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回族马氏源流初探
叶县回族马氏源流初探
元朝(1279年至1368年)初年,皈信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将军宣帖木尔,率军在“城东南七里堰口”(县志载)驻扎(屯田)。宣帖木尔死后葬于堰口南地。与他同地为将军的马秃塔尔和西汉杰尔,故后葬于城北荆山,是堰今马姓蒙古族的先祖。宣帖木后裔改为宣姓,马秃塔尔后裔改为马姓,在堰口居住。
当时宣帖木尔所领探马赤军中,有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将士,他们为传承自己的信仰和习惯,曾在堰口和马庄建有清真寺。因后来堰口回族先民外迁,清真寺废而不存,而马庄清真寺已发展成叶县首坊。
探马赤军是蒙古和元朝的一种军队,有别于蒙古的中央军(即正规军)。蒙古汗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挑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镇戌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与蒙古军由各自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挑选的士兵混合组成的。《经世大典·序录》上说:“探马赤则诸部族也。”1217年,成吉思汗命木华黎攻金,从兀鲁兀、忙兀、札熙亦儿、弘吉熙、亦乞烈思五个蒙古部落的各千户、百户中,挑选矫健有力的士兵组成五投下探马赤军,这支部队屡立战功,驻屯中原。窝阔台汗时,命搠里蛮(又译绰儿马罕)出征波斯,作探马赤军留在该地镇戌;也速迭儿征高丽,在那里作探马赤军镇守。当时元朝已取得了北部的控制权,率军南征。叶县地处中原腹地,是元朝统治者南征的必经之路。元军的特点是征服一地,就派兵镇守一地,屯田养军,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色目人(色名目人泛指眼睛为蓝色或其他颜色之人,即来自西域的外国人),是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也是元朝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一切非蒙古、汉人、南人的都算色目人。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传统的说法认为,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郑和祖先)率领千骑迎降;太祖以“赛典赤”称呼。元朝重用色目人,入居中原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禄,钜商大贾。作为探马赤军主力随军征战,吃苦耐劳,骁勇善战,很受元朝统治者宠爱,被提前转入民籍,从事开荒种地活动,这些屯田的回回人,有了安定的生活条件,不再流动和漂泊,形成一个个回回聚居点。马庄所在的位置是低洼沼泽区,闲置土地较多,适应屯田开荒,为探马赤军驻军垦荒打下了基础,马庄是作为军营的首选之地。
据(《康熙<1662-1723>·叶县志·卷六·流寓》记载,元(1279——1368年)“昭勇大将军”马秃塔儿,里籍未详,疑是蒙古人。至正间<1341-1368>累官昭勇大将军金书枢密院氏上轻车都尉,追封范阳侯,今县北荆山下为其故里)和“南阳郡侯”西汉杰尔(《嘉靖<1522-1567>叶县志·卷一·陵墓》“西汉杰,元礼部尚书,封南阳郡侯”。《同治·叶县志·卷八·人物志上》“西汉杰,叶县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封南阳郡侯”)及“南阳府尹”宣帖木儿(《嘉庆<1797-1821>·叶县志·卷一·陵墓》“宣帖木儿在县东南7里,”)随军驻扎叶县堰口灰河两岸,军中色目人居多,遂于此建聚礼之殿。而这些军中的色目人中的马姓军士,就成了马庄马姓的祖先。
马氏先民初在此以放牧垦荒为业,逐步从临时居住变为永久性居住,形成了以马姓为主的村落格局,在此繁衍生息700余年。据1988年收录88岁的马遂闹和85岁的马中立口传:村东部他们这支马姓为马庄的创村先民,为元代“探马赤军”、“留守屯田”定居的后裔,已有祖坟坟冢三处、30余代(首处老坟在水郭村东地,第二处马庄村西南地马家坟,第三处马庄村东地)。马庄回民经历了元、明、清、民国及新中国5种社会形态的变迁。在封建社会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灾荒频仍、饿殍盈野、连年战火、盗贼遍地、朝代更迭、民不聊生、各族人民都在温饱线上挣扎,为一日三餐活下去而劳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元代以后更是受到种种歧视。由于生活习惯和语言障碍,迫使其慢慢被当地风俗、语言同化,渐渐融入到当地社会之中,忘掉了自己的母语,这是在封建社会马庄没有一个文化名人的原因之一。据历史记载和老年人口传,从元初到民国末年,马庄东头没有一个秀才,没有人外出为官,连其所立祖先碑的碑文大部分请外姓所撰。解放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扫盲运动,很多成年人脱掉了文盲的帽子;年轻人几乎百分之百达到到初中文化程度,其中一部分达到高中、大学或研究生、博士文化水平。其后裔有多人在外工作,有2人曾经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有1人现仍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有几人曾担任过或正在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
马氏家族是一个团结的家族,是一个奋进的家族,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家族,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家族。他们创立的马氏牛肉享誉全国(后改为迪可集团),为叶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一定会努力研究。以求精进,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马自明撰写的叶县马氏家谱序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