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兵器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马斌,原名马庭学,生于1923年3月,卒于1992年6月,享年69岁,新野县沙堰镇马坟村人,化龙公十四世裔。他是重林公之长子,妻窦贵珍(生于1927 年12月,卒于 1977 年 12 月),生四子,长亚夫、次亚驿、三亚骁、四亚骏,均居住在北京市。
他1940年正月初五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安塞县茶坊紫芳沟化工厂任班长、支部书记;1946年6月初,八路军总后勤部军事工业局选调延安茶坊兵工厂部分同志到东北筹办鸡西办事处。1947年10月改称为军工部第3办事处,所属4个厂,主要生产手榴弹、爆破简、迫击炮弹、掷弹简弹、信号弹等军工产品。他奉命来到鸡西,先后任鸡西军工第3办事处1厂副厂长,51工厂火工所所长、副厂长:东北解放后,被任命为驻沈阳321厂首任军管会主任:1949年调黑龙江碾子山123厂任副厂长、总工程师。
1952 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发展以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将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接管的部分兵工厂改名为国营兵工厂。山西太原743厂是“一五”期间原苏联第一批援建我国的156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之一,生产的是直接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解放军的仿苏制式化先进武器。他奉命调743厂负责筹建工作,先后任743厂筹建处主任,赴苏联新西伯利亚炮弹厂实习组组长、支部书记,743厂总工程师、厂长。
1963年,国务院成立第五机械工业部后,他先后任五机部三局计划局任副局长、二局局长。1982年第五机械工业部改制设立兵器工业部,先后担任科技局顾问、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等职,正厅级。离休后被聘为机电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离休后悉心研究马氏家史,与新野沙堰的马全智,在安徽工作的马俊第五箱 人物旗思一直保持书信往来。马全智写信告诉他,新野正在编写民族志,把马化龙的家史写成因惧反明义军,从陕西逃至新野沙堰。他对这一说法菲常反对,多次到北京图书馆查找历史资料,终于查到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对马化龙父子的记载和评价,并用大量史料,对明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论证,通过史实证明新野县民族志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他五次写信给马全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复印了有关资料奇给马全智,委托他转交给新野县编纂县志的同志,让他们纠正了这一说法。
他对家乡马坟的情况记忆尤新,在写给马全智的信件中回忆了马坟和马氏祠堂的情况,提到马家坟回汉共莹,上有九座长坟,从马化龙开始为圆形坟,说明出了回教从了汉族习俗。也提到马家祠堂内有三块碑,正中一块就是马化龙的碑位,他出了回教,其子孙也就不奉回教了,以示与同祖的仍奉回教的别支有别。虽然有别,但同出一祖,所以仍有藕断丝连之情,籍清明节扫慕之机,在清真寺阿訇的率领下,沙堰奉伊斯兰教的男教民,到河北村马家坟园联合祭祖扫墓,相互抒发内心感情。同时对马坟村祠堂内的家谱碑记载的内容从其祖父一辈进行了回忆,为研究马坟家族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他在与马俊恩书信联系中了解到两件事:一是马俊恩曾随三祖父马本升(字连三)一起去龙背为翰林墓烧纸追悼,碑不复在,只有三座园坟,上一下二,说明马之骐及其两个儿子葬在龙背,都出了回教。二是马化龙的父亲马文经、母马刘氏曾得到皇帝赐给诰封,原件尚在。他让马俊恩将敕封内容抄写后寄给他,他又依样抄写下来寄给了沙堰的马全智和马振国,使这一珍贵资料公之于世。
马斌听说开封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之骏公撰写的《妙远堂诗抄》,便到开封影印了该书,并通过马全智赠送给新野县档案馆珍藏,使这一度认为佚失的古书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引起轰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多家媒体以《河南省新野县发现两部稀世古书》(另一部为《靖逆记》)为题予以报道,为研究“一门三进士”家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1973 年,他回到故乡,在新野县人民医院治病期间,不忘养育之恩,在马坟村东的沙河上修建一座小桥,方便了村民入田耕作和出行,被群众称为“马斌桥”。
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加强国防和兵器工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研究翰林马氏家史四处奔波,查找史料,奠定了家谱基础。
下一篇:马生云(方城县交通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