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家谱印刷基地 >> 古谱纸家谱 >> 浏览文章

信阳市平桥区三湾袁氏族谱

时间:2024/6/17 10:25:01 发布:新闻编辑部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负责设计排版的《信阳市平桥区三湾袁氏族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信阳市平桥区三湾袁氏族谱序言

信阳三湾袁氏的始迁祖袁士泰出生于1565年前后,1595年前后,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鸦鹊窝迁入信阳平昌关杜岗居住,至二O一四年(三湾袁氏族谱首卷问世)共四百二十四年,繁衍人口三千余人。之前,三湾袁氏没有人见过自己的族谱,这实属本族的一大憾事。

公元二零零八年开始,上湾袁氏(平昌杨寨袁氏)袁同山继承先祖们的遗志,接过编写族谱的接力棒,开始了收集资料的起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收集了本族百分之七十的户口信息,在族人袁同华等人的帮助下,做了初步的处理,装了鼓鼓的一小包。

由于种种原因,袁同山不得不把那一包宝贝和自编家谱的心愿搁置下来。二零一一年,笔者从桂林回老家河南信阳祭祖。回桂林前夕笔者向族人打听了一下家谱的进展,获得了袁同山的电话,顺便打了过去,没想到仅过一个多小时,他就来到了甘岸镇(我临时借住地)。他比我大几岁,兄弟两第一次见面,我喊他老哥,寒暄一阵过后,他把那一包宝贝硬塞给我,我从未见过家谱,怎么能编谱呢?因无法担这个责任就拒收。他有点要发火,眼神里看得出他的无奈和心痛,还有对笔者的信任和企盼。我妥协了,收下了那个包包就回桂林的家了。

我三番五次地翻阅同山哥交付的资料,尽管零星散乱,纸张破旧又混杂,但深感字字片片都渗透着老哥的心血。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初小文化又无养老金,能把一千多户的资料收集起来,整理到这个程度,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和辛酸。我被他的付出深深打动。下决心整理、编写、出版《信阳三湾袁氏族谱首卷》,不负老哥所托。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收集、整理,初稿于2012年6月草成,我邀请同山哥来桂林审核校对定稿,印了几本样本托他带回老家征求族人们的修改意见。2014年清明节,我又回老家祭祖还找到了一本忆纸本和三块祖碑,这对即将印刷的族谱来说,是难得的宝贝,我带着这些宝贝和族人们修改过的族谱样本返回桂林。

二零一四年八月,《信阳三湾袁氏族谱首卷》印好,我打电话找同山哥,准备由他派发下去,他的家人告诉我他于二零一三年底去世了,我愣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没有袁同山的努力,三湾袁氏家谱不知哪年才能问世,他是族谱的奠基人,三湾袁氏应该永远记住他。

一部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家族史,家族文化的传承史。没有家谱的家族就是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说不上文化的传承。没有族史和族文化传承的家族是长久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族人们都将如断根的浮萍,沦为散户。

《信阳三湾袁氏族谱首卷》的问世,填补了本族历史的空白,增加了族人们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扩大了三湾袁氏的影响和知名度,在中华袁氏大家庭中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三湾袁氏族谱首卷》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

1、主要分支关系衔接不上,就连三湾袁氏的老家中湾袁氏的前七代不知如何与第八代(奉字辈)的人相衔接,还有原谱有支系错接的现象。

2、全谱个人信息没有生卒葬的时间地点记载。

3、历史资料(祖碑、祖牌、文字资料等)太少

4、编写粗糙,缺乏不少该有的东西。

首卷族谱经过八年(2014~2022年)的运行,特别是族内经过连续三年大祭祖;全族动员寻找历史资料;中湾和下湾袁氏因修淮河出山店水库大移民;老祖宗坟地因水库蓄水迁坟重修(2021年全族共捐祖坟款15万元)等重大活动,全族的宗族观念大大提高,家谱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大大提高,同宗共祖的认同感大大提高。由此产生对族谱重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通常,族谱应是每30~60年一修的,但是我们三湾袁氏的情况特殊,一是首卷谱因历史资料太少,过于简单;二是近十年,家族经历了重大变迁和活动,比如淮河出山店水库修成蓄水,中湾和下湾袁氏移民住进了多姓混住的新村或外迁,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两个袁庄没有了;三是老祖宗坟地新迁;四是族内连续多年大祭祖和寻找家族历史资料等活动,收集了不少的历史资料,急需及时充实到家谱中去;五是失散的亲人,漏掉的亲人,世系错接的亲人需要及时入谱归宗。鉴于此,袁氏宗亲会决定启动家谱重修工作,二零一九年三月,三湾袁氏代表在下湾召开了家谱资料收集工作的研讨会,参会14人,明确了上中下湾的负责人,分头工作,争取三年内完成家谱重修。但是自二零一九年底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迟滞了家谱重修工作的进程。二零二二年始,老家的族人们又开始了资料收集和修改。

又经过两年的努力,新谱草稿基本成功。修谱过程中,最难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寻找历史资料难,二是收集个人信息难。但是,在全体族人的配合下,在宗亲会和编委亲人的反复努力下,最终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历史资料和个人信息的收集工作。编者的贡献在于把各种资料编辑成谱,把家族历史资料整理成册作为附件,编在家谱的后边,不在丢失,永久保存,成为全族人的共同财富,为全族人共享。

上一篇:陕北庞氏家谱

下一篇:江西泰和永州樊氏通谱(上党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