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武氏家谱 >> 浏览文章

武思明:武氏通谱是一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瑰宝

时间:2022/3/1 16:24:57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青山绿水,依赖天然造化;树木花草,凭借土地肥沃。宇宙万物,生命之灵,贵在人气,莫不依托于祖上之功德,莫不庇荫于先辈之福祉。家族兴旺,赖祖宗恩德长济;后嗣繁昌,靠先人懿德培育。地方无志,则无以表生成演变之态,国家无史,则无以鉴兴亡更替之由;个人无传,则无以存世留芳之言,家族无谱,则无以明辈份承传之序。现今武德恩总编、武庆超主编《武氏通谱》中华第一部(下称《本通谱》),终于在全国人民抗击冠状病毒取得初步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在中谱资料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武姓委员会、《本通谱》编委会及众多族人的关怀和支持中,即将付印出版;虽为全球武氏族人怀恩报德之事,确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大作为也。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房谱、支谱、氏谱、家乘、家牒、家传、谱系、谱牒、玉牒等,是以特殊形式记录家族的渊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等全过程的重要典籍。通谱也称全谱、会谱、会通谱、统会宗谱、会宗统谱、统谱、统宗谱、统宗世谱、统宗谱略。统宗簿、族统汇图谱、联宗统谱、大同谱、大同宗谱等等。家谱的核心是辨血统、“明世系”、“使人不忘乎本末”,具有通过血缘关系区分彼此的作用。通谱、“同姓通谱”,是指在同姓者或同姓宗族间通过合作编撰谱牒进行的认同共祖、连通世系、重排昭穆等活动,是在中国谱牒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谱种。

回顾家谱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直至文字出现之前,口耳相传、结绳记事与后来的家谱极为相似,现称之为口传家谱或结绳家谱。殷商时代成熟的文字出现以后,随着周代宗法制度的完善,形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家谱。最初通过甲骨文记录下的甲骨文家谱。同时,刻在龟甲骨上、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等金属器皿上的金文家谱。周朝天子采用了“家天下”的统治模式,血缘关系进一步强化,确立了史官修谱制度,以保持家族中十分清晰的血缘关系,保证宗族的维持和发展。周朝天子设立称为“小史”的官员,专门负责“莫世系、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即定王室世系,区分王室成员长幼次序和嫡庶亲疏。战国末年,一部“录黄帝以来,讫春秋时帝王诸侯及卿大夫谥号”带有家谱性质的《世本》诞生;同时,还有荀子编《春秋公子血脉谱》,简称《公子谱》;虽残缺、亡佚,却开创了家谱文献的先河,揭示了家谱的血缘性质,“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此后,家谱进入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两汉时期继承了周代的史官修谱制度,把家谱称为“谱”“牒”或“谱牒”。“谱”字是个形声字,表示一种文献、簿籍,之前不见这一写法。《史记》《汉书》中记载的“牒”或“谍”的原义是刻印家谱的竹筒或木筒,与“谱”并称后都指家谱。至今还称家谱为“谱”或“谱牒”,均源于汉代。由于汉代对家谱的重视,当时不仅有官修家谱,而且有私家修家谱,甚至还有刻在石碑上的碑谱。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的特殊需要,尤其是东晋时,朝廷选官用人和社会世族门阀之间识别身份、婚姻嫁娶都要依靠家谱,“而家谱特盛”“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不仅朝廷专设“图谱局”,而且出现了研究家谱的世家,家谱成为一种特殊的学问,人称谱学。从形式上既有一个家族的单一家谱,也有全国的总谱、郡谱、家传和列传式家谱。

隋唐时期,同样重视家谱,不但官修家谱,官宦世家也竞相修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家谱著作以及不少著名的谱学家,人通过通谱形式与达官贵人合族、甚至假冒别人的家谱抬高自己门第。进入宋代以后,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各大家族的家谱在战乱中散失殆尽,当朝新贵大多出身行武,或科举一夜成名,原来的门第并不高;时间一久,家族世系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家谱从此也遂为私家撰述,于是有合族之谱,有分支之谱,进入由官修转向私修的发展时期。宋代以后,特别是宋代中叶,朝廷逐渐重视家谱的社会教化作用,开始鼓励甚至大力提倡民间各家族自行编修家谱。这一环境下,出现许多名人志士修家谱,其中欧阳修所作《欧阳式谱图》、苏洵编写的《苏式族谱》影响最大,分别被称为“欧苏体”或“欧苏谱法”。“欧苏谱法”不仅对宋代私家修谱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确定的修谱原则和规范、体例,还被后世修谱者继承,成为至今的修谱通用原则、体例。某些人所以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宋代,也是基于近代的家谱与宋代的是一脉相传的。宋元以后,修谱风气更盛。许多家谱一修再修,几乎到了既无“无谱之族”,也无“无谱之人”的“家家有谱”的程度。明清时期之所以如此,与朝廷的提倡和各级官员推动分不开的。皇帝下旨,官员劝说,编修家谱几乎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乾隆皇帝曾下令对家谱进行审查,所谓“谱禁”,用政治手段干预修谱,其中一些规定也有违常理之处,也很难真正落实;嘉庆以后,不少家族专门制定了修谱制度,明确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修谱时限。有些家族人口过于众多,家谱一修再修,所修家谱分为总谱、通谱、统谱、宗谱、支谱、房谱,或者始谱、续谱乃至多修谱等,门类和内容不断增加和丰富,不少一直保存至今。民国初期,编修家谱之风仍继承清代的传统。后来,战乱较多,民间修谱之风难免受冲击,有些编修完成的家谱未能刊印。

