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宋氏家谱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河南省家谱研究会)负责设计排版的《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宋氏家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山东省乳山市宋氏家谱序言
祭祖修谱,惠鉴后世,寻根明源,承上启下,国有史传,家有本源,史传乃国之本,本源乃家之基,而国兴家如血肉一体,亦如大海汇百川于一,国有史,家有源,理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国家皆然,祖先本源,后人不可背负,或以说相传,故国史务正,家源必清,经不负先祖厚望,纵观我中华民族无一不无本源,然族谱实为举国众民族溯本清源之方,若家无本源,将何以谈国也,故我宋氏家族必续其族谱,以溯本清源,牢记先祖恩德,以传后裔便于前继先宗后兴万代、善莫大焉。
先祖宋公信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芝麻岭村。生于元世祖至元廿四年(公元1288年)。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信公自荐任赣州总兵副使。元顺帝至正十年(1353年)升任山西行省都元师,驻衙云台府(今山西省运城市)北方称之“小云南”。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再擢升胶东行中书省左丞相。信公为官清正,敢于练言,同情宽恕起义平民,适遭诬陷,任职仅一年被镝调任登州府搬阳路总管。任职满月,信公决然奏请朝廷告老还乡,嗣获准举家定居文登九顶埠(今文登区宋村镇辖区)。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信公颐养终老,享寿七十七岁。信公子孙满堂,其子安公(二世)开辨私塾,教化乡里;其嫡长孙贵诚公(三世)徙居蓬菜,攻读诗书,明洪武年考中进士,官至从三品吏部侍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祖信公逝世已满三周年,其四世孙彦公从居住地九顶埠迁到今乳山市南泓村(端公迁史家疃;清公迁北江村。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彦公第八世孙信公第十二世孙让公之长子子章,次子子春(三子子腾少殁),适值生母王太君仙逝已三周年满,为避嫌继母宫太君(生四子天福,五子天禄),兄弟二人从南泓迁到崖下村居住(先前居住在本村乔姓,鲍姓人已迁走)。崖下村清道光年间改名大庄村。今年适逢大庄村建村400周年,宋氏族人衍族传宗廿代是八世(辈)同堂(第廿四世——卅一世)。
根据大庄村民国初期知名文人宋公殿瑛(排辈第廿三世)在民国廿一年撰修的宋氏族谱(修止第廿四世)记载,从清道光年间到民国初年这近百年中,大庄村宋氏族人为了生计,肠关东、走西口并在全国各地都留下族人的足迹,尤其在远宁省大东沟地区吉林省临江地区黑龙江省黑河与牡丹江地区内蒙古满洲里等地,迁去的族人能有五、六百户之多,其中有多数的族人未登记入谱。大庄村首部宋氏族谱曾得到当地名士、清末廪生宋公煌文(廿四世)审阅校正,至今已有八十馀年,绩修族谱成为全体族人众归所望然续修族谱实为纷繁复杂既有年代世纪之阻隔,也有人事地域之变还,还有多少族人尚未取得联系,难以落实考證,故本次续谱未予记录,深表遗憾。本续谱暂修止卅世(昌字辈)。续谱记录难免有遗漏、颠倒、重复、错字、别字等,敬请族人见谅并予以明确指正,深表谢意。
宋氏族谱辈分排序(共廿字):
祥发同宗协,文修继述昌;咸钦人俊杰,苍萃焕云章。
原大庄村宋氏祠堂(家庙)对联:
祖德堪追莫负创垂初志
云初咸集休忘骨肉一家
慎终追远
下一篇: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艾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