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李氏家谱【李光玉主编】
日前,由我会负责设计排版印刷的《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李氏家谱》正式交付客户,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下面是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李氏家谱的序言:
受族人众托、编写我门李氏家谱,这是我有生以来的一件幸事;祖功宗德千载泽、子孝孙贤万代兴。在漫长的岁月中、吾李姓望族源远流长;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国之千万家,家是最小的国、国之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县有志,明沿革、载风土;家有谱、旨在名人伦、考世系,序昭穆、别亲疏、叙世代之流源。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史:志、谱或相互印证,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因无家谱自四代以后离经叛道、如脱缰之马、随意起名、三代重名、四世同讳、重名乱辈现象严重、令人堪忧。欣逢盛世,民族复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各地盛世修史,民间掀起了族旺续修和新建家谱的热潮。历史把我推向千载难逢的盛世时代,为了我门支系一脉、李氏子孙千秋万代能有个从今后寻根问源、认祖归宗的家族谱。我代觉得条件和责任让我们有“追根溯源不忘列祖列宗、教育子孙不忘养育之恩”的百倍信念和嘱托我李氏后人永世续写下去的信心编写好这份家谱,已刻不容缓。
吾李氏,源自赢姓、上古帝王颛顼、五世孙皋陶、字庭坚出生在曲阜偃地、帝尧时担任大理官职(掌管司法的长官)并编纂第一部刑法.因断案有方他的子孙历虞、夏、商三代世袭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商朝末皋陶后代二十七世孙理征,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而被无故处死。其妻陈国契和氏携幼子理利贞出(-1491年)共修防御城堡156个与移民同期迁途宁夏的明代镇守总兵指挥在此地建堡屯兵、和修佛寺塔并以他名字命名“李俊堡”、“李俊塔” (今永宁李俊镇)、同期还有“李刚堡”也是以驻防指挥的名字命名(今贺兰立岗)不管是驻军李姓还是移民李氏都是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明朝人氏、至今己约五百多年。另据上代口传我门一脉一始世祖也是明代永乐年间从山西移居宁夏的李姓之一。综合以上相关史料考证远宗可查、近祖难定,口传不一定准确,前述史上在宁夏有很多李姓支房、因改朝换代、战乱不止、一波波被灾荒战乱残害、能生存下来的少数也流落他乡。但不管我门一脉是明代以前帝王将相的后裔还是明代移民到此地的李姓均为西汉名将李广或者说是李唐的后代辗转迂回到西北的边陲宁夏;大量史料先始祖为陇西望族也。(笔者按天下李氏根在陇西、共尊“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遥想祖先当年的辉煌与落败、族人星散、别离故土、关山重重、风餐露宿、以坚韧不拔之志,达新迁徒之地开疆劈土、勤奋耕耘、历经沧桑、随着岁月延伸、人口增加、家庭扩大、逐脱离了原住地、另立宗谱、在宁已经十多世矣。然千流万派、归宗一源,叶茂枝繁、不离一本。
据查证我李氏家谱年代久远井在清末与民初,外侵内乱、国破家亡、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的乱世中丢失;再者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新风尚、丧葬简单大多不立文碑;特别是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国家号召移风易俗、破四旧、立四新、把家谱、墓碑、祠堂及各家中供奉先祖堂屋里的已故列祖列宗牌位、均在四旧之列、都被清除毁掉;致使族人今日找不到依据。这样就无法查实一始世祖之名讳;也就是说、从明代迁居于青铜峡一带的一始世祖公到李明河公之前多代先祖宗系无可考证。因而本次对占宁夏境内近六百八十万人的8%的李姓40万多;青铜峡市人口总计29万而辖区各乡镇的李姓约3万左右、那些或有多少是我门同宗一脉、支系不清,不能妄加收族并谱;不能彰显各位先祖们的丰功伟绩、深感遗憾。幸有四世孙李廷备2008年清明节在故乡光辉村同族子孙百余人祭祖迁坟时提议、新修李氏家谱之事、我和堂兄李廷义赞同、因当时都忙到2012年正式列入族谱工作计划,并组成家谱编写委员会。同年九月我刚退休,两位兄长已年过70岁、不顾体弱多病、开始四处寻访收集同宗信息、到2016年春节时将己收集到的部分族人资料交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怠慢。先后多次到自治区图书馆、翻阅中华历史与地方志等文献史料、并前往故乡走村串户、借网络上查询和电话同十多个县(市)的李姓调查同宗支系、拟想实现收族并谱之愿、走访、查阅、拍照片、为弄清有无珍藏的老谱旧碟,搜集口碑、墓碑等资料、澄清同宗辈份,理顺谱系分支、记录李氏先祖生平事迹、斟酌对比,仔细核实印证。但根据己获得的史料看远族可考,近宗族祖只能从明河公写起。我门支泵一脉李氏家族繁衍生息到李明河公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祖居旧时代的蒋顶堡东北侧约1、5公里的李家寨子、现今的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六队、已有200多年、娶陈氏为妻、共生育了我们的先父辈六男两女、生前以务农和靠木匠手艺为业、在黑暗的旧中国为养育儿女、先祖以勤劳立家、以宽厚待人,立基业于乱世,尊老爱幼,艰苦创业,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延续了我李氏家族今天的兴旺发达、至今己七代达145人,加出嫁女夫妻所生二代以内子女共257人。