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家谱印刷基地 >> 古谱纸家谱 >> 浏览文章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毕氏族谱

时间:2023/6/14 11:10:16 发布:新闻编辑部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负责设计排版的《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毕氏族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毕氏族谱凡例

一、本次续修族谱承一九八八年修谱截止二零二二年十月一日、历三十四年时间,记叙东平毕氏全族世系,上溯渊源自始祖公高起,下延至今三千余年。谱文由原谱式自右往左竖排,改为横式,从上往下,从左向右排列,谱内文字采用标准简体汉字。

二、本谱分一二两卷,卷一为谱志,前冠族徽、始祖绣像、题词、照片、续谱委员会名单、捐助名录。正文设目录、历代谱序、姓氏渊源、人口迁徙分布、郡望堂号、先贤名人、家族文化等内容。

三、卷二为世系,内容有立姓前“远古世系”、西周至明初“一世至八十世世系”、现用行辈“三十二字”来源和注释、八十世以后大井、东海子、毕庄三支各占一节,其中八十至八十七世记载三村分支过程,因篇幅不大,三节重复印制,八十八世至今三节分开印刷。

四、世系图采用五世一图式,既喻示五世同堂之意,又符合我祖行辈四字一句的格式,且便于填写新增加的内容,五世冠于第六世以上,脉络贯通。直下者为父子,行之桢列者为兄弟姊妹。

五、本谱运用记、传、图、表、照片等多种形式,叙史记事,详今略古,着眼当代。

六、本谱记事时间,起溯轩辕,下讫当今,古代记事采用旧纪事与公元纪事相结合的方法,当今记事均采用公元纪事。历史古地加注今名。

七、本谱编印资料坚持实事求是、有录必有据原则,以原有东平《毕氏族谱》为基础,以各地《毕氏世谱》为借鉴,参考《东平县志》、以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关于毕氏的论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华夏毕姓三千年》丛书等,谱以序世,记以叙事,录以名人,进行去伪存真的考证入编。

八、祖宗家训、家规是族人立世之本、传承之魂,本谱敬录一二,附于谱中,以示后人,以求祖德延续,祖田永耕。

九、本谱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已故者如有卓越成就或威望者加载传略,录入名人录;当世族人录出生年月、个人简历,对学历大专以上、在乡村、政府、企业、军队、教育、医疗各界,有职务、职级、军衔、职称者,名下注明,概不加评论。

十、族人出嗣为本宗后人者须载明嗣子,其子孙即续承嗣人名下,本人生父下仍列其名但载明出嗣。为了有利于下辈团结,防止发生歧视现象,谱中“养子”“赘子”等名词一律不用。

十一、本次修谱,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打破常规,增加内容,丰富史料,女儿人谱,与儿子同为传承人,子、女配偶人谱并注明亲翁名姓,家庭住址,以利查询。

十二、近期起名多不按行辈,族人繁盛,命名最易犯讳,又忌难以查询,对同音、近音者,如“于”字辈沿用的“玉”、“昱”等,“耜”字辈沿用的“思”、“泗”等,以惯用名入谱括号内加本行辈“于”、“耜”;对两字姓名,谱中不加本姓,名字前括号内加字辈。原谱中族人名讳与现实惯称有异者,新谱同时注明,以利后人考证。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毕氏族谱后记

国家三部委文件指出:家谱如同正史、方志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文献遗产。族谱文化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它彰显着同族血脉相连的世袭罔替。族谱的编修是同族宗亲追根寻源的独特方式,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一部家谱就能给以圆满的答案。

族谱是家族重要的文化工程,编修规律是“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东平族谱最近两次编修,前一次是民国8年(1919),后一次是1988年,家谱的记忆在流失,到了必须编修甚至抢救的时刻;特别是毕氏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缩影”,东平又是毕氏重要的祖源地、根亲地、传承地、中兴地,炎黄”毕氏文化研究会”提出,东平要“将根亲文化上升到毕氏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建设“全球华人毕氏根亲文化圣地工程”,东平县政府也提出“打造毕氏根亲文化旅游线路”。市县史志、文化、旅游部门对毕氏族谱再修十分关注,提出明确的意见要求,其特点一是起点高,要提升到毕氏文化战略的高度,站到中华大历史的视野;二是跨度长,从始祖至今3100余年,世系一百代;三是重点突出,通过姓氏渊源、郡望介绍、名人春秋,展示毕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东平毕氏先人的历史辉煌。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更彰显这次族谱再修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为完成族谱再修使命,召开全县毕氏族亲代表会议。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慷慨陈词,表达了族谱再修的迫切愿望和积极态度。会议形成三项决议,以“公告”方式下发到家族群。

