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达三:湖南湘乡谭氏族谱编修纪实
据史料记载,距今2700年前,位于今山东济南章丘西的城子崖为春秋战国时古谭国的都城。古谭国在公元前684年,被诸侯大国齐国灭亡。当时,古谭国国君谭子-姬贤礼带领部分臣民及儿子姬祁义、姬祁武、姬祁养流亡到古莒国(今山东的莒县)。古谭国的后人,为了牢记谭国灭亡之耻,当即启誓:从此时此刻起,永远改以谭国国名“谭”为姓氏。流亡到古莒国的姬祁义(谭子-姬贤礼之长子),系第一个带头将姬姓改为谭姓的谭国后人。随后,谭氏的后人,均尊称谭祁义为谭氏的开姓始祖。这便是谭氏的由来。以谭国国名改姓后的谭氏,既称 “中华谭氏”,又称“正宗谭氏”。
随着时光流传,谭氏人口日益繁衍增多,加上众多诸侯国之间不断爆发战争以及连年灾荒等等缘故,谭氏的子孙后代,为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频繁辗转迁徙。时至今日,谭氏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由此,谭氏家族的分支,也越来越多,现已发展到住在同一地区的谭氏,竟同时存在着多个不同谭氏家族分支的后裔。他(她)们均系按照各自分支自行规范的命名字辈命名的,故在相互的交流之中,只能认同他(她)们同是谭氏的后裔,却不能区分他(她)们的辈份和族源。鉴此,今日的谭氏家族,实无法统一编修全谱,只能由各地的谭氏分支,自行从本分支的延伸世系中截取某一先祖为起点,往下续修各自的支谱。而以前的世系,只能溯上录辑其直系(嫡系)世系,作为本支谱的历史世系,以使其后人能从中慨略了解本支族是如何一代又一代繁衍到自己的。
本次续修的《湖南湘乡横铺谭氏家衡支谱》,就是以湖南湘乡谭氏93代学禄公(公元1560-1645年)和学寿公两先祖的后裔,于1996年冬以学禄和学寿两先祖为起点续修的《谭氏七修支谱》作为基础,再从其中首迁湖南湘乡横铺98代兆泗公(公元1720-1797年)的后裔中,进一步截取以100代家衡公(公元1800-1851年)为起点往后进行续修的。通过本次续修,一是将家衡公位下截至2013年底以前出生,在原《谭氏七修支谱》中未能收族入谱的子孙后代,基本上做到了悉数补充收族入谱。二是采用了谭氏后裔谭凯文和谭富春以及其他方面提供的关键性谭氏历史世系资料,纠正及弥补了原《谭氏七修支谱》中的缺谱及世代错乱。
本次续修的《湖南湘乡横铺谭氏家衡支谱》,是由家衡公位下105代裔孙谭绶生为主持人兼编辑,在家衡支族诸多族人的支持和帮助下编修的。谭绶生,1929年出生,四岁随母从湖南湘乡逃荒到江西南昌,五岁不幸丧母被送回老家委托叔婶代管,从小备受苦难,幸遇贤惠继母,含辛茹苦,抚儿读完初中。1949年于长沙报考军校入伍。1950年提前出校抗美援朝,在朝鲜前线夜以继日从事战地物资运输的现场调度。由于工作出色,曾受到志愿军首长的通令嘉奖及记大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朝鲜仃战后,仍继续留在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任参谋。1957年回国到总后勤部工作,1976年转业到天津客车厂任副厂长。1988年评为高级经济师,改任天津三峰汽车配件供应公司总经理等职到2000年。
2004年,当他得知幼时就读的横铺小学校舍成了危房,并向社会求援时,欣然捐资为横铺小学新建了一栋647平方米的三层综合教学楼。在督办建校期间,有幸在堂弟家见到了1996年冬由湘乡学禄和学寿两公后裔共同续修的《谭氏七修支谱》,阅后发觉该谱缺陷较多,主要是家衡公位下诸多后代未被收族入谱。遗憾之余,脑海中萌生了续修家衡公这一支谱的念头。2007年,他利用回老家看望继母的机会,收集了祖父邦悌公位下100多后人的资料和照片,试着以祖父邦悌公为龙头,采取新老家谱结合的形式,在内容上作了若干创新,并加录了入谱者的照片,编出了一本《谭氏邦悌(晓堂)支房家谱》。当该谱印发给有关族人传阅后,均感到式样新颖,内容明晰,还增加了照片,颇具鲜明特色。由此,纷纷要求扩大该谱的编修范围,尽可能将原在《谭氏七修支谱》中属家衡公位下未被收族的后人悉数补充入谱。
