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升: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
谱论
贾慧升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之血缘集团世系,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和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全过程。
家谱编修之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没有了家谱,寻根问根,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知家谱的重要性。
家谱的历史十分悠久。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魏晋南北朝的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簿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
精选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谱牒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谱学。尤其是那些随东晋王室南下、被称为侨姓世族的人更加重视家谱,专掌家谱的谱局也由他们把持。一些著名家谱如《姓氏簿状》《百家谱》《百家谱抄》《新集十八州世族谱》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家谱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他们的重视和提倡。
据统计,三国西晋时期见于记载的世族谱不足10种,至东晋初年猛增至100余种。当时先后出现了平阳贾氏、东海王氏、琅琊王氏、南阳刘氏等一批编修和研究家谱的谱学名家。其中平阳贾氏的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代“世传谱学”,编修了《十八州士族谱》700多卷。当时社会公认的有两个以研究谱学而闻名的姓族,一曰贾氏,一曰王氏,后人也把谱学称为“贾王之学”。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在这一过程中,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官方谱学正式消亡了。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因此从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搞不清楚了。
宋代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上不再有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预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宋代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家谱逐渐社会化。
虽然宋代开始纂修的新型家谱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修谱可以起到“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目的,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时私修家谱的发展。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与宋代的家谱相比,明清时期的家谱体例更加完善,记事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祖先名字、世系、事迹、官职、得姓源流、迁徙情况、祠堂坟墓、族规家训、人物传记、艺文著作等。
新中国建立后,家谱的纂修出现了一个停顿期,除了1950年、1951年还有少量在建国前已纂修完成的家谱付印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家谱的不断影印出版,使得人们对家谱的认同不断强化,而日益增多的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行动也对重修家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修谱之风终于开始复苏,一大批新修的家谱陆续问世,中国的家谱纂修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在内容与谱例上,新修家谱也有不少变化。如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而新修家谱中比较注意男女平等,世系排行中女儿也能入谱,如果是独生子女,女儿也作为世系传人记录。另外,在编撰体例上,部分新修家谱开始受到地方志体例的影响,诸如组织机构、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家谱中也有出现。
可喜的是,最近十余年来,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寻根祭祖重修家谱的热潮,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整理出版接二连三,谱牒研究书籍层出不穷,各地姓氏文化研究会和宗亲联谊活动不计其数,中华传统文化和修谱之风正在蓬勃发展。
贾氏自周得姓以来,三千余年,历秦汉魏晋,唐宋元明,代有闻人,彪炳史册。作为炎黄子孙,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在新时代,贾氏家族要继承先祖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寻根问祖,续修家谱,精诚团结,勇于进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及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庚子年仲秋 撰于河南洛阳
上一篇:姓氏文化的“方与圆”
下一篇:修谱的意义功德和传承