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武曌(则天皇后)的一些疑窦之说
如何对待武 曌(则天皇后)的一些疑窦之说
武思明
一、名字之说
武曌历来人们通用以“武则天”称谓,《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皆未明确之;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有人为其正名,首次以“武 曌”称谓。究竟应当如何称谓这位中国的唯一女皇呢?这是值得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同仁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武曌,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是武士彟的次女,母亲杨氏。其父早年是经营石材的商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背景下,识时务择良机,大力资助李 渊(唐高祖)起兵反隋,支持李世民(唐太宗)掌权继位,成为唐朝的功臣。在李世民的关怀照顾下,武士彟在原配夫人逝世后,再娶出身没落的隋朝贵族之女杨氏。新婚夫妻盼望得儿子,却生下了二个女儿,大失所望;第二个女儿,后来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下,女孩少有名字的,比如,他母亲就没有名字,称之为杨氏,历史上也不记载女子的名字。现代女性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境外华人,结婚以后,还把夫姓放在前面,如武杨XX。武 曌出生后,父母亲肯定给她起了个乳名(一说为二妞),没有流传下来,但决不是“则天”。史书中的多种称谓,是其尊号,或谥号。至于,影视剧中的“武媚娘”,根本不是她的名字。这样说来,一千多年来流芳百世,族人为之骄傲的女皇,竟是个“无名英雄”。
从史书记载中,察看武 曌自起名的过程。公元637年,武 曌十四(实年十三)岁,李世民“闻其美”召入后宫当了才人,被赐号“武媚”;可以说,第一次给她起了个名字。公元649年,她二十五岁时,李世民驾崩,因无子嗣,入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人称其法号,不能算作名字。幸亏在宫中时,她与太子李治(唐高宗)往来频繁,萌发恋情。李治继位后,652(651)年重返皇宫,封为昭仪(为“六仪”之一,位次于贵妃)。她与王后、萧妃争宠夺位后,664年与李治并称为“二圣”,授尊号为天后,垂帘听政。674年追尊先帝,先后;皇帝称天皇,皇后成天后。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期间,作为李哲(唐中宗)、李旦(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690年正式登基,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唐为周,“自名曌,改诏为制”,改元天授,次年 接受百官所上的尊号“圣神皇帝”。 693年,加号“金轮圣神皇帝”。695年、699年又先后去“慈氏越古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等尊号。705年“神龙政变”逼迫其归政李唐,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性太上皇。此后,唐朝的将近二十位皇帝,全是武 曌的子孙。为表示尊重,称其为“则天大圣皇帝”,但其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710年改为“大圣天后”。712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为“圣后”。716年改为“则天皇后”。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屡次更改,直至“则天皇后”成了定称。
当初,为了登基造舆论,武曌自己创造了“曌”字为其名,意思是“日月当空”,自信其与天地同在。子孙们为表对其尊重,绶于“则天”多种尊号或谥号。研究历史人物,须真实客观;评价武 曌应分阶段前后,论其功过是非。武 曌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奇才女,先是后,再是帝。历史上,对武 曌的种种贬抑做法,皆难否定其真实事迹。一千多年里,人们称其“后”,而不称“帝”,明显是一种倾向。不用其名,延用谥号,有只认其为后而不认其为帝之嫌,不敬不实也。近代,女权运动兴起,人们觉得中国历史上就出了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叫“则天”才能反映其丰功伟绩,显得气得志满。其实,则天一词来自《论语》曰:“唯天为大,唯尧为之”则天就是取则于天,取法于天。武曌晚年还权后,李显继位孝敬其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驾崩后,尊遗诏,谥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用“则天大圣皇帝”评价非常高,其本人生前并未用过此名,表明子孙对其尊重孝敬之礼;反观其还权于李唐,“我从房陵把你接回神都,固然是要把天下托付于你???” 以皇后身份欲与皇帝李治合葬,其心胸之广,正合自称“曌”之内涵。
武曌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奇才秀女。后世种种的贬抑做法,都难否定其统治下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和个人多才多艺的造诣。今天研究武曌一生,理应遵循常规,称其名或尊号;依照惯例,尊重先人,名冠其姓。所以,建议史学界、谱牒文化界,在叙述有关史实时,摈弃人为杜撰的“武则天”一词,应以“武 曌”称谓这位则天皇后。
二、出生时辰与地点之说
关于武曌的出生时辰与地点历来没有确定,唯史书明确记载了武 曌的卒年。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神龙元年冬十一月,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八十三。”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记载:“神龙元年,后崩,年八十一岁。”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记载:神龙元年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崩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年为705年,我国古代都按虚岁计算,今以实足年龄标注。以此向上推算。武 曌出生于武德五年(622年)、武德六年(623年)、武德七年(624年)之间。所以,根据《资治通鉴?卷二百八》记载,又根据于贞观十一年(637年)武 曌被选入宫时十三(虚岁十四)岁的历史记载,推算出她出生时辰,大多研究者认为武 曌出生于武德七年(624年)。有的学者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认为她出生于武德六年(623年)。武、杨二人的结婚年龄,也是根据他们的终年推算出来的。既然史书无法考证,在叙述生卒年月时,不妨记载武 曌生于武德五~七年(622~624年)间,卒于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享年约八十一岁,或生于武德七年(624年)?,较为事实求是。
武瞾自四岁起,随父亲武士彟都督住在利州达五年之久,一说武 曌生于利州(今广元),还有生于洛阳之说。据《册府元龟》记载:自武德三年至武德八年(620~625年)在长安任工部尚书,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调武士彟为利州都督。据此,武 曌生于长安,四岁起,随父母去利州,较为实际。
