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廖氏家谱 >> 浏览文章

蓝家坝廖氏渊源考:蓝家坝廖氏祖籍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

时间:2014/9/28 9:54:33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不知道什么缘故,蓝家坝的廖氏宗亲长期都不知道自己的始祖是谁?祖籍在哪里?始迁祖是谁?至於如何发源开基?如何演变迁徙?何时背井离乡迁徙到蓝家坝?如何代代相传走到自己这一代?自己属於哪一支宗族支派等问题就更是不清楚了。在蓝家坝前辈的口头传説中,只知道蓝家坝廖氏宗亲的先祖是“湖广塡四川”的时候,三个兄弟从外省迁移到蓝家坝开创廖氏先业的,并一直繁衍生息至今。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二百多年来,蓝家坝廖氏来源和世系,旣无族谱资料有据可查,也无口碑史料世代相传。蓝家坝的廖氏宗亲就一直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公元2009年7月19日(巳丑年六月初八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保存二百多年的老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湖南老家的廖名龙先生终于发现蓝家坝廖氏宗亲的渊源。蓝家坝廖氏族人才第一次眞正知道自己的始祖为发祥公,隶属於发祥公次子德文公的鷄田支系。祖籍在“楚南宝庆府邵阳县西路隆回六都鷄田”,现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朝阳野鷄田廖家村。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现考证如下:

《老谱》的流转过程,説明蓝家坝廖氏的族源。《老谱》在湖南老家称为三修大族谱,记载了“景运添芳秀,世代振鸿名”十辈的情况,主要记载湖南老家的世系情况,也零星地记録了始迁祖到川以后及后代的一些情况,距今200多年。修成后由湖南老家德文公第十五世孙秀儒公和第十六世孙世翰公父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从湖南老家歷经千辛万苦送到蓝家坝而保存下来的。上个世纪60年代保存在花房子廖继相家,继相卒后由其子廖述义保存。90年代初由交由廖继斌前辈保存。1998年继斌卒之前,交由廖述龙保存。2005年前后交由蓝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勛保存。至於先世如何保存流转,已不可考。但从《老谱》当今流转的过程来分析,蓝家坝的廖氏前辈是把《老谱》作为廖氏族人的“传家宝”和重要物品来代代相传的。明代学者胡应麟的辨伪八法和近人梁启超的辨伪十二法都提出只要古籍的流传过程清晰可考,那么该书记録的内容就是眞实可行的。

《老谱》的版本特徵证明《老谱》的确是湖南老家德文公三修原始大族谱。

从印刷技术看,《老谱》使用的是清代私修家谱最常见的木刻印刷技术,是典型的木刻本。有些字行不太整齐,有时倾斜不直;字的大小有时不太一致,笔画粗细有时不匀称;有些字的笔划印製不完整,有长有短或未印製出来;墨色有时轻重不均,一版内,各个单字,墨色的浓淡有时不一致,有的字墨色浓,有的字却显得很淡,有的没有着上色;版面中还留有不少的空白处,主要是一些具体时间用空白代替等等,似乎又具有木活字刻本的特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家谱》看,传世最多者为清代中晩期至民国年间,且多为木活字印本。清代木活字印的书籍中,数量最多的是家谱。因家谱是一种连续性出版物,通常是二三十年一修。流行于浙江、江苏、安徽南部、江西、湖南和四川等地的民间。这些地区,有专门以排印家谱为职业的“谱匠”或“谱师”。他们每当秋收以后,就挑起活字担子,到各乡镇的祠堂,为人家印家谱。因此,《老谱》的印刷技术和版本与清代大多数私修家谱是一致的。

从用纸看,《老谱》使用的是中国家谱最常使用的“宣纸”。虽然歷经200多年的歷史,但色泽均匀(已经发黄),细腻绵柔,具有一定的韧性,用手轻搓还有清脆的声响。这与清代家谱使用的“老宣纸”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从品相看,《老谱》的封面已经不在了,内容总体保留得比较完整。但首页和最后几页已经破烂不堪,有的已经脱落,而且书内已经虫蚀斑斑,有些字已经被蚀坏。这虽然与老家农村的族人缺少文化,再加上气候潮湿,没有很好保存所致有关,但也充分説明《老谱》具有悠久的歷史。

从体例上看,《老谱》与清代私修家谱的体例和用语习惯是一致的。体例採用了欧体和苏体的结合,旣有“五世一题”,又有“一辈一辈”,这与清代修谱的体例是一致的。

从用语习惯上看,与清代修谱的语法和用语是一致的。比如娶妻为“妣”、“配妣”、“继妣”,死曰“歿”等。

综上所述,《老谱》的版本特徵能够证明《老谱》的确是湖南老家嘉庆十二年德文公三修原始大族谱。

《老谱》记録的情况与当时社会情况是一致的。比如记载三位始迁祖迁徙蓝家坝的时间是康煕年间,这与康煕年间旨令调湖广之民人川开垦时间和歷史事实(即著名的“湖广塡四川”)是相吻合的。