面对众族人的期待,作为家衡公裔孙的谭绶生,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困难重重。由于诸多的知情年老族人大都作古,现今存世者,不是体弱多病,就是工作和家庭拖累或行踪难觅,要收纳齐全众多族人的入谱资料,恐难顺利完成。尽管如此,当时的谭绶生,虽已年届八旬,仍自感身心尚行;并且,在经济上亦有承担修谱所需费用的能力。能为祖宗尽孝及为子孙后代尽责修谱,应当责无旁贷,即毅然接受了众族人要求扩修家衡支谱的重托。常言道,行成于思,在反复考虑当前族人的极度分散和现实状况后,确定不设续修家谱的委员会或理事会,由谭绶生毛遂自荐自任续修本支谱的主持人兼编辑;与此同时,并负责承担续修本支谱所需的全部费用。
随后,谭绶生立即着手展开对有关家谱资料的收集、阅读、研究,运用各种不同的连络方式(包括登门拜访)收纳族人的入谱资料及各方面的建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经反复推敲和斟酌,耗时一年多,于2012年完成了《谭氏湘乡横铺家衡家族支谱》(草本)的编辑,立即印了70本分发给各支房进行审阅及征求修改意见。随后,陆续收到了众族人补充寄(发)来的大量入谱资料和照片,以及对谱本的改进建议。针对如此丰富浩瀚的新资料和合理建议,随即对原编草本进行重新编辑。恰在此时,通过同湖南湘乡谭氏93代学峨公的后裔谭凯文和重庆谭氏72代宏亮公的后裔谭富春的联系,获得了部分有关谭氏历代家谱的重要资料,阅后发现原作为本谱编修基础的《谭氏七修支谱》中的历代世系部分,存在严重缺谱和世系混乱的错误。譬如,家衡公在原《谭氏七修支谱》中的定位为71代,修正后应更改为100代。面对如此重大的世代错乱,不得不再一次对原草谱本又耗去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疏理及重新编辑。第一次全面重新修正,定名为《谭氏湘乡横铺谭氏家衡家族谱》,第二次全面重新修正,定名为《湖南湘乡横铺谭氏家衡支谱》。通过前后两次修正,在内容上,基本理顺了谭氏世系从古至今的繁衍序列,增列了谭氏先祖为后人规范的命名字辈,另外还转载了其他有关族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如编修家谱的意义,做人的道德准则,历代谭氏的名人,世界各地谭氏族人寻根、祭祖活动的最新动态,以及起辅读作用的一些图表,等等。
纵观最后编辑的《湖南湘乡横铺谭氏家衡支谱》,以100代家衡公为龙头起算,到现已问世的108代,历经了213年,全系共计收族入谱者为九代计750多人,加上从1代到99代的直系先祖约200来人,本支谱前后两阶段共计辑录的世系人数将近1000人。本谱所辑的内容,较为完整真实,取材新颖合理;文字叙述通俗易懂:编排次序启上承下,衔接紧密。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 ,又是一本能增长子孙后代知识的教材,作为范本,实不为过。
而编修本谱的主持人兼编辑谭绶生,他一生竞业守德,成绩显著。工作秉正持廉,克已奉公。待人接物,赤诚谦逊,热衷公益。为续编本谱,从酝酿到园满完成,以八旬高龄之躯,全心操劳,可谓老骥伏枥,步履维艰,殚精竭虑,功德至伟。我等虽年低辈高,却无以相助,深怀愧疚及敬佩之心,切望谭氏后辈,传承先辈之美德,立高尚远大志向,拼搏进取,为振兴中华,扬我谭氏光辉而奋斗!
无庸讳言,此抛砖引玉之作,难免挂一漏万,乞望阅者及日后续编者至臻完善。
上一篇:谭凤
下一篇:谭氏及湖南湘乡横铺谭氏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