯财银、侯财海两兄弟因参与田南村与外姓宗族械斗事件,负案在身,潜逃至今兴安县高尚镇西河村庙脚居住,成为庙脚侯氏始迁祖;清朝乾隆初期,田南村应田公迁居灌阳县新圩羊田居住,后裔散居羊田、板塘岭两处(迁居灌阳后自立字辈);约于清朝咸丰时期,田南村侯国樑携家眷赴今兴安县高尚镇经商贸易,后裔定居高尚。
积宽公后裔班行字辈比较杂乱,其中一支40代老谱为:积善义荣舜,廷鉴润端思;惟玉林凤志,文武德祯祥;远大全元玖,永吉月碧昌;瑛明成子美,仕庆福恒长。
宣统元年倡立新谱,原老谱只使用18代,自19代起启用新谱。新修24代字谱为:睦钧仁辅,康乐和亲;恭宽信敏,博厚高明;升恒丰豫,谦泰咸临。
5.灵川县大圩镇熊村村委侯家村舜豪公后裔。据现存熊村侯家第六代廷福夫妻合墓碑记载,廷福生于明嘉靖三年甲申(1524),据此推测第一代舜豪公约出生于1399年(明建文元年),即大约生于明朝洪武后期至建文帝期间。熊村地处明清临桂县东乡,熊村圩为湘桂古商道的重要集镇,推测舜豪定居熊村时间应当在明朝永乐年间。廷福碑文有“(其先)山东上谷郡人也”字样,与祖籍山东的口传较为吻合。这支侯氏前15代字辈是:舜彦颜佐甫,廷国文兴奇,永之志维承。
民国续谱20代字辈为:起家延世德,保助治朝恩;树正忠贞广,基隆庆锡敦。
6.雁山区柘木镇苏家村委龙潭村侯氏。龙潭村在明清两朝均归临桂县南乡管辖。这支侯氏始迁祖为荣贵公,清朝康熙年间人氏,原居今雁山区大埠乡陶家村委岩前村。荣贵生五子明珠、明德、明章、明凤、明林,自第二代起正式定居龙潭。这支侯氏的字辈是:荣明世志尚,恒定建奇功;美富传佳有,玉宝树合通。
7.永福县广福乡龙桥村、矮岭村侯氏。根据记载,这支侯氏系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自山东青州府安平县火巷村迁来,始迁祖为世贺、世积、世乔三兄弟。世贺后裔主要定居在龙桥村委下圳、门村,世积后裔择居今龙桥村委葡萄、古立两处村落,世乔后裔落业矮岭村木桥洞。这支侯氏的字辈为:惟国秉廷赞,经朝仕溥循;良家传正训,谨慎守先文;一体存心厚,光宗启后闻。
8.永福县堡里乡波塘村委波塘侯氏。这支侯氏,据传大约在3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由湖南武冈避祸迁徙而来,始迁祖侯总铭。其宗枝对联为:“曾居齐鲁渊源久,迁移湘桂气运长”。自总铭公以下12代老谱是:进满登长,凤天崇秉,显树昌绍。
新立20代字辈为:哲荣初映启,庆望祖业兴;孙枝发万代,永远喜安平。
9.龙胜县龙脊镇(原和平乡)平安村龙脊侯氏。龙脊侯氏位于闻名遐迩的龙胜梯田景区内,原籍广西庆远府南丹州,清朝初年(大约在顺治年间)因在原籍与地方势力发生争端械斗,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历经三年的漂泊跋涉,最终落脚于龙胜古流寨,也就是现在的和平街。由于当时古流寨是官府所在地,为了安全起见,先人们经过商议,最终分居现在的龙脊村和泗水里排,迄今定居龙胜已达360余年。其20代字辈班行是:学良文先金,永益全庆荣;家庭兴万世,真传有义方。
10.恭城县莲花乡坪岭村委上炉村侯氏。这支侯氏的准确来源、迁居时间已经失考。据上炉侯氏第五世俊荣公碑文记载,其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年)。据此推算,第一世建益公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前后。建益之上,还有法三、法玖、法拾,八十五、八十六两代人。初步推断上炉侯氏应当是在明末清初迁来的。自“明”字辈有一人迁居莲花乡老君村委白水村。这支侯氏自建益公以下30代字辈(前10代老谱,后20代为续谱)为:建明孟登启,俊安上时扬;志定承先绪,鸿开景运隆;缵修崇厚泽,远代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