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沧(《中华武术》杂志主编、资深编审)
昌沧,1924年11月生于湖北省仙桃市昌湾乡,1949年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毕业,1950年中央团校二期毕业,历尽坎坷,《中华武术》杂志主编、资深编审,1993年起终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现定居北京。
昌沧,中共党员。著名编审。《中华武术》杂志首任主编,中国武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编审。首届"中华武林百杰·武术宣传贡献奖",武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新闻出版)津贴";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为表彰其老有所为,特授予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昌沧 原名昌学禹,笔名谢梅、武述文、爱武等。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资深编审、《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中共党员。1924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
“七.七”事变,日寇入侵,国难当头。自13岁起,即流亡异乡。在江西省吉安市国立第十三中学高中毕业后,于194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历尽苦难,我国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可沪上所见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美国鬼子横行霸道。在失望之余,开始上下求索。在地下党的影响和领导下,投身到“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反迫害”等进步学运中,并秘密地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及上海地下保安队。1948年1月,在上海地下参加革命工作,后入团。
1949年夏,调中央团校第二期学习,1950年毕业后,调新华社团中央分社、《中国青年》杂志社任编辑、记者。并入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及北京大学进修中国古典文学等。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被发配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场监督劳动,1959年第一批“右派”摘帽,先后做农工、副班长、伐木工人;专业报(《农垦报》)社记者、编辑;小学教师、班主任;工厂计划员兼保管员和文化教员、采购员、驻在员、推销员、供销业务代主管;其间插队落户三年,为社员、看水员;抽调公社,为“一打三反”工作员、办案员、征兵办干事、包队干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员、基建施工员等。共换了22种工作。先后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工厂先进工作者,生产队、公社、县三级劳动模范和先进插队干部等8次。排除万难!又得到许多好友的同情与搭救,勤奋而艰苦地在基层度过了年。
1979年1月,经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批准,被彻底平反。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借调、调入人民体育出版社,经过5年的不懈奋斗,户口才办回北京。又历任社编委,兼总编室主任、编译委副主任等,1982年9月始,受原国家体委、中国武术协会和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委派,筹创并主编《中华武术》杂志十余年。本刊畅销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多达150万份。成为中外武术界的最权威期刊。同时主持、创办了《中华武术》英文版及《武踪》丛刊。曾被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以及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编审。多次担任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论文评审委员或副主任。
1985年,作为出版社代表团副团长出访日本,进行文化、体育、出版交流活动。回国后,发表了系列专文。1996年,作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及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的专家组成员,在闽中、南地区,对“南少林遗址”及“天地会探源”等,做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表了多篇专文进行论述。后又作为专家参加了武当拳法的评审、考察和论证。
多年来,在各类报、刊、书上发表了各类作品近二百万字;出版了长篇专著《余生迹》《走三江》及长篇合著《四牛武缘》等;终审了书、刊文稿近两千万字;主编了大型工具书《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精华》(香港版)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人物》;副主编并定稿了《中国武术史》、《武术科学探秘》等。责编了《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中国的高峰》(英、日文版)和《徐才武术文集》等。
上一篇:昌先云(昌姓培养大学生最多的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