三、太子李弘之死
上元二年(675年)三月丁巳日,武曌于邙山之南祭祀蚕神。李治受风眩症困扰,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 曌代为处理国家政事,因宰相郝处俊劝谏,这才停止原有计划,武 曌仍居幕后执政。太子李弘是武 曌之长子,仁爱孝顺,谦虚恭谨,李治非常喜欢他。他礼待士大夫,获得朝廷内外的爱戴。武 曌当时刚刚得志,李弘奏事数次违背她的旨意;又同情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因母获罪,上奏允许她们出嫁,李治批准,武 曌却生气,从而,不喜欢李弘。四月,李弘在洛阳合璧宫暴死,年仅二十三岁(一说二十四岁)。《新唐书》《资治通鉴》中有李弘死于“鸠薨”“ 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鸠之也”的字样;而《旧唐书·孝敬皇帝》中明示死于“沉瘵婴身”,“瘵”便是痨病。六月,李治改立自己与武 曌所生的第二子李贤为太子,李弘加以尊名,谥为孝敬皇帝。李弘之死与武 曌联系起来,在此历史背景下,武 曌向上谋位,毒杀太子之说,不无可能。
四、安定思公主之死
武曌的长女(追封为安定思公主),出生于永徽五年654年,不久夭折。《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新唐书》《资治通鉴》则称,武曌为争后位嫁祸王皇后,溺毙小公主与襁褓。如史书所云,此年三月,李治正式升武曌为妃子,封为昭仪(为“六仪”之一,位次于贵妃)。春,武曌想要追赠其父官爵,借口褒奖赏赐功臣,武士彟在其中。期间,王皇后、萧淑妃与其争宠,三人常常互相谗毁,李治都未听信。武 曌产下长女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离开后,武 曌暗将公主掐死,盖上被子掩饰。趁李治来到,武 曌假装欢笑;当看孩子时,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 曌更加哭泣着数落王皇后,不容王皇后解释。后人如是说,武曌工于心计,心狠手辣。
历史从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扑朔迷离,真相和猜测看似差之毫厘,实则谬之千里,安定思公主之死仍未定论,后人妄断非矣!事实上,新生婴儿中枢神经发育迟缓,十分容易得一种新生婴儿猝死症,而且死亡率很高。古代医疗条件下,小公主自然死亡也是可能的,有待今后考古发现,揭开真相。不容置疑,武 曌恰好利用了这一突发事件,为自己创造了进位的缘由。李治从此坚定了“废王立武”的主意。
五、太子李贤之身份
太子李贤是武曌的次子,其身份也是另一桩疑案。
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其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 曌立为皇后;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曌为皇后的仪式。内外命妇入宫谒武皇后。朝皇后,自此始。《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永徽五年(654年),“发京师谒昭陵。在路上生皇子贤”
《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中说:官人潜议云,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两处之说产生疑窦,从而,造成并恶化了李贤和武 曌的母子关系,加上后来,武 曌派人监视太子李贤的官员逼死太子,更增添世人对李贤身份的疑惑。
细分析之,安定公主生于654年,李贤生于655年冬天,从生育时间来看,李贤为武 曌所生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从妇女生育行事规律上判断,势必缺乏说服力。尤其李贤生在武 曌前往昭陵的途中,不能成为猜测的证据。若果真是亲生,虎毒食子有饽常理。
武曌,站到了社会和权力的最高处的女人,不啻异端;恰恰身披“僭越”的异端,创下中国历史上女性的诸多“唯一”:女性皇帝;封禅泰山;封禅嵩山;两次封禅;???。从李世民的才人,到李治的昭仪,皇后,再到武周的女皇帝,武 曌一步一步地走出牢不可破的父系宗族体系。前述几处疑窦,不论真相如何,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和历史上很多帝王一样,武 曌为登上皇位,直接或间接地涂炭了大量生命。因而,历史对武 曌赞美的少,置疑的多。研究历史人物,须真实客观;评价武 曌应分阶段前后,论其功过是非。武 曌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奇才女。历史上,对武 曌种种贬抑做法,皆难否定其真实事迹。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跨越女性的柔弱,治理朝政,杀伐决断?又拥有怎样的心态,返回李唐的儿媳,纠正嗜血错误?这是值得客观真实、深入仔细研究的。
研究历史人物,评价武曌的一生,首先要名冠其姓,说明疑窦,搁置争议,取得共识,才能从历史的扑朔迷离中,分析其功过是非,还原武 曌的真实面貌。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第十三、十四、十五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武则天大传》罗元贞著 中华书局 2018年
作者简介
武思明 (1937年4月3日~)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北大兴人 1960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在校参加生产劳动。1962年春分配至北京电工研究所(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电机研究室、 曾任技术员 、自动化工程师,北京西城区第七、九届人民代表;新街口选区第二代表小组组长;ABB北京贝利控制有限公司 市场经理 销售经理 培训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1965年,出席全国微电机会议,提出新产品研制报告。1978年,为山西省电力设计院独立设计、调试硒平板式静电复印机的电气控制部分。1980年研制饱和蒸汽流量测量、累计、积算、显示成套装置,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成果荣获北京市仪器仪总公司新产品二等奖。1981年,全国流量专业会议上,发表“饱和蒸汽流量测及补偿方法实施方案”论文。1983年,开始引进、消化美国Gould公司生产的MODICON484可编程控制器(PLC),相继在工业锅炉自控系统,大型电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1985年赴美国学习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三个月。回国后,在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控制器功能框语言的特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评为优秀论文之一),《分布式控制系统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大容量电站DCS简介》,《试论分布式管理控制系统在大型电站中的应用》,《LAN-90PCV的组成和功能》等。
退而不休。曾参与电动汽车的研究,提出研制方案,专业会议讨论。曾任杂志的特约编辑。现任《中华武氏通谱》编辑部顾问。参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武姓委员会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