一是建立族谱编修委员会,设名誉主任五人,请在各地德高望重的德银、保德、德广、德保、德发担任,设主任一人,由德树出任,副主任三人,由德生、于俊、耜轩出任,编委会下设资料组、编审组、财务组、会务与联络组,落实人员分工。二是确立了修谱的原则和安排步骤。三是确定了“自动捐助”的资金来源方式,毕庄村三个族亲耜辉、于俊、于峰率先捐助,拉开了捐助的序幕,名誉主任德广、德保带头捐助,各地族亲积极响应,将捐助推向高潮。

族谱采用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和保护中心的研究成果《清华简毕公高、毕桓与西周毕氏》、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的研究成果《北朝东平毕氏初论》以及河南大学多篇研究成果,采用了泰安市暨东平县档案馆历史资料,采用了东平毕氏老谱资料,并参考淄西、莱芜、武宁毕氏族谱以及魏姓族谱的资料。族谱采集了遍布山东、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重庆、四川、广东、海南、厦门、福建等十余个省市族亲的个人资料,并使一批失联人员重新融入大家庭之中。

族谱编写组发挥大学教授于顺、(于)胜,资深写作人才德保、高中资深语文教师景德、于利的才华,对浩瀚的素材认真查证,严格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达到每一项内容都有来源,每一个人物都有出处,每一个事件都有证明。特别是在校对阶段,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字字句句把关,最后一道关口,发挥群体作用,把文稿发到家族群,以悬赏奖励方式请族亲校对和修改。

族谱完成了世系的历史衔接,3100年源流不断,传承100代脉络清晰。族谱弥补了一些历史空白,提出一些新的创意,一是提出“毕公高是伐纣兴周领兵主将”,“毕氏是西周最显赫家族”的论断;二是提出毕氏家族是中华历史记载上第一个为国捐躯的群体;三是明确东平始迁祖是毕锦,东平祖庭历史是2200年;四是将北朝东平毕氏兴隆概括为毕氏“中兴”,提出了毕氏历史上三次“一百年振兴”的论点;五是推崇英雄、彰显名人,介绍与东平毕氏有直接关系的50名历史名人,介绍毕氏状元、探花、进士80人;六是综述了毕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十二项历史贡献,七是突出了家庭、家教、家风这个灵魂,遴选出多项毕氏家训、家规,并且对毕氏家风进行概括和综述。

东平现居人员是80代后留居东平的一支,族谱以原居住三村为代表清晰分支。明确三村自84代(际字辈)分支。大井、东海子两村是84代“东平老五支”长支志高祖之后,毕庄是二支增高祖后人。其他三支迁居外地。“东平老五支”长支于85代(盛字辈)又分支。大井村是长支月公之后、三支辰公后人,东海子是二支参公之后,族谱下卷第八章以三村为分支,分三节列谱,更便于细化和查找。

族谱再修得到炎黄“毕氏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毕义星、顾问毕耜振、资深研究员毕臣、毕林飞等,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蕊、泰安市史志办主任于庆明、东平县史志办马向阳、中华家谱馆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魏怀习、魏东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蕊,“毕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国防大学将军毕耜振并亲自为族谱作序。族谱还得到著名书法家梁国银、毕来德、胡耀超、王继营、王春来、翟振清设计封面、夹页、赠墨宝祝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东平毕氏使命重大,本次修谱有不少开拓性内容,加之编修人员时间和水平有限,谱书中肯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族亲谅解,并敬请各位族亲和读者不吝赐教。

编委会

2022年8月26日

上一篇:重庆市丰都秦氏家乘

下一篇:河南省邓州市小张闸张氏家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