如果八十年代初至2015年这35年里国家不严格控制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许生一胎、让放开生育的话可能达900多人。真可谓人丁兴旺;然而明河公过早的在解放前就离开了我们。但是先祖的优良品德、坚忍不拔之志传给了我们的父辈、他们随着1949年解放了的新中国、翻身做了主人、热爱新中国、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尊祖耀后、勤劳为本、敬老爱幼。但是、我们的父辈三世祖中的部分人早逝于五年代末与六十年代中期有的不到四十至六十岁。原因是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还较落后及一些地区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的是1960年-1963年初的三年低标准,当时我刚八岁每人每天不到六两粮还不分粗细粮,我的父母及亲属中有六人他们都因饥饿夺去了生命、我的父母他们月]舍生忘死的精神、把仅有的集体食堂打回的人头一份的瓜菜米面粥无私的省给儿女们吃、保全了儿女的生命而他们却吃黑窝头及野菜还要参加繁重的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劳动与建设、饥饿和疚病无钱医治终使他们中年早逝。但是他们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子孙的我们延续了李门今日的兴旺、他们纯朴善良、无私无畏的伟大壮举和恩情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也必将激励我门李氏子孙世代学习和传承敬仰。忆往昔、看今朝;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口达十三亿、其中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9446、达9500多万人、加海外李姓达1.2亿为万姓之首、也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
我门支系李氏家族也有前两代的十几人、发展到现今257人。全国各族人民男女平等、社会和谐、团结奋发:特别是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农村包田到户、不征税不交公粮还给种粮补贴、科学种田机械化种田及多种经营等。从城市到农村实行大病医疗保险及低保补贴、同时可以人人经商做生意或自由买卖、家族根基稳固、家业日益雄厚、人们都乘改革之风、正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建设国家、创造更加美好的现代化式的小康生活、城市人们住楼房、农村住全砖瓦房、外出有自家小汽车、家有电视加冰箱、自带手机随身听、休闲时健身、跳舞充满时代幸福感、一个强国富民的新中国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面对这样的盛世、深感完善好我李氏家谱的意义重大,斗转星移、雁去鹤归、呕心沥血、在李廷备、李廷义两位兄长的鼎力协助下、历时四个春秋的广征博引、近八个月的室内编写、终于使《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李氏家谱》在2016年12月30日完稿。本谱不分卷共一部、六章十一节,全谱图文共约4万字、十六开文字采用简化字、方使族人阅读;除谱包装皮均编顺序页码、以防某本不慎损毁缺页方可及时查补。现提交族人审议后拟送正规出版厂刊印12份并统一编印谱号、每个支系持谱人按领谱表中先后顺序下发领取并妥善保存。总算了却了我辈一桩心愿、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可启迪族人与后世子孙。望我门后代子孙切记祖训:三代不修谱为不孝、故谱不可不修、一定要每二年核对一次,每十年补修一次、每二十年小续一次、每五十年大修(重新续写)一次我门《李氏家谱》不得中断;通过重修续编让我们对李门家族的近况、发展变化、新迁徒地域有一次新的经验总结、以期推进李氏家族的紧密团结、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希望我门李氏子孙作为寻根敬祖的家史谱万代相传。继承和发扬我李氏祖先的纯朴善良、尊老爱幼、敦亲睦族、弘扬祖德、子孝孙贤、清白做事、坦荡做人、勤奋耕读、正直执着、奋发进取和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事的优良传统。牢记祖训、珍惜生命、教育好子孙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修养、爱国爱家、兄弟互助、共同发展、积极参加所处时代的强国富民建设及民族振兴的大团结、与时俱进、为国争光、为家族添彩在展我李氏雄风、光耀李门。
最后衷心希望我门各代李氏子孙、常向子女、特别是男性子孙讲述精心保存、忠孝传承和及时续修家谱的意义。无论你们分散在何地、环境好坏、生活富有还是贫穷都不要忘记寻祖归宗、祭奠先祖。愿我光辉村李氏家谱在各代子孙手中千秋万代永续不断,家族枝繁叶茂、薪火不灭,生命之源源远流长。
由于受原祖谱丢失和分布在宁夏的众多李姓是否是同脉支系宗族、可否收录并谱及个别家族中的少数人对新修家谱缺少热心等因素的干扰、使修谱事宜拖延、特向祖宗致歉。
族谱篆修遗泽远,祖德嗣续继业长。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李氏四世孙:李光玉
2016年12月30日于银川市
上一篇:陕西省神木县张氏族谱
下一篇:山东邹平张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