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介休县孟氏家族字辈
没有找到你的字辈?长按左侧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老家河南家谱馆微信公众号,私信必回!
山西省介休县孟氏家族字辈简介
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没有形成统一字辈。从五十代起,孟氏族人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
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字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一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为避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因战乱灾荒,或是充军做官等因素,孟子部分后裔四散流徙,其一支脉自山东、河北、河南流徙到陕西,后流寓到华州柳枝镇石孟村。约于明朝永乐年间,其一支脉(暂考证为孟子第五十四代,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徙璲,字可珮,迁徙到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东北里村,從璲生二子,长子文钦,次子文忠。文忠到南辛武立世,生四子,长子孝友,次子孝庸,三子孝先,四子孝得,四子皆卜葬于南辛武,各莹其地。其后子孙繁衍,枝繁叶茂,后辈多有移居四乡者。明朝末年,信息闭塞,为了族伦不乱,长幼有序,南辛武孟尚宾(孟子第六十三代后裔,迁介后第十世祖)确立了20字辈族谱:
朝之道承养,怀开建学立,逢恭永定正,宽信礼和端。
后经族人梳理对应至总谱字辈,回归宗属。东北里村字辈虽没有固定字辈,但也有相应的排列,经梳理也能对应至总谱字辈,回归宗属。(字辈对照表附后)
经家谱研究会一致同意,东北里村字辈到“德”字之后,可随南辛武字辈“信、礼、和、端”四辈,之后回归总谱“显、扬……”;南辛武字辈到“端”字之后,也回归总谱“显、扬……”,成为全国一统。
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尊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辈。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且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亚圣后裔依世次按辈字命名,乃祖宗所定之家法,世族所立之规矩,我孟氏后人务必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