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永丰村高氏家谱
日前,高氏宗亲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一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永丰村高氏家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永丰村高氏家谱序言
喜逢盛世,安居乐业,文化繁荣,国富民强。自古就有“盛世修志,家兴续谱”之说。
人生在世,都有祖宗。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此次修谱为了更好地感念先祖们的恩德,启发后人们更加勤勉,为了昭亲睦,别长幼,尊孝悌,凝聚力,兴家族,不忘血脉传承,不忘为国家、为社会,为家族、为永丰村做过贡献的人们。
传说,在金代时期,临县人大都被杀,只剩下柔、袁二娃人口(《临县家谱文化》),后来的临县姓氏人口,很多都是从陕西迁徒过来的;另一种传说临县人口大都是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高氏也是在历次的移民潮中迁来的;第三种说法是由于逃避灾荒和战争,从陕西兑家洼迁徙到这里的(高余庆老人讲)。至于何时迁到永丰村很难考证,只能存疑。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有的村庄(贾家沟)还组织本族人员回祖居地陕西,收获属于本族应得的红枣。原先村庄称蔚莑,后来改为“永丰”。祖上原来也是有家谱的,老谱是写在薄红布上面的,因世事动乱而老谱失落(高明珠讲)。
高氏先祖们在永丰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奋发拼搏,历史悠久。据残存的石碑记载:康熙三十五年重修观音殿,本姓举人高含瑾撰写碑文;“永丰观音庙,创于明中叶,历年久远,风雨剥蚀,底基颓毁”,至道光十八年重修,历经三百多年。可想未能记载下来的年代会更加久远。
高氏族人祖辈勤劳,薪火传家,奋发拼搏,代有名士,令人敬仰。历朝历代,高氏家族皆有杰出人物,如清康熙庚午科举人高含瑾、牺牲在永丰村的抗日民兵英雄高呆则烈士、早年投身革命的高育记等。在几百年的艰难生产生活中,创造延续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盛的物产业绩,创建了“永丰”知名的村落,街道宽广,古楼屹立,庙宇辉煌,独特的槽槽碾则更显现出永丰村民的智慧和生活质量。
近代,时世动荡,悲酸愁苦,民族灾难,外国侵略,饥荒连年,民不聊生。在那多灾多难的岁月里,祖辈们含辛茹苦,哺有后代,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为国牺牲。在这幸福美满的今天,看到儿孙们茁壮成长,使我们油然而生,想到我们艰难困苦的父辈、祖辈及先祖们。
当今,我们后街高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有的成为了国家干部,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有的参军保卫国家,有的经商创业,有的成为能工巧匠,有的在外刻苦求学,有的耕织在村守护家园,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各自的贡献。
光阴似箭,逝者如斯,编修家谱也可记录一些历史和岁月的变迁,使我们不忘过去,不忘先祖。使我们和后人们感恩自己的祖先,谨记前辈的功德,铭记家族高尚品德,弘扬历代淳厚家风,使高姓族人血脉亲缘永续,精诚团结永久,高氏家谱也可成为族人的一条长久纽带。
高平
农历二O二一年十二月于临县家中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永丰村高氏家谱凡例
一、指导思想
本谱编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尽量做到言必有据,据必可靠,事实清楚,激励后人。
二、收录范围
家谱上限有碑记和传说起,下限至2022年1月底(农历)。先祖从明代陕西移民来永丰村,由于时局变故,老谱失传,新谱未修,致使先祖数代情况不详,无据可查。
三、资料来源
①清代、民国《临县志》;②碑碣志记载;③重新调查资料;④知情者口述资料。
四、编撰体例
本谱综合编汇为一册,按章节分目。主要分为十章,有家规家训、世系谱图表、先祖史迹、人物传记、艺文华章、家谱编撰历程及附录等。
五、人物传记
记载后街高氏家族中历代涌现的人物。已故人物立传,现代人物作简介。事迹所记客观真实,文字简炼恰当,只述事而不作评价。列入传记人物的类别为:1.清代杰出人物;2.近代革命烈士、老干部;3.担任村长和支部书记人员;4.担任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者、副高职称人员;6.社会贤达。传记和简介由本人或他人代写,编辑人员负责作一定修改。
六、附录收编
对于一些历史上与家族有关的事和人,可能难于归类的材料,一律收入附录。
七、入谱原则
本次修谱按门户长次的顺序排列,由右大左小依次排列,男女均予人谱。妻室有姓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均称姓氏,列于夫男之左;女列子后按长幼排序,不列女婿,不列外甥。
八、编写分工
高平负责协调,高珍平负责世系表资料的收集,高环成负责古碑解读和全书总撰;谱中的文章资料,除署名外,均由后街高氏十一世孙高环成撰写。
九、续谱期望
谱不可不修,后辈约定每20-30年续修家谱一次。
上一篇:河南南阳高氏族谱(高广志主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