《老谱》首页上的一处“批载”,明白无误的证明蓝家坝廖氏的族源。

《老谱》在湖南老家称为三修大族谱,记载了湖南老家德文公鷄田支系“景运添芳秀,世代振鸿名”十辈的情况。最可贵的是《老谱》的首页左下边的空白处留下一段手写“墨宝”。原文如下:

“嘉庆拾四年岁在己巳楚南宝庆府邵阳县西路隆回六都鷄田廖德文公宗谱俊成十六世嗣孙世翰呈送上川有房侄兄代榜父子恩爱宗亲多思仁义接谱一部永传后代其蓝家坝众等叔侄在后不得议论此谱任代榜公位下后裔永远存收日后发达显宦名儒根柢为贵世代荣昌余等多承恩爱厚仪路费感德不怠故此批载

愚房叔秀儒(字后纸缺不知是否还有字,从落款格式看应该没有字了)

弟世入(“入”字后纸缺,只看得见这么一个偏旁,联繫到文中的送谱者为世翰,此字当为“翰”字,其后还有字否?不知,但从落款格式看应该没有字了)

二人同赠,将这段话标点如下:

“嘉庆拾四年,岁在己巳,楚南宝庆府邵阳县西路隆回六都鷄田廖德文公宗谱俊成,十六世嗣孙世翰呈送上川,有房侄兄代榜父子恩爱,宗亲多思仁义,接谱一部永传后代。其蓝家坝众等叔侄在后不得议论,此谱任代榜公位下后裔永远存收,日后发达,显宦名儒,根柢为贵,世代荣昌。余等多承恩爱,厚仪路费,感德不怠,故此批载!

愚房:叔秀儒 弟世翰二人同赠。”

这段一百多字的“批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和内容:

第一,送谱到蓝家坝的时间是“嘉庆十四年岁在己巳”,即公元1809年。由此推算,《老谱》编修的时间是嘉庆十四年之前。核对湖南老家三修谱的时间,具体为嘉庆十二年(1807年)修成。

第二,《老谱》记载的世系是发祥公次子德文公支系

第三,《老谱》收録的空间范围是“楚南宝庆府邵阳县西路隆回六都鷄田”。考:“楚南宝庆府”即现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西路隆回六都鷄田”即现在隆回县六都寨镇廖家村野鷄田。也就是该支系生活的地方,即祖籍。

第四,送《老谱》上川的人是“德文公十五世嗣孙秀儒公和十六世嗣孙世翰公父子”,蓝家坝接谱的是十七世嗣孙“代榜父子”。

第五,送谱人“世翰公”与“接谱人”“代榜公”的父亲是“房侄兄”关係,即同一房系的血缘关係。

第六,送谱人“秀儒公”和“世翰公”称蓝家坝廖氏族人为“宗亲”、“蓝家坝众等叔侄”,自己在“批载”的落款也谦称为“愚房”,表明蓝家坝廖氏是与“世儒公”是同宗同族和同支系的宗亲。

第七,清楚的表明送谱人“秀儒公”和“世翰公”留下“批载”的原因是由於到蓝家坝后“代榜父子恩爱,宗亲多思仁义”,“余等多承恩爱,厚仪路费,感德不怠,故此批载。”,也就是説“世翰公”到蓝家坝后受到代榜父子和蓝家坝宗亲的喜爱和热情接待,连上川的路费都给报销了,因此,出于感激而自发的在《老谱》的空白处留下这段“批载”。殊不知200年后的今天,这段“批载”却成为蓝家坝廖氏宗亲“认祖归宗”的最最宝贵的材料和铁证。廖名龙先生便是依据这个“批载”判断出蓝家坝廖氏宗亲的渊源的。

蓝家坝廖氏宗亲的“班次”(字辈)排列与德文公鷄田的“班次”是一致的。

判断一个姓氏是属於那一只世系,一个重要的标準就是比对班次字辈是否一致。

根据回忆和查閲廖杰家中“宣婆婆”(鸿宣公的配偶)逝世后做“道场”用的“金丹布”(“金丹布”要书死者的上下三代的三亲六戚姓名等内容)上的记述以及蓝家坝正在使用的班次排列,确定为“代振鸿名,继述承昌国”。《老谱》则记载了迁徙或生活在蓝家坝的“芳”字辈到“鸿”字辈的一些先祖名讳。两者结合,可以排列出蓝家坝廖氏三百年来的“班次”(字辈)为“芳秀,世代振鸿名,继述承昌国。”这个班次与德文公鷄田班次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断定,蓝家坝廖氏宗亲系发祥公次子德文公后裔,属鷄田支系。

