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振(文学研究专家)
冯 振 字振心,原名汝铎。1897 年5月10日生于北流县都龙 乡容村(现山围镇山围村)沙 梨园,是其父冯雨三的次子。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教育家和诗人,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 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其于1904年开始在蒙馆及 北流县立高小上学。1910年随叔父冯介(介民) 游学上海,曾至苏州叔祖冯璋(文甫)处学习中 文,后进入中国公学,继人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 身)学习,前后共5年。1915年冬因病辍学。 1917年,受挚友梧州中学校长陈柱尊留任教席, 共4年半。192l—1925年,改任北流中学教员, 旋任校长。在北流中学任职期间,曾亲自擘画图 书馆和校园的建设,广招优秀师资以提高教学质 量,坚持以传统文化的精粹身教言传教化师生, 积极推行新学制,使北流中学曾在桂南名噪一 时。其曾积极支持北中学生的反英反日运动,并 亲自致电广西省政府抗议当地驻军对北中学生 的镇压。1926年任容县县立中学教员。1927年 应无锡国学专门学院之聘任教,旋兼教务主任, 并先后兼任江苏教育学院、正风文学院和暨南、 大夏、交通各大学教授。1935年暑假,同黄宾 虹、陈一百应广西教育厅之聘,到南宁担任中学 教师暑期讲习班教师,后邀宾虹先生一起回山围 作画。1937年抗战爆发,11月随无锡国专撤离 无锡,经长沙迁桂林。1938年6月,校长唐文治 因病返沪,委其代理校长。8月,桂林疏散,其率 国专迁北流山围,后迁萝村,坚持抗战办学2年 半。期间采取了近乎毁家助学的行动,腾出家居 供部分同仁、同学寄宿,使师生们度过了多次断 炊的难关。1941年夏,其率国专重迁桂林,在梁 漱溟先生的协助下,请李济深先生出任校董事会 董事长,并在穿山置地300亩,自建校舍,使流亡 中的国专得以继续发展。国专广延全国迁桂的 名宿来校讲授,学子骈集达300余人。国专规 模,于斯为盛,创造了抗战期间流亡内迁的大学 尚能继续扩大的奇迹。1944年9月,桂林紧急 疏散,其率国专师生员工离桂转赴蒙山,同年10 月在蒙山文尔塘开课。1945年1月蒙山沦陷, 国专迁昭平鹿鸣村。同年3月,与部份员工越过 沦陷区,步行8天回到山围安排接待国专事宜。 4月份,国专在山围磐石山复课,还到容县等地 招收新生。在其主持下,无锡国专在山围一直上 课到日寇投降。抗战胜利后,其于1946年5—6 月率国专师生分批返回无锡。其在无锡国专综 理教学22载,桃李遍寰中。1948年兼任江南大 学教授。1949年夏,其应南宁师范学院之聘,出 任该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南宁师院 奉令迁桂,与广西大学合并,其任广西大学中文 系教授兼系主任。1953年院系调整时,留在桂 林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或专 任教授,或同时兼任系主任达数十年。主讲的课 程主要有:《训诂学》、《老子通论》、《苟子》、《庄 子》、《文心雕龙》、《唐诗律》等。主要著作有:《老 子通证》、《荀子讲记》、《韩非子论略及提要》、《吕 氏春秋校注订补》、《说文解字讲记》、《七言绝句 作法举隅》、《诗词杂话》、《七言律髓》、《自然室诗稿 一、二、三、续集》等,多为在国专讲授所用。其主编 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发行全国。1959至1963 年,中国新闻社曾约请其撰写介绍唐诗宋词名家名 作及广西风土人情的稿件数十篇,连续向海外刊 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曾有海外华侨诗人, 高价寻购其诗集。其担任广西自治区政协常委和 桂林市政协常委多年;曾任广西文联理事和常务理 事、全国作家协会会员、桂林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1981年起至逝世,担任广西师大中文系名誉主任、 教授。晚年还参与承担国务院下达的修订《辞源》 任务,任修订小组顾问。曾把几经战火劫后余存的 近万册图书捐献给广西师大中文系图书室。其于 1983年3月13日逝世,享年87岁。夫人甘兰 吾,1900年元月14日生于容县。13岁时考取容县 明伦师范,毕业后到容县附城教高小。1916年农历 十月廿八日与冯振结婚,婚后在山围沙梨园侍奉公 婆。从1919年起,先后随冯振移居1N4,i,l、无锡、桂林 等地。1976年4月17日逝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