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查询 > 饶氏家谱
饶氏家谱列表(详情,请点分省查询)
旌阳饶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旌德】
题名旌阳饶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作者(清)饶士麟等纂修版本清嘉庆12年(1807), 刻本居地安徽, 旌德先祖/名人始迁祖:饶文福; 分支祖:饶寿宜; 分支祖:饶椿; 分支祖:饶英贤摘要始迁祖文福,北宋初由鄱阳迁旌阳义路桥。传至十三世始分而为三:长寿宜,居宗祠之右;次椿,仍居...
淳源饶氏重修族谱: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安徽旌德】
题名淳源饶氏重修族谱: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作者(清)饶玉清纂修版本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影印居地安徽, 旌德先祖/名人宋:饶文济摘要饶氏望出平阳,周融公以上无从稽考。宋文济,字原博,号素菴,真宗朝由江西临川迁安徽宣州府旌德县东乡之淳源。是为...
淳源饒氏重修族譜
题 名:淳源饒氏重修族譜卷 数:十二卷修撰者:(清)饒玉清纂修版本年:2002版 本:影印本谱籍地:安徽旌德堂 号:始 祖:始迁祖:
安徽淳源饒氏重修族譜
题名安徽淳源饒氏重修族譜作者饒玉清版本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居地摘要饒氏重修宗譜總目                      巻之首 子集    目錄  修譜職名  新序 五篇    原序 十三篇    世系考 巻之一  凡例 排行  祖訓  祠規索取号zztsg2015 ...
《光山饶氏家谱》
题名光山饶氏家谱作者饶祖强版本2014-3-1居地光山县摘要饶姓出自山西晋城后迁涉江西潘阳在此繁衍壮大索取号JPG-137
饶氏宗谱: 【大冶】
题名饶氏宗谱: 作者版本民国3年(1914), 木活字本居地湖北, 大冶堂号敦睦堂先祖/名人先祖:饶光祖; 始迁祖:饶子荣; 始迁祖:饶子华摘要先世居抚州仙原乡,南宋时,有讳光祖者,寓居湖广通山县。子荣、华兄弟,由通山再迁大冶果城里,为始迁大冶祖。卷首旧序、传、赞、山图,馀卷皆为世系。...
饶氏宗谱: 不分卷:【大冶】
题名饶氏宗谱: 不分卷:作者(清)饶仕河等纂修版本清乾隆26年(1761), 木活字本居地湖北, 大冶堂号敦睦堂先祖/名人先祖:饶光祖; 始迁祖:饶子荣; 始迁祖:饶子华摘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谱为世系。索取号7329/E
饶氏宗谱: 【大冶】
题名饶氏宗谱: 作者版本清道光6年(1826), 木活字本居地湖北, 大冶堂号敦睦堂先祖/名人先祖:饶光祖; 始迁祖:饶子荣; 始迁祖:饶子华摘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卷皆为世系。索取号7329/D
饶氏宗谱: 不分卷:【大冶】
题名饶氏宗谱: 不分卷:作者(清)饶永春等纂修版本清咸丰10年(1860), 木活字本居地湖北, 大冶堂号敦睦堂先祖/名人先祖:饶光祖; 始迁祖:饶子荣; 始迁祖:饶子华摘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谱为世系。索取号7329/C
饶氏宗谱: 【大冶】
题名饶氏宗谱: 作者(清)饶荣福等纂修版本清光绪12年(1886), 木活字本居地湖北, 大冶堂号敦睦堂先祖/名人先祖:饶光祖; 始迁祖:饶子荣; 始迁祖:饶子华摘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卷皆为世系。索取号7329/B
湖南饶氏宗谱
题名湖南饶氏宗谱作者版本民国, 木活字本居地湖南堂号平阳堂先祖/名人始迁祖:饶幹摘要始迁祖幹,先世江西吉安人,南宋时因官徙居长沙,後代散居宁乡、浏阳、益阳等地。卷一、四、七、八世系、世纪,卷末三传、行略、事实。索取号7327/A
湖南饶氏宗谱
题名湖南饶氏宗谱作者版本清, 木活字本居地湖南堂号平阳堂先祖/名人始迁祖:饶幹摘要参见民国平阳堂木活字本《湖南饶氏宗谱》条目。存卷为簪缨表、命妇表、贞节表、节孝事实。索取号7326
湖南饶氏宗谱
题名湖南饶氏宗谱作者版本民国, 木活字本居地湖南堂号平阳堂先祖/名人始迁祖:饶幹索取号7327/B
饶氏族谱: 三卷,首一卷:【湖南会同】
题名饶氏族谱: 三卷,首一卷:作者(清)饶建勋主修版本清光绪九年(1883), 木活字本居地湖南, 会同堂号平阳堂先祖/名人始祖:饶宫摘要谱尊东汉饶斌为始祖。斌,昭武人(今甘肃临泽县西北),东汉时任渔阳太守,荡寇有功,封东平侯,晚年致仕徙居建昌南城。传至二十六世亮,亮生子二:彦明、彦立...
湖南饶氏宗谱: 三十五卷首一卷末四卷:【湖南长沙】
题名湖南饶氏宗谱: 三十五卷首一卷末四卷:作者饶氏合修版本民国九年(1920), 木活字本居地湖南, 长沙堂号平阳堂先祖/名人始迁祖:饶幹摘要始迁祖幹公,字廷老,宋淳熙二年进士,自江西临川仙源乡宦游长沙并居于此。卷首谱序、凡例、家训、家诫、本源録、本源世系图纪,房目、卷目,卷一至卷三十...
饶氏字辈
饶氏名人
饶氏谱讯
饶氏新闻
饶氏简介

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饶,出自六国时齐大夫食邑于饶者,赵孝成王四年拔其邑,以封其弟长安君,齐之故臣以邑为氏。”这段话的基本意思是:战国时,齐国有位大夫被封于饶,后因饶被赵国夺取,这位齐大夫的后人以邑为氏,就是饶氏。但是,说“赵孝成王四年拔其邑,以封其弟长安君”,则有误。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悼襄王四年(公元前241年),“攻齐,取饶安”;六年(公元前239年),“封长安君以饶”。于此可知,“赵孝成王四年”应为“赵悼襄王四年”;“封其弟”应为“封其叔”,因为孝成王是悼襄王的父亲、长安君的哥哥。《史记》中提到的“饶安”,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饶(邑)”,在今河北饶...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