《老谱》记载的始迁祖情况与蓝家坝仅存的世代传説的始迁祖情况是相符合的(具体见下一个问题的考证)。

《老谱》记载的蓝家坝的几种提法实际上都是指今天资中县兴隆街镇蓝家坝。

《老谱》在记载“芳”字辈三兄弟和以及后来一些“世”字辈和“代”字辈前辈迁徙或生活在蓝家坝的地点时有几种提法:“蓝家坝”、“四川资州蓝家坝”、“四川资阳蓝家坝”、“四川资州资阳蓝家坝”、“四川资阳县蓝家坝”、“四川资州资阳县蓝家坝”等。那么是不是有资中和资阳两个“蓝家坝”呢?实际上两者均为今天资中县兴隆街镇蓝家坝村。

根据《资中县誌》(1997年版)第一章《建县沿革》记载,东周·战国时,周愼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国置蜀郡,资中县为蜀郡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开“西南夷”,于巴、蜀郡西南分置犍为郡。领县12,其资中县含今资中县地(汉资中县地包括今资中、资阳、内江全部,威远大部,安岳、乐至、荣昌部分土地),属益州犍为郡。西汉末,王莽称帝,改“汉”曰“新”,将益州改为庸部,犍为郡改名西顺郡,资中属庸部西顺郡。东汉初,公孙述据蜀称帝,号“大成”国,西顺郡仍置。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公孙述败亡。地方建置恢復西汉旧制,资中又属益州犍为郡,直至西晋。西晋末,李雄、李寿相继于成都建立“成汉”政权(304—347年),县名、隶属未变。时战乱频仍,巴蜀人民大批东下荆湘,南方僚人大量入蜀,资中县地多为僚居。经东晋,南朝宋、齐,虽有县治,实无州郡所理。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置资州。北周武帝保定中(561—565年),分汉资中县地置盘石县(即今资中县)。《资州直隶州誌》:“盘石山在州西三里,后周以之名县”,属资中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资中郡罢,仍置资州,盘石县属资州。开皇七年(587年)资州州治由资阳县迁盘石县。煬帝大业三年(607)改资州为资阳郡,县属之,为郡治。隋末恭帝义寧二年(618年)增置6县。其中银山、月山、龙水县均为现资中县地。时郡领县15:盘石、内江、威远、大牢、安岳、普慈、安居、隆康、资阳、隆龕、牛鞟、和义、月山、龙水、银山。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罢资阳郡復置资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再改资州为资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资阳郡为资州。盘石县与资州、资阳郡隶属未变。懿宗咸通六年(865),徙州治于内江县,次年还治盘石。时州(郡)领县8:盘石、资阳、清溪、内江、月山、龙水、银山、丹山。五代前、后蜀,盘石县属资州,为州治。时州领县8:盘石、资阳、清溪、内江、月山、龙水、银山、丹山。宋太祖乾德三年(865),盘石县属资州资阳郡,乾德五年(967)省月山、丹山、银山县入盘石。时州领县4:盘石、资阳、龙水、内江。理宗淳佑三年(1243)龙水县废。元,资州、盘石县均废。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政权(1361—1371),復置资州,为州治。领县1:内江。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降资州为资县。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升资县为资州直隶州(《清史稿》“资山在州西北,州以此名。),直隶四川省。并将成都府所辖仁寿、井硏、资阳、内江4县划归资州隶属。嘉庆七年(1802)省下设道,资州属川南永寧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川南永寧道为下川南道,资州属下川南道,直至清末。民国元年(1912),废道,资州直隶四川省。次年復道,资州又属下川南道。民国3年下川南道改名永寧道,资州改为资中县(因位资江即沱江中段,故名),属永寧道。民国17年裁道,县属省。民国24年四川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资中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驻地。时督察区领县8:资中、资阳、内江、仁寿、简阳、威远、井硏、荣县。1949年12月8日,资中解放。仍名资中县,属资中专区。1950年2月,资中专区更名内江专区。1968年,内江专区改内江地区。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内江市,县均属之。

从上述资中、资阳两县域变迁沿革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除民国以后资中、资阳两县的县域比较清晰外,在此以前两县的县域经常混杂在一起,分合不定,交错难辨。要么资州辖资阳,要么资阳辖资州。要么资州改名资阳,要么资阳改名资州,要么两者连在一起合称资州资阳郡。实际上,从歷史的角度説,民国以前的资州就是资阳,资阳也就是资州,或者并称资州资阳更科学一些。作为嘉庆年间湖南老家修谱的人员,囿于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知识广度,出现上述不同的提法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德文公十六世嗣孙世翰公送谱上川到蓝家坝为何送到今天蓝家坝这个地方,而不是送到资阳或其他地方的“蓝家坝”,就完全可以清楚的知道,《老谱》中提到的“资阳(县)蓝家坝”、“资州蓝家坝”、“资州资阳县蓝家坝”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兴隆街镇蓝家坝村。

总之,现有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都可以充分地证明蓝家坝廖氏宗亲属於发祥公次子德文公鷄田支系的后裔,始祖就是发祥公。祖籍就在现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廖家村。事实清楚,无可置疑。

上一篇:当代廖姓分布和蓝家坝廖氏概况

下一篇:蓝家坝廖氏宗亲将发祥公作为自己的始祖考

廖氏字辈
廖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