1949年始,受政治的影响,各地编修家谱,人为地分为多种不同情况。在大陆,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家谱一度被认为是封建宗教的产物,被贴上了“封建”标签,不仅一概不准新修、续修,而且编修完成者不得付印,即使保存和收藏家谱也被禁止。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家谱被当作“四旧”被收缴,焚毁。有些传世的家谱珍品被送到废品回收站或造纸厂,当作废品或造纸的纸浆销毁。与此同时,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各地,未受到政治因素的作用,家谱仍在正常地编修和续修,甚至有些与华人无关的研究或收藏机构也在研究或搜集家谱,形成家谱学的国际化趋势,持续至今。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5G时代的到来,对家谱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家谱理论的出现,传统家谱的编修办法、内容与传播方式得以革新;相应的网络家谱、数字化家谱、填入式家谱被人们喜爱和采用。对应的网络家谱编程软件为家谱的编修、谱学的发展提供了优秀快捷的方法和资源。

在家谱演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谱学家,涌现出大量的经典史书如:《广韵》《元和姓篡》《通志·以谥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姓解姓氏急就篇》《姓》《风俗通》《氏族典》、《清朝遗志·氏族略·清州八旗姓》、《清朝遗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9部。学者查阅古籍,总结归纳得知:武氏源渊流长,是一个多民族,多元化的姓氏群体。历史悠久,血脉深广,来源说法不一而模糊复杂。有周平王之后裔,殷王武丁之后裔,夏代大臣武罗之后裔,春秋时代宋武公之后裔,唐朝赐予武姓、以及冒姓之后裔,蒙满族复姓改单姓后裔。但他(她)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所以,近年来各地武姓宗亲联谊会连年举行,共认中华武姓一家亲,武丁是多数族亲认可的得姓始祖。

然而,武姓家族构成如此庞大多元化,经过离合演化,同一武姓的人不一定同宗同姓。不同来源武姓的人之间不可能存在血缘关系,更没有所谓的共同祖先。何况,早期家谱没能保存下来,现存家谱大都是明清、民国、甚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修,而追述的祖先胜迹远在明清以前,上溯到受姓前后伏羲或皇帝时代,其间相距数千年,要做到真实可靠并非易事,家族的血缘关系、历史渊源变得模糊不清,要厘清世系、一代不缺地对接起来,非现实可行,牵强附会,人为接续认祖,其真实性无疑要大打折扣。

再者,武姓最早发祥河南,不断繁衍生息,后来不断向山西、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等省迁徙分支。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少地方出现续修家谱及宗亲联谊活动。这是我国历史上本来就有修家谱的传统,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百姓生活富裕起来,有能力编修自己的家谱;20世纪80年代始,香港、台湾的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寻根问祖,借助家谱确定亲疏关系,刺激了修谱现象的出现。海内外,涌现出许多谱学家、编修家谱的族人,并出版大量的武氏族谱和家谱文化的典籍。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经济的全球化;通过家谱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不仅领略先人创业奋斗、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更重要的是,要求民族的团结、和谐、合作、共赢;5G信息时代,要求相互的了解、交流、通信并提供便利,增进宗亲,加强团结;女权的尊重,男女平等的诉求,女性权利地位日益提高;单传家庭姻亲关系的紧密,儿女亲家来往频繁利害荣辱密切相关;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的脉搏,编辑现代人文资料;提升对族谱的认知,改变族谱的概念。继承历代先祖世系;发扬家谱文化,在原有的家规家训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新家规家训等更加科学先进的族谱。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拓土开疆、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扬光大奋发有为、克勤克俭、尊老爱幼的品质。革新家谱体例,让家家有谱,人人爱谱,共享现代科技,实现族谱的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实现全族的团结合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奋斗!在此背景下,2019年8月武姓委员会(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下属单位)应运而生,相继本通谱编辑委员同年12月1日组建,开始了编写《本通谱》的工作。

《本通谱》开卷明义,引经据典、内容翔实、立论合理、通俗易懂,阐明了中华民族万姓同根,皆为炎黄子孙的历史渊源;武姓同源,武氏一家亲的内涵。《本通谱》是一部传承、发扬、学习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魁宝。《本通谱》首部分三卷出版。第一卷

上一篇:中华武氏通谱(武德恩主编)

下一篇:如何对待武曌(则天皇后)的一些疑窦之说

武氏